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国智造:中国制造的新质生产力转型密码
》
售價:HK$
74.8

《
阿特伍德写作课(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系列)
》
售價:HK$
85.8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HK$
217.8

《
何以为名
》
售價:HK$
57.2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HK$
74.8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HK$
93.5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
售價:HK$
107.8

《
国家及其废墟:希腊的古代、考古学与民族想象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2024年暑期,百题启动了新一轮修订。2025年5月,百题推出新的修订版。
此次修订,在保持百题一贯的高效能系统性备考特色的基础上,深挖影响考试顺利过关的决定性因素,强化了一手抓“演练”,一手理“攻略”的过关策略,形成了“演练”“攻略”“答案”等的“几合一”的装帧特色。
1.演练:每本书编制1-2册的“过关演练”。它不是海量试题的拿来就用,而是立足于学科实际,以提高训练效果为目标,精心设计每本书的试题编排逻辑,不搞题海战,不搞重复训练,体现群组、梯度、迁移、典型、变式,以及限时、节奏等训练特色,确保学生练透考点、练全题型,有所收获,形成答题所需的程序性及策略性思路。
2.攻略:每本书编制1本“过关攻略”。它不是所学教材知识的逐次及简单罗列,而是或从整体性、系统性上统整教材知识,不断精简,不断压缩,不断提炼,帮助学生把书读薄;或从试题命制的情境创设、素养对接、所考知识、体现能力、设题角度、题型选择等出发,阐释解题思路,梳理解题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答题所需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部分学科还编制了“考点速记”小册子,为考生背记提供方便。
3.答案(部分品种与“过关攻略”合成一册):提
|
內容簡介: |
全书分为四册,从基础到提高,从练习到方法,循序渐进,助力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基础演练”册所选的题目为各地中考真题中的基础题,若按整卷满分100分计,则基础题分值在80分左右。该册按知识点来编排,以夯实基础为目标,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巩固教材知识,熟悉基础题型。 “提高演练”册则侧重能力提升,所选的题目为各地中考真题中中等偏上难度的试题,若按整卷满分100分计,则其分值在20分左右。该册按知识整合和物理思想方法来编排,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适应更高难度的考查。 “过关攻略”册作为方法指导用书,以思维导图形式系统梳理“基础夯实”和“提高拓展”的核心考点,辅以知识归纳和典型例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提升应试技巧。 “参考答案”册 提供详细解析,便于学生自查自纠,理解解题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本书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既适合日常复习,也适合考前冲刺。
|
關於作者: |
百题大过关各学科主编是一线教师或教研员,其中特级教师8名,正高级教师6名,他们精通课标和教材,熟悉考试和评价,对试题研究更是全面而独到。他们精选“过关演练”题,精心归纳“过关攻略”,精准提供“答案解析”,助力考生顺利过关。
|
目錄:
|
基础演练
第一单元 声现象/1
第二单元 光现象/2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2
考点二 光的反射 平面镜/2
考点三 光的折射 透镜及其应用/5
第三单元 热和能/8
考点一 物态变化/8
考点二 分子动理论 内能/10
考点三 内能的利用 热机/11
第四单元 物质与运动/14
考点一 物体的运动/14
考点二 质量和密度/16
第五单元 力与运动/20
考点一 力/20
考点二 力与运动/23
考点三 压强/27
考点四 浮力/31
第六单元 功和机械能/37
考点一 简单机械/37
考点二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38
考点三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40
第七单元 电与磁/42
考点一 电流和电路/42
考点二 电压 电阻/43
考点三 欧姆定律/46
考点四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49
考点五 电能 电热/52
考点六 电功 电功率/53
考点七 电磁联系一 磁场、电生磁/57
考点八 电磁联系二 磁生电 发电机/59
第八单元 能量与通信/62
考点一 能量与能源/62
考点二 电磁波与通信/64
专题综合训练/68
声现象综合训练/68
光现象综合训练/69
热和能综合训练/73
物质与运动综合训练/77
力与运动综合训练/79
功和机械能综合训练/84
电与磁综合训练(一)/88
电与磁综合训练(二)/93
提高演练(单独成册)
过关攻略(单独成册)
参考答案(单独成册)
|
內容試閱:
|
致亲爱的小伙伴们
如果要问正在为跨进高一级学校而拼搏冲刺的小伙伴们:此时,你们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我想答案之中,一定会有:怎样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是现阶段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从出生伊始,就面临着一个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依靠我们的本能就轻松解决;有些问题,依靠父母的帮助就顺利解决;有些问题,依靠老师的指导就迅速解决;而有些问题,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何解决好现阶段的痛点呢?古人的一些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孙敬、苏秦的“悬梁刺股”,说的是勤奋;
比如孔子的“韦编三绝”,说的是不断深入;
比如董遇的“三余”读书法,说的是充分利用空余时间;
比如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讲的是日积月累;
比如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三到”读书法,讲的是专注;
再比如陈善的“入书出书”读书法,讲的是不能死读书。
陈善是南宋学者,著有一部《扪虱新话》,在书中他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意思是说,读书,既要能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领会内涵,又要能从书中跳出来,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学以致用的过程,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实现。
陈善的“出入”观点其实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或许懂得: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只顾埋头做题是不够的。
衷心地希望使用《百题大过关》的小伙伴们,能够借鉴古人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有所得之后再回到做题中去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提高解题能力。做题不贪多,道道要弄懂;一手抓“演练”,一手理“攻略”;考点题型熟,知识方法悟。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为未来而努力的小伙伴们,“百题”愿为你们助力,祝你们梦想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