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心世界-多层迷走神经指南:临床干预操作手册 亲近、注意、塑造、整合、联结5大维度的50种神经练习

書城自編碼: 41190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諮詢与治療
作者: [美]德博拉·A.达娜[Deborah A. Dana]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27697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规则怪谈:无罪的嫌疑人 《规则怪谈》系列小说第三部重磅来袭!
《 规则怪谈:无罪的嫌疑人 《规则怪谈》系列小说第三部重磅来袭! 》

售價:HK$ 52.8
文明与战乱:两宋风云300年
《 文明与战乱:两宋风云300年 》

售價:HK$ 85.8
万千心理·成人心理治疗计划
《 万千心理·成人心理治疗计划 》

售價:HK$ 107.8
通胀的教训
《 通胀的教训 》

售價:HK$ 75.9
婚礼的前一天 穗积漫画作品集
《 婚礼的前一天 穗积漫画作品集 》

售價:HK$ 47.1
狂野的希望:在灰暗的日子里找到光亮
《 狂野的希望:在灰暗的日子里找到光亮 》

售價:HK$ 65.8
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普鲁塔克《道德论丛》精华选编)
《 如何从敌人身上获益(普鲁塔克《道德论丛》精华选编) 》

售價:HK$ 63.8
峰值体验2
《 峰值体验2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从自主神经系统的角度解读安全感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它诠释了人类怎样才能获得安全感、保持安全感,安全感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行为,以及幸福。对于曾受创伤的来访者以及从事临床治疗的心理咨询师来说,“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是一份极好的礼物。
1.“多层迷走神经指南系列”三册之第三册,开创性地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转译成了具体可实操的迷走神经练习,为治疗师提供了可以即拿即用的治疗方法。
2.本书作者直接设计出针对来访者具体问题的50个实操训练,每个训练不仅有基于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背景依据、详尽的操作步骤,还有实践时的注意事项、相似案例,临床从业者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些练习加入来访者的疗愈训练中。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开创者斯蒂芬·波格斯博士作序推荐:“在本书中,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被转变成可以与临床医生和来访者分享的鲜活的、可感知的过程。通过德博拉·A.达娜提供的练习,来访者能够体验到自主神经系统那不被大众所承认的智慧。”原书2020年出版以来,常年位居美国亚马逊神经科学同类书前列,2022年曾居榜首。美国亚马逊评分4.7(1700个评分)。
內容簡介:
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是关于安全感的科学,它诠释了人类怎样才能获得安全感、保持安全感,安全感又如何影响人的情绪、行为,以及幸福。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利用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神经层面理解自身的症状和表现,从生理角度解读自己的行为和体验。我们将了解到,我们面对危险信号时的退缩和崩溃只是身体正常的保护性应激反应,而在自主神经系统的三个分支——背侧迷走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腹侧迷走神经系统——能够自主调节、相互协作时,我们便能快速从崩溃、僵化、畏缩的状态中恢复,也能平静、自在、放松地享受简单的幸福。
本书是德博拉·A. 达娜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又一力作,为治疗师提供了一系列供来访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的练习,如重新建立社会联结、玩乐、锻炼迷走神经刹车等,帮助来访者安全地联结他们的自主反应并以新的方式驾驭日常生活。本书旨在于临床中引入这些练习,并让来访者在两次治疗的间隙在家里使用这些神经练习,以增强整个治疗过程的效果。
關於作者:
[美]德博拉·A.达娜(Deborah A. Dana)
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创伤性压力研究联合会顾问,多层迷走神经研究所联合创始人。她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讲授多层迷走神经理论;是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的首要推动者。她尤其关注经历过复杂创伤的人,开发了从基础到高级模块的调节练习,旨在让人们感到足够安全,进而爱上生活并具备承担生活风险的能力。她著有《多层迷走神经指南:理论概述与实践应用》《多层迷走神经与心理治疗》《多层迷走神经练习:在安全中定位自我》《柔性塑造:用多层迷走神经,与创伤、焦虑和解》等专著。
目錄
译者序
前 言
导 言
自主神经系统:模式与通路

