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潮起潮落: 当代世界政治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
售價:HK$
107.8

《
疗愈经济2
》
售價:HK$
53.9

《
养育是一生的课题
》
售價:HK$
75.9

《
博伊德传:改变战争艺术的战斗机飞行员
》
售價:HK$
96.8

《
苍生渡(共2册)
》
售價:HK$
76.8

《
万千心理·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原著第三版)
》
售價:HK$
138.6

《
消极成瘾:转化消极,开启幸福(打破消极循环,告别自我消耗,重塑积极人生。6次修订,全球热销50余年、200万册的自我疗愈手册!)
》
售價:HK$
74.8

《
盛世长安(实景还原 + 考古成果 + 文献印证,全景式呈现长安从汉到唐的城市细节)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校园贷多元治理研究》一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校园贷问题及治理状况调研”的最终成果,由法学研究所席月民研究员领衔完成。该书通过翔实的实证研究和调查分析,深入剖析了我国校园贷的需求现状和监管政策,考察了校园贷网络平台实际运营与合规状况,指出了校园贷民刑案件司法判决的重要指导价值,提出了构建司法主导的校园贷多元治理路径,有效回应了广大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合理关切,为数字经济时代校园贷多元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专业性方面,该书科学界定了校园贷概念,揭示了校园贷的金融本质,从金融监管法视角给出了专业的理论分析。书中对金融监管部门的“一刀切”叫停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对现行“开正门 堵偏门”政策展开了详尽解读。
在创新性方面,该书立足于“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双重理念,结合校园贷市场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最新动向,围绕校园贷平台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与合规治理展开系统研究,积极推动校园贷监管立法与执法手段创新,依法保护校园贷双方合法权益。
在实用性方面,该书通过大量图表和数据分析,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以案说法,帮助在校大学生学习校园贷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娱乐、就业、创业中合理使用校园贷,避免掉入一些欺诈陷阱。
在方法论方面,该书真实反映了校园贷多元治理研究中问卷设计、问卷录入、图表制作、数据对比、案例再现、线上线下研讨、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和调查方法的科学运用,为类似国情调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可兹借鉴的应用工具。
校园贷治理呼唤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司法机关、校园贷平台、学校、家长和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共治。校园贷需要走出各种“异化”误区,防止被“污名化”处理,真正回归理性、和平、循序、守法与合规发展轨道,切实造福于在校大学生和千千万万个社会家庭。
|
關於作者: |
席月民,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和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基础理论、财税金融法、国有资产法和司法制度。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咨询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北京市经济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信托法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专家顾问等。出版个人专著《经济变革中的经济法》《中国信托业法研究》《国有资产信托法研究》,担任《经济法学的现代转型》《金融法学的新发展》《法律与经济——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反思与创新》(第1、2卷)等著作主编。
|
目錄:
|
总报告1
我国校园贷问题及治理状况调研报告
———基于286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3
一、调研过程及数据录入说明4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4
(二)数据录入说明4
(三)样本特征5
二、高校学生群体使用校园贷的现状12
(一)近三成高校学生使用过校园贷12
(二)电商平台是高校学生使用校园贷的主要渠道16
(三)尽管高校学生使用校园贷主要用于衣食行用领域,但是仍
存在购买奢侈品、追星等不良消费现象17
(四)校园贷因诸多优势获得高校学生青睐,高校学生选择特定
平台时更看重平台规模和使用群体数量18
(五)尽管校园贷现状整体上处于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状态,
但仍有部分高校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19
(六)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校园贷无利息或利率正常,
对利率的认知不够全面系统22
(七)使用校园贷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仍有提升空间24
(八)高校学生偿还校园贷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仍无法独立有效
解决校园贷逾期偿还纠纷26
三、造成校园贷社会负面效应的原因32
