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HK$
86.9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HK$
86.9

《
父母会规划,孩子能成才
》
售價:HK$
65.8

《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新增1.5万字“原生家庭20问”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代表作
》
售價:HK$
68.2

《
戈特曼情感大师系列6册:爱的沟通+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幸福婚姻的10大敌人+爱的博弈+当婚姻中有了孩子
》
售價:HK$
659.3

《
吐司三明治自己做最好吃:102款花样吐司+85款爆款三明治+11款轻食沙拉+5款灵魂抹酱
》
售價:HK$
43.8

《
DK马术全书(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262.9

《
货币之手
》
售價:HK$
142.9
|
編輯推薦: |
高校教师成长生态全攻略!“吉大秋果”教授20年沉淀,破解高校教师“生存 发展”双重困局
100条良心建议:打通你的科研、教学、生活任督二脉!
|
內容簡介: |
作为一名在高校默默耕耘了20载,并且在教师发展前沿领域从事研究、培训及管理工作近10年的资深教育工作者,作者不仅亲身经历了自身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蜕变,更见证了无数高校教师同仁的成长与跃迁。本书基于高校教师普遍面临的成长挑战,结合教师发展的专业理论与作者近10年来在教师发展实践中的深刻体会,深入剖析了科研、教学以及生活等领域中的100个热点话题。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轻松愉快的叙述方式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的诸多困惑与迷茫,娓娓道来中蕴含着严谨而深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旨在助力青年教师深入理解职业发展规律,掌握平衡事业与家庭生活的科学方法,精准定位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方向,从而踏上一条自我持续成长的特色化职业发展之路。
本书内容与结构经过精心编排,既是一部为高校教师以及对教师发展事业满怀热忱的专业人士量身定制的佳作,又是一本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指南。相信书中真挚的分享与透彻的分析,定能助力每一位高校教师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超越。
|
關於作者: |
田洪鋆(笔名:吉大秋果)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原副主任,吉林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高校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教育学会专家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函评专家。
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手册》《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100天写出一篇论文——论文写作的本质及过程控制》《你写的论文,为什么老师总看不上》《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等图书;主持国家级、省级项目10余项。运营写作与学术指导类公众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
|
目錄:
|
第一部分 科研
NO.001 认清自己在高校中的地位2
—“孩子、媳妇、宠物,然后我”
NO.002 全国有3000余所高校7
—认清你所在学校(平台)是什么样的!
NO.003 你所处地域和学科有优势吗10
NO.004 高校教师的生存期12
—以解决“教授职称”问题为使命
NO.005 一两次评职称失败是常态17
—快速调整心态和作战思路!
NO.006 你们学校评职称的制度是否有可预见性19
NO.007 高校教师的发展期21
—选好自我实现路径,然后发力!
NO.008 那些“折”在半道的老师25
—高校教师“躺平”阶段与原因分析
NO.009 一个有前途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样的27
—大、多、快、没!
NO.010 研究方向决定你的命运31
—转换研究方向的成本收益分析
NO.011 论文、项目、专著、译著35
—这些科研的载体我该怎么选
NO.012 学术态度要端正37
—有用之学vs无用之学,学术功利性vs问题意识
NO.013 你做的不是研究,是一时兴起39
—研究是解决问题,不是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NO.014 大多数老师都不具备全面且完善的生存技能41
—需要写却不怎么会写
NO.015 论文写作的核心知识点提示44
—只能自己拓展学习和练习了!
NO.016 项目申报的核心知识点提示48
—只能自己拓展学习和练习了!
NO.017 高校生存的四个要素52
—认知、天赋、努力和外围支撑
NO.018 你是“研几代”55
—研一代与研二代、研三代的差别
NO.019 人生绝大部分的纠结在于对“自我实现”的方式认识不清57
—高校教师vs商人
NO.020 为什么有人能持续发表文章,而我不能60
—找到原因,不要沮丧,也不要自我否定!
NO.021 项目屡申不中难道是有黑幕吗62
NO.022 项目申报三要素65
—别人只能帮你解决俩!
NO.023 你知道吗?任何项目的申报书都是用“题”串起来的!68
NO.024 要想自我实现,老师得有自己的“产品”71
—这点跟商人是一样的!
NO.025 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74
—还可以跟市场结合!
NO.026 做真正的科研76
—歌德派与实干派!
NO.027 要踏实搞科研,不要总想着整合资源!78
—评上教授之前你的身价不高!
