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非遗文化探寻绘本——舞狮男仔
》
售價:HK$
38.5

《
大唐开国录——唐高祖与唐太宗 历史 杜文玉著 揭秘李渊、李世民权谋征伐,再现大唐开国风云
》
售價:HK$
107.8

《
无人机摄影与摄像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HK$
54.8

《
电力算力网络:技术、应用与发展
》
售價:HK$
162.8

《
文明交流互鉴:原始儒家与早期基督教生命伦理比较研究
》
售價:HK$
96.8

《
博我以文:清代前中期的古文与知识秩序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206.8

《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装全译本)激发女性觉醒的心灵之书
》
售價:HK$
55.0

《
印度神话(从众神角度深入解读古印度的两大史诗;窥览三相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神秘职责;探索诸神提婆与恶魔阿修罗的长久斗争)
》
售價:HK$
108.9
|
內容簡介: |
蒋勋经典散文集。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蒋勋以充满禅意、灵性的笔触,将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与人文哲思相融合,在平凡中探寻诗意与美感。既有对山川草木的深情凝视,也有对艺术、文化的独到诠释,更饱含对人性与生命的深切关怀。字里行间渗透着东方美学底蕴,引导读者以柔软之心感知世界,在浮躁时代重拾内心的宁静与丰盈。
|
關於作者: |
蒋勋
知名作家、画家、诗人。
生于西安,长于台湾。其文字温润如玉,既富学者智性,亦含诗人情怀,深入浅出地引领人们踏入美的殿堂。他将美学化为生命的修行,深信“美是回来做自己”,在疾驰的时代教人凝望枝头新绿、拾捡落叶静美,于寻常光阴里种出生命的菩提。
代表作《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等。
|
目錄:
|
自序
辑一 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
别时容易
淡水河随想
自私的放肆的爱
石头记
辑二 大度·山
无关岁月
春莺啭
空城计
寒食帖
辞岁之钟
山盟
辑三 欢喜赞叹
“人”的电影主题
辑四 今宵酒醒何处
屋漏痕
大学
芭乐树始末
辑五 夕阳无语
寒窑上的铁铲
夕阳无语
辑六 人与地
静浦妇人
兰亭与洗衣妇人
花的岛屿
佛在恒河
阿西西的芳济各(一)
阿西西的芳济各(二)
天籁唱赞
分享神的福分
辑七 岛屿独白
独白
台风
秋水
岛屿南端
领域
宿命
莲花
辑八 不可言说的心事
父亲
出走
不可言说的心事
羊毛
少年集集
少年水里
少年白河
少年八里
辑九 情不自禁
大仙院
全日空
辑十 写给 Ly’s M 1999
帝国属于历史,夕阳属于神话
肉身觉醒
辑十一 射日
射日
大河种种
挽歌中复活的婴啼
|
內容試閱:
|
自述——我是谁?
在濒老的年纪,回看自己过去的简历,有时会哑然失笑。
证明一个人的存在,需要很多文件:有身份证明、护照、学历证件、职业证明、结婚或者离婚证书、退休证明……到最后,会有一张死亡证明,然而已经不是自己能亲自去办理了的。
我写过诗、散文、小说、艺术和美学撰述,画过画,知道的人知道,不知道的人不知道。
对于生存的意义,我没有答案。也许像卡夫卡小说里的人,早上醒来,忽然发现自己是一只甲虫。用甲虫的视觉看外面的世界,用甲虫的听觉听人类的对话。
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是不是提出了另一种思考存在的方式?
所以,我不再介绍自己了。我的名字是“蒋勋”,套用金刚经的逻辑“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因此“蒋勋,非蒋勋,是名蒋勋”。
萍水相逢
我两岁随父母来台,二十五岁去法国,这之间,一直在台湾,没有太大的变迁。中学毕业的时候,由于已经读了一点古代文人感时伤逝的诗词,所以就很喜欢感慨,送相片、纪念题词,在校刊上写骊歌,仿佛生离死别一样。可是结果大家都还在台北,三天两头碰面,久了,也觉得那伤感的无稽。
第一次离家去法国,是应该很有感触了,却偏偏麻木得很。一下飞机,就忙着办居留、注册、找房子、打工……喘不过气地给生活驱赶着,实在没有闲空感慨。
等到生活大致安排定了,我空下来,常在四处旅行。那时钱不多,我便学欧洲年轻人搭便车(Auto-Stop)。背着一口提袋,带着简单衣物,站在马路边,跷起大拇指,等候顺路的人停车载我。就这样,一段一段跑遍了欧洲,认识了不少人。除了载我的车主之外,沿路其他搭便车的青年,目的地相同,也往往成为一段路途的伙伴。在每一城镇,有廉价的青年之家(AU berge de lajeunesse),更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各处年轻人聚集碰面的场所。大家互相交换旅游的经验、食宿的解决、名胜游览的方法、如何省钱等等,匆匆忙忙相处一天两天,又各自奔赴自己的下一站去了。
有时候回想起来,仿佛一次漫长的旅程,就只是这不断的、偶然的聚散。有时候会那么不经意地浮现一二个人的笑貌,也只因为他们曾经是那逐渐淡忘的年月里一个同行过的伙伴。
在欧洲的四年余,一直是这样聚散匆匆。回到台湾,以为很可以松懈下远行的疲倦,却不料才真正开始尝到了人事的无常。
我回来的第二年,一连失去了三个钦敬的朋友。第一个是史惟亮,他得了肺癌,我去医院看他两次,不觉得有病容却忽然告逝。然后是俞大纲,爽朗幽默的老先生,一下子无疾而终,接到电话,我直觉得是一个玩笑。到了九月,三十岁不到的李双泽,又胖又壮的大汉,狂歌时惊动四座的,却在他游了一辈子泳的海边溺毙。再过一年,家里一位远房的老奶奶、一个堂伯都相继故去……
不仅是生离,而且是死别,这人世的迁变幻灭使我一怔,竟无言以对。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两句话: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容。
面对生命的迁变幻灭,我忽然珍惜起身边的人,父母、兄弟、朋友,在短短的旅途中曾经结伴而行的,甚至那同船而渡、在路上匆忙擦肩而去的。既然对这一个终于不过是幻灭的世界而言,都无非是“他乡之客”,那么,萍水相逢,且容我道一声:珍重!珍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