(一)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和必要的金融法律知识32
(二)平台运行暗藏合规风险33
(三)校园贷市场监管政策的连续性不强34
(四)校园贷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37
(五)校园贷治理体系不畅38
四、有关校园贷治理的对策建议39
(一)对校园贷的基本看法39
(二)校园贷多元治理的对策措施42
五、结语49
分报告51
报告一 校园贷平台治理问题研究53
一、校园贷平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53
(一)校园贷平台及其发展过程53
(二)校园贷平台的类型与运行58
(三)校园贷平台存在的问题与风险67
二、校园贷平台治理实践及其挑战69
(一)校园贷平台治理的实践及其现状69
(二)校园贷平台治理存在的问题74
(三)校园贷平台治理面临的障碍与挑战88
三、校园贷平台治理的完善措施92
(一)系统完善相关法律制度92
(二)不断优化校园贷监管机制95
(三)加强平台业务创新与风控体系建设98
(四)立足大学生权益保护,认真做好教育引导101
报告二 校园贷监管:协同治理与典型案例104
一、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看校园贷监管104
(一)校园贷监管的必要性104
(二)校园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105
(三)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108
(四)校园贷监管的基本逻辑111
(五)校园贷监管中的央地协同113
二、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校园贷监管之重心116
(一)透过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探讨校园贷监管问题是基本路径116
(二)校园贷监管需要重视相应立法和制度规范119
(三)校园贷监管需要重视部门协同122
三、校园贷协同共治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良性互动124
(一)互动基础125
(二)互动路径126
四、校园贷的典型案例及其警示128
(一)案例一:楚某某诈骗案129
(二)案例二:方GB诈骗案144
(三)案例三:宋AQ与刘XQ民间借贷纠纷案159
(四)案例四:ZY消费金融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161
(五)案例五:哈ZY民间借贷系列纠纷案167
报告三 校园贷的异化、成因与治理对策———以学生、学校、家庭为
基点173
一、校园贷的一般考察173
(一)校园贷的演变历程与主要类型173
(二)校园贷的现状及特点176
二、校园贷的价值、异化与危害179
(一)校园贷的正面价值180
(二)校园贷的异化及陷阱181
(三)恶性校园贷的危害185
三、恶性校园贷乱象的成因187
(一)恶性校园贷乱象的内部原因187
(二)恶性校园贷乱象的外部原因192
四、校园贷风险治理的完善举措:以学生、学校、家庭为基点198
(一)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力度198
(二)高校应建立健全校园贷治理机制203
(三)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和家校协同配合206
专题209
专题一 构建司法主导的校园贷多元治理211
一、校园贷成为多元治理的靶向受体211
二、现行校园贷多元治理工具的检视212
(一)政策工具212
(二)法律工具213
(三)教育耦合工具213
三、重构信任机制是校园贷协同共治的基础214
专题二 以司法模式主导校园贷治理的建议216
一、叫停校园贷遭遇“多元治理”信任危机216
二、当前“行政主导”治理模式暴露出的问题217
三、重构校园贷“司法主导”治理模式218
专题三 校园贷的异变、成因与公共治理221
一、校园贷的源流、异变及危害221
(一)校园贷的源流221
(二)校园贷的异变223
(三)不良校园贷的危害224
二、校园贷异变的成因探析224
(一)校园贷异变的外部原因224
(二)校园贷异变的内部原因226
三、校园贷的治理路径227
(一)健全校园贷政府监管体系227
(二)构建多方协同的公共治理格局229
(三)加强教育引导和相关知识普及230
专题四 电商平台自治规制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基于《电子商务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分析235
一、问题的提出235
二、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制度表达237
(一)电商平台自治的市场逻辑237
(二)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制度安排239
三、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逻辑冲突240
(一)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冲突表现241
(二)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效果担忧243
(三)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制度检讨245
四、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体系重构247
(一)电商平台自治规制的理念重申247
(二)电商平台自治规制体系的重构进路249
五、结语251
专题五 谨慎对待平台经济领域的监管253
一、监管态度253
二、监管创新254
附件257
附件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治国情重大调研项目
校园贷问题及治理状况调查问卷259
附件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生源地调研员名单266
附件三 “校园贷问题及治理状况”项目组校源地调研员名单268
附件四 “校园贷问题及治理状况”调研总结座谈会会议记录270
附件五 经济法室“校园贷调研线上座谈会”成功举行284
附件六 席月民研究员赴广州高校实地调研交流2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