NO.028 什么样的知识能变现?如何变现81
NO.029 认清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牌,勿生奇巧心!83
—你可能这一辈子都需要自律和日拱一卒!
NO.030 学术会议的三重功能85
—必要的时候必须参加!
NO.031 指导研究生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88
—你不主动成长,学生会倒逼你成长!
NO.032 师生关系是先公后私,必要时可以只公不私!92
NO.033 师生之间的错误大部分都需要老师买单94
—容错机制!
第二部分 教学
NO.034 职业生涯常见的瓶颈和突围98
—是时候考虑教学这条发展道路了
NO.035 教学实践vs教学研究102
—教学研究能让你走得更远!
NO.036 教师教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05
—有一个重要转型期!
NO.037 教学研究的特征108
—很重要但很多人不明白!
NO.038 什么人能真正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111
—高校里有两种类型的人!
NO.039 为什么说教学研究有广阔的市场和前途114
—问题多但从事研究的人很少
NO.040 教学研究鱼龙混杂116
—有人踏实做事,有人装腔作势!
NO.041 教务管理部门的很多活动都是建立在教学研究基础上的119
—看透本质才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NO.042 绝大多数人在解决职称问题之前走不上教学的康庄大道121
NO.043 工作≠成绩,成绩≠成果125
—不要用低级的努力感动自己!
NO.044 要不要参加各类教学大赛127
—在大赛过剩的年代,教师是稀缺的!
NO.045 各类教学研究活动都有周期131
—层次和节奏很重要
NO.046 各类教学研究载体的难度分析133
—教学大赛门槛低,教学成果门槛高,教研论文难发表,教研课题难结项!
NO.047 教学也能评教授了136
—浅谈一下教学职称评聘!
NO.048 教学也有各种人才“帽子”138
—种类繁多耶!
NO.049 借助各种平台和资源140
—机会总是留给善于发现机会的人!
NO.050 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143
—学点历史!
NO.051 ChatGPT与中国高等教育未来走向146
—每个教师都身处其中
NO.05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149
—但是很多人就是不会培养
NO.053 知识体系和知识图谱153
—教科书上的知识和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是不同的
NO.054 从知识到思维156
—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NO.055 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概念(1)159
—学科与专业
NO.056 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概念(2)162
—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
NO.057 必须掌握的重要教学概念(3)166
—人才培养模式
NO.058 教师常用的教育学理论169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
NO.059 无论什么专业的底层都是“听说读写”172
—写作能力“秒杀”一切,高手都是“笔杆子”!
NO.060 了解“学习论”的一些内容174
—从教育学角度看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NO.061 学生的各种“学习情绪”对照表179
—要了解学生!
NO.062 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182
—了解宏观和中观的教育格局才能更好地教学
NO.063 教师要时刻保持危机感185
—人口、科技、经济与社会!
NO.064 做好教学是教师的本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最重要职能187
第三部分 江湖
NO.065 教师不是活在真空中190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婚姻篇
NO.066 婚姻是两个人及其背后势力的“江湖”193
—要懂选择、知进退
NO.067 婚姻的本质197
—买定离手,愿赌服输!
NO.068 兔子不吃窝边草,尽量不要找同行199
NO.069 你的配偶是什么类型的201
—能助你成长的配偶段位最高!
NO.070 有时候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冲突是一个伪命题204
NO.071 社会地位决定家庭地位207
—没有什么男权和女权,只有强权和弱权
NO.072 事业再成功,如果教育孩子不成功也白扯?210
—成功的事业本身也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
NO.073 中产阶层到底能留给子女什么213
—更多是无形的东西
NO.074 永远接纳,永远不把孩子推到对立面216
—一边滴血一边做好朋友
NO.075 不要抱怨配偶,他(她)改变你就得改变219
—婚姻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自我篇
NO.076 无论什么困难都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解决222
—摆平自己的人才是高手!
NO.077 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225
—对抗不了人性的弱点就不要期待自己能出头!
NO.078 人分三种,你是哪种227
—聪明人、普通人和蠢笨的人!
