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先秦战争与政治地理格局:换个角度看历史,破解华夏战争密码
》
售價:HK$
85.8

《
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吗?给孩子的聪明哲思绘本 全6册
》
售價:HK$
109.8

《
自主机器人导论
》
售價:HK$
87.8

《
何处为家:雪莉·哈扎德和唐纳德·基恩的书信情谊
》
售價:HK$
96.8

《
和虫虫面对面
》
售價:HK$
74.7

《
何谓明治(历史学堂)
》
售價:HK$
63.8

《
古典的别择(艺文志·古典)
》
售價:HK$
57.2

《
弱关联:在旅行中探寻检索词
》
售價:HK$
53.9
|
編輯推薦: |
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被冠以“经”的一部典籍!
●中心思想:《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核心方法:惠能法师指导禅者修行实践的核心方法:“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即“于诸境上心不染”,就是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不起心动念;无相为体,即“于相而离相”,以把握诸法的体性,知一切相皆是虚妄;无住为本,即“于诸法上念念不住”,无所系缚。
●修行次第:于修行的次第上,一般说法认为惠能法师主张顿悟,其实是误解。惠能法师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万法尽在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是指佛与众生的差异只在迷悟之间,但同时强调:“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指出“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明确指出了由迷转悟有量变积累的过程,客观地分析了顿悟与渐悟的关系。
●净土思想:《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
|
內容簡介: |
《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被冠以“经”的一部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又称《六祖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由于历代辗转传抄,因而版本较多,体例互异,内容详略不同。据流通较广的金陵刻经处本,其品目为自序、般若、决疑、定慧、妙行、忏悔、机缘、顿渐、护法、付嘱等十品。
全经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是惠能自述平生,基本反映惠能出家贫苦、黄梅得法、南归传禅的主要事迹;其次是惠能弘法所说内容,即其如何以空融有、直了心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和禅法特色;最后是惠能弟子对大师的请益以及他与弟子的问答。
|
關於作者: |
注译者:
魏道儒,河北景县人,博士生导师,华严学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主要著作有《白话坛经》《中国华严宗通史》《华严学与禅学》《宋代禅宗文化》《禅宗无门关》《佛教史话》《坛经译注》等,合著有《中国禅宗通史》《佛教史》《佛教基础知识》《中国五大宗教知识读本》等,合译有《早期佛教与基督教》《宗教生活论》等。
|
目錄:
|
序 /001
行由品 /001
般若品第二 /038
疑问品第三 /064
定慧品第四 /078
坐禅品第五 /089
忏悔品第六 /093
机缘品第七 /113
顿渐品第八 /151
护法品第九 /169
付嘱品第十 /175
后记 /2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