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耳曼尼亚:德意志的千年之旅
》
售價:HK$
184.8

《
王朔文集(王朔经典作品,共15册!全新再版!当代文坛绕不过去的存在)
》
售價:HK$
766.7

《
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历史之眼)
》
售價:HK$
85.8

《
让DeepSeek成为你的心理咨询师
》
售價:HK$
60.5

《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欧洲史
》
售價:HK$
206.8

《
预流之学——佛教文献对勘研究
》
售價:HK$
66.0

《
体育运动中的周期力量训练 第4版
》
售價:HK$
184.8

《
烘焙传奇:大师的面包风味密码【精装大本】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颜桃陵全集》是明代永春乡贤颜廷榘的诗文集,体裁多样,内容包括怀古、感时、述怀、咏物、即事、即景、应酬唱和、赠别、祝寿、诗文题赠、家谱类序文等等,是研究颜廷榘其人学行和晚明永春地方文化的重要文献。
此外,本书经李梦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文审读。
|
內容簡介: |
《颜桃陵全集》包括《颜桃陵诗集》和《颜桃陵文集》两种。诗集部分卷首有翁仲益、陆鹰扬、李开藻、彭惟成、李云阶等所作序,文体涉及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内容包括怀古、感时、述怀、咏物、即事、即景及应酬唱和等。文集卷首有王崇简所作序,文体涉及序、传、碑记、赞、跋、书札、祭文、行状等,内容包括赠别、祝寿、诗文题赠、家谱类序文,为贤人、烈女立传,重修庙碑、学宫、城门碑记,为画像题赞,与亲朋同僚的往来书信,以及其他应酬之作。因此,本书是研究颜桃陵其人生平学与行的*主要的资料,也是研究晚明永春地方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丛书简介:2005年3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一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著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颜桃陵全集》包括《颜桃陵诗集》和《颜桃陵文集》两种。诗集部分卷首有翁仲益、陆鹰扬、李开藻、彭惟成、李云阶等所作序,文体涉及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内容包括怀古、感时、述怀、咏物、即事、即景及应酬唱和等。文集卷首有王崇简所作序,文体涉及序、传、碑记、赞、跋、书札、祭文、行状等,内容包括赠别、祝寿、诗文题赠、家谱类序文,为贤人、烈女立传,重修庙碑、学宫、城门碑记,为画像题赞,与亲朋同僚的往来书信,以及其他应酬之作。因此,本书是研究颜桃陵其人生平学与行的*主要的资料,也是研究晚明永春地方社会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丛书简介:2005年3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一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著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
《泉州文库》始唐迄清,原著点校,收录标准着眼于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地域性、原创性、权威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优先。所录著作涵盖泉州各县(市、区),包括金门县及历史上泉州府属同安县,曾在泉州任职、寄寓、活动过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则取其内容与泉州密切相关的专门著作。文库采用繁体字横排印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旧椠秘籍,堪称温陵文献之帜志。
另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特为本丛书题签。
|
關於作者: |
颜廷榘(15201612),字范卿,明代永春县始安里(今石鼓乡桃场村)人。平生安贫乐道,敬恭自持,自号陋巷生,又号赘翁、桃源渔人,世称桃陵先生。嘉靖三十七年岁贡生,授九江府通判,多次代理府县事,公正廉明。因忤上司调大宁都司断事。后迁岷王府长史,受到岷王器重。年七十余告归。著有《杜律意笺》、《楚游草》、《燕南寓稿》、《丛桂堂全集》等,与黄克晦著有《匡庐唱和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