NO.079 痛苦是智慧不够的表现229
—注意接收痛苦传递的信号
NO.080 要做时间的朋友232
—你不能期待“立竿见影”
NO.081 不要把自己推到对立面去,要做自己的好朋友234
—什么是真正地爱自己
NO.082 人生迷茫是常态236
—但只有在奔跑中才能寻找到方向
NO.083 时间不是管理出来的238
—能管理出来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NO.084 顶级的自我管理241
—不允许别人撕扯自己
NO.085 拥有实力之前不要期待被重视244
NO.086 什么是成功?幸福感是怎么来的246
NO.087 在能改变的事情上“死磕到底”,在不能改变的事情上“原地躺平”249
NO.088 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无限的自我提升上来252
—我不是谁的花,谁也不是我的锦
NO.089 人生的绝大部分苦恼来自“求而不得”255
—处理好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NO.090 最好的心理医生是一个事业有成的自己259
学术圈
NO.091 学术是个圈,大圈套小圈261
—你所有的荣辱均来自于此!
NO.092 学术圈里的前浪、中浪和后浪264
—你是哪一浪以及学术人的成长节奏!
NO.093 要向高认知的人学习268
—高认知的人都是什么样的?只说事实,不说评价
NO.094 即便别人真的很讨厌,抱怨也解决不了问题270
—胸怀都是被委屈撑大的!
NO.095 什么是好的建议?什么又是“搭讪艺术家”(PUA)272
—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NO.096 理性助人,尊重他人命运275
—不要轻易给建议
NO.097 不要求理解和认同278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有利益纠葛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NO.098 远离低认知人对自己的打扰281
—只有保持一定的疏离感,才能求得生活的平静!
NO.099 不要关心别人怎么活,更不要窥探284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NO.100 任何圈子的尽头都是独处286
—无名天地之始!
后记 通往美好未来的五个“锦囊” 288
|
內容試閱:
|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炼就一双剔透眼,修得一颗玲珑心!
一转眼,我已经在高校工作20年了,从一个“青椒”小白蜕变成一个能独当一面、在教师发展领域中得到一定认可的老教师。每年,我都能接到几百场讲座邀请,大部分与我从事的教学研究领域有关,如课程思政、新文科建设、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批判性写作、教学项目申报、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指导等。在这些讲座之中,有一个不怎么起眼,也是我认为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最不具有“技术含量”,但后来我越发认识到我错了的讲座:“从‘青椒’到名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突围”。这个讲座的由来是当时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发中心”)开展了一项活动—“教发中心下学院”,这项活动设置的初衷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新成立(从教务处剥离)的教发中心需要有一定的显示度,需要将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能传递到各学院(我所在学校有50多个学院),让学院认识到新机构的存在并获得它们的支持;②教发中心的工作离不开各个学院教师的支持,如每年的大赛需要由学院选派优秀的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也需要各类教师支持,让更多的教师知道教发中心,能为教师提供发展、咨询、培训等服务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③向一线教师揭示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随时准备在教师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候提供各种资源和帮助。当然,我们也有私心,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把各学院的“教学”好苗子识别出来,为我们后续实现大赛选手队伍的梯队化、教师发展队伍的专业化、教学名师队伍的扩大化打下基础。也就是说,这个主题讲座主要是因为工作需要开展的,并不属于我的研究方向。
活动和内容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学院的欢迎,因为在讲座开展的过程中,我结合教师发展的原理揭示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常见的瓶颈及突围的策略和方法,这在教师群体中,尤其是在青年教师群体中特别受欢迎。其实,当时的我并不认为职业规划对青年教师(其实对全体教师亦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是坚信青年人自己就能凭借经验和阅历参透这个问题,却忘了我能“参透一些”是因为我是一个有着20年从教经验而且常年接触教务处、教发中心的工作,并同国内3000余所高校随时保持联络的“老手”,我太想当然了。全国高校教师的数量接近190万,要想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一件很“卷”的事情,不仅需要基本功,还需要方法论指导。于是,考虑到年轻人还有很多困惑,并且这个问题确实对青年教师很重要,我就在“下学院”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个讲座的内容。
可能是讲座“效果”实在太好了,不久之后,经过大家口耳相传,本来在吉林大学内部开展的这项活动竟然被其他高校听到了“风声”,于是我不断被邀请到许多学校为青年教师做有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后续不少社会力量也闻风而动,如“某星”“某树”,培训机构更是数不胜数。从内心的真实想法来说,我是最不爱做这类讲座的,我自认为是一个成熟且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教师培训师(自嘲的说法就是“专家”),我的《批判性思维视域下课程思政的教与学》是全国第一本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专著,澄清了很多误区,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关注。我的《一线教师如何建设新文科:从政策理念到实践操作》也是全国第一本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理论专著,这两本著作的诞生都引发了业界特别大的关注,它们能够代表我的教学研究功力以及学术影响力。此外,我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手册》《批判性思维与写作》《100天写出一篇论文—论文写作的本质及过程控制》等著作都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馈,并且不断被重印。对于我来说,“从‘青椒’到名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突围”这个讲座的技术含量太低了,代表不了我的水平,只是因岗位职责不得不为的一项工作。所以刚开始,我对各学校、各机构都是拒绝的态度,不愿意开展这种讲座。
