新書推薦: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64.9
《
帝国的生意: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107.8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75.9
編輯推薦:
彼得哈里森的《科学与宗教的领地》是自近四分之一世纪以前约翰布鲁克的里程碑式研究《科学与宗教》问世之后对科学与宗教的历史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哈里森利用他丰富的历史、哲学和语言知识,为这个经常被误解的话题提供了一个新鲜的权威介绍。
內容簡介:
何为宗教?何为科学?宗教阻碍了科学发展吗?科学与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吗?科学和宗教是否适用于一切地域和民族?在讨论所有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学与宗教概念的含义演变以及它们之间产生关系的前提。作者彼得哈里森以令人惊叹的渊博学识和清晰思路,极富原创性地分析了科学与宗教这两大领地漫长的形成过程,绘制出西方科学与基督教之间关系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图景,颠覆了我们对科学与宗教的许多简单化理解。本书代表着科学与宗教领域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關於作者:
彼得哈里森,牛津大学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目前是昆士兰大学欧洲著述史中心的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爱丁堡大学举行的吉福德讲演的主讲人,也是牛津大学伊安拉姆齐中心的高级研究会员。著有《人的堕落与科学的基础》(The Fall of Man and Foundations of Science,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科学与宗教指南》(剑桥大学出版社),编有《与自然角力:从预兆到科学》(Wrestling with Nature: From Omens to Science,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等等。
目錄 :
前言
关于图的注释
第一章科学与宗教的领地
第二章宇宙和宗教追求
第三章象征和原因
第四章科学与“宗教”的起源
第五章功用与进步
第六章科学的职业化
结语
缩写词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姑且不谈麦考利对一种现已过时的历史理论的依赖(以及他对培根道德观相当偏颇的看法),可以说他对培根思想一般意义的观察是有深刻洞见的。他清楚地看到,培根的新颖性应当在注重道德可完善性的传统自然哲学观的背景下来理解。在这种背景下,培根的贡献被正确地说成为自然哲学提供了新的目标一这些目标指向的是更一般的人类福祉。不仅如此,麦考利还挑出“功用”和“进步”这两个词作为培根思想的关键要素。这两个概念以及爱(charity)和统治自然这两个有基督教特色的观念,将是本章关注的主要焦点。
历史进步观通常被认为起源于17世纪。我在本章的主要论点是,在这一时期,我们科学与宗教观的转变与一种新进步观的出现密切相关。之所以会有这种发展,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早期的自然哲学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于一种基督教的历史理解之中——作为一种预先注定的知识改革的一部分,作为世界末日的序幕,作为在神意的安排下使人部分恢复堕落时失去的知识。常有人说,进步观念代表着一种世俗化的基督教末世论,关于这一点已有大量著述。不过这里我主要关注的是进步观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现代特色的进步观念——如何在这一历史关头第一次出现,以及它与上一章讨论的“科学”与“宗教”的转变有什么关系。现在认为,进步源于无数个人对知识的累积性贡献。我们将会看到,只有当“科学”和“宗教”外在于个人、独立于个人而存在,教理或命题内容是其核心成分时,这样一种进步观才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