随着邀请越来越多,再加上我也在经营一个后台有将近30万关注的学术指导类公众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这个公众号已经被高校的师生认为是必须关注的头部学术指导类公众号,经常有粉丝在后台提出关于职业生涯、职业规划、职业困境方面的问题。同时,每当我撰写与高校教师工作以及生活有关的帖子,阅读量就很容易破10万。比如《困在厕所里的“教授”及隐性教育功能的丧失》主要描述的是教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对主流教育的影响。这篇帖子的阅读量超过千万,被将近100家新媒体转载,为此我还接到了来自各个部门的问候,并受到了《光明日报》的专访。比如《女教授的一地鸡毛》是一篇描述女教授工作、生活、养娃困惑的帖子,很轻松就破了10万阅读量,我收到了全国各地高校教师的问候,有的还给我邮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婴儿睡袋(帖子里提及夜晚照顾孩子的片段)。再比如《不要欺负给你修改论文的老师》《高校教师“躺平”阶段及原因分析报告》《学术江湖:大佬们人情世故、小弟们打打杀杀!》《学术江湖:前浪们学术交际、中浪们跑马圈地、后浪们职称评聘》,这些文章都有十几万的阅读量,并获得大量转载。这一切让我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状态和生活状态不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且大量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有职业发展困惑的,他们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底层规律并没有太清晰的认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教师”作为职业对于教师本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好、职业问题没有解决好、职业规律没有掌握好,那么教师本人面临的可能是职业发展受阻,进而导致自我认同缺失、自我实现破灭,这对高校教师的打击是致命的,不仅对国家是一种损失(培养一个高校教师所付出的教育成本、成长成本、家庭成本和社会成本都是高昂的),对教师个人也会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事业不成功对男人和女人而言都是会带来挫败感的)。于是(也是为了偷懒),我萌生了对高校教师常见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整合并在我的能力范畴之内一并解答的冲动,这样我就不会因为没有时间回复后台读者提问而感到愧疚,也不会因为没有时间(主要是会影响我的其他研究)接受各大高校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邀请而感到抱歉。更为主要的是,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发展一线的老教师,能将自己在20年职业发展中摸索的经验结合教师发展的原理较为客观地整理出来,不仅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一种阶段性总结和反思,也是老教师在“传帮带”方面给予新教师在个人职业成长和发展上的一种分享,以此来帮助新教师避免过长时间的自我摸索,认清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集中精力,消除内耗,走上职业认同、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康庄大道。
正如前文所述,本书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专著,但是很多背后的理论是非常“正经的”。我使用的都是严谨的教育学理论、教师发展理论,毕竟我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又在实务部门和一线工作了多年。我写作的文风更类似于我在公众号推送的帖子(大众话语),这样读者阅读起来更轻松,理解起来也更容易。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就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我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挑选出有代表性的100个话题(概数,不能保证写着写着就超了,也不保证由于出版原因砍掉一些),将它们整理成与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相关的三个模块:科研(常规突破口)、教学(被忽视的突破口)和江湖(包括职场、婚姻、自我)。教学和科研这两个模块的列入不必多加解释,它们是高校教师的两项重要职能。此外,教学和科研工作之外还有一些影响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职场、婚姻和自我认知,所以我把这三个内容也整合成一个模块,命名为“江湖”(一个人的江湖、两个人的江湖和一群人的江湖)。高校也是个职场,要想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也得懂一些职场的规则,这个内容对高校教师而言不可回避。婚姻对个人的职业状态影响也很大,包括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如何选择伴侣和经营婚姻关系对教师职业生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最后,人和人都是不一样的,从身材外表到脾气秉性,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明白人。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纷繁复杂,可选方案也各有不同,只有在认清自己脾气秉性、价值偏好、长板短板的基础上,才能在每一个职业生涯的关口作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希望通过这样一本轻阅读体的“小书”帮助青年教师认清职业发展规律、综合评估自身情况、妥善平衡事业和家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准确定位,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发展之路,并最终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田洪鋆
2024年3月于吉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