第一章 自主神经系统的层级
为生存服务
演化的层级
顺层级而下
回应生活的需求

第二章 神经觉
在意识之下
安全与危险
回到开端

第三章 共同调节
根深蒂固的联结
错失的联结
重新联结

第一部分总结
在自主神经通路中航行:基本方法
概述:基本框架
如何使用本部分的练习
预期成果

第四章 友善对待自主神经系统
精确的自主神经觉察
练习:自主神经地标——关于地标时刻的故事
练习:腹侧迷走神经锚点——锚定在安全感中
友善的艺术——对层级的阐述
练习:友善对待自主神经层级
练习:自主神经之树
重新联结的练习
练习:身体语言
练习:从生存到社交投入的连续谱系
练习:社交投入量表
练习:神经觉笔记
总结

第五章 注意自主神经状态
自主神经状态的转变
练习:自主神经字母表
练习:用名字描述自主神经
练习:自主神经小故事
练习:在时间跨度上练习关注
关注自主神经通路
练习:日常饼图
练习:日常追踪——三件不同的事
练习:自主神经对联结的需要
玩乐性
练习:通向玩乐性的道路
练习:玩乐时刻
重新思考独处
练习:关于独处的个人偏好
练习:注意沉静
品味时刻
练习:“品味”快照
向外扩展:与艺术和自然联结
练习:通过艺术进行注意
练习:在大自然中进行注意
总结

第六章 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适度的挑战
练习:能量与行动地图
微光与光亮
练习:找到微光
练习:从微光到光亮
通过声音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练习:你的嗓音
练习:生活中的音乐
通过运动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练习:运动时刻
练习:想象中的行动
练习:迷津步行
通过呼吸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练习:找到你的呼吸
练习:理解你的呼吸
练习:跟随你的呼吸
通过环境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练习:绿色、蓝色与花
练习:属于你的腹侧迷走神经空间
通过反思塑造自主神经系统
练习:写下你的反思
练习:带着同情的反思
总 结

第七章 整合自主神经系统的新节律
调节状态的新节律
练习:识 别
练习:反 思
练习:调 节
练习:写下“如果 - 那么”陈述
练习:重构故事
心理韧性
练习:启动迷走神经刹车
练习:创建心理韧性流程
总 结

第八章 与他人联结
归属感
练习:交互的规则
练习:个人联结计划
练习:种类多样的联结
与超越自我的事物联结
练习:心怀感恩
练习:富有同情心的联结
练习:激发敬畏
总 结
第二部分总结

结 语
自主神经练习
专家级的状态检测器
附 录 个人进展追踪表
练习工作表
致 谢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导 言
“如果你的神经生理机制能够为你的安全感和人际联结提供支持,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这是我在开启治疗之旅时会问来访者的问题。虽然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有许多可能的诊断名目,但从根本上来说,来访者来接受治疗是因为调节自主神经反应的能力受到了损害。多层迷走神经取向疗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自主神经系统是由早期体验塑造的,后来的体验也会不断重塑它,习惯性反应模式可以被中止,新的模式可以被创造。指导来访者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倾听他们的自主神经系统所讲述的故事、将他们的自主神经系统塑造成安全和联结的模式,是可以实现的。
学习是一个发现和掌握的过程,而促进发现的方法往往不同于促进掌握的方法(Gopnik, 2005)。我们可以在会谈期间引导来访者去发现,并用两次治疗之间的间隔引导来访者去掌握。多层迷走神经取向疗法首先会帮助来访者探索,自主神经系统是如何创造并见证着他们的切身体验,随后引导他们成为这一重要系统的主动操作者。治疗会谈是来访者一周之中稳定体验共同调节(co-regulation)、与腹侧迷走神经状态相联结的时间,这让他们可以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探索动员状态(mobilization)和崩溃状态(collapse)。在会谈中开启的自主神经重塑过程,会在两次会谈之间的练习中得到加强。本书将教会读者,如何在治疗中引入各种体验式练习,并在治疗间隔进行实操,从而帮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的自主神经系统,进而重塑他们的反应。
量变会带来质变。寇克(Kok)和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2011)认为腹侧迷走神经的调节时刻往往是细微且转瞬即逝的,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综合,螺旋上升式地增加自主神经的灵活性。我把这些微小的瞬间称为“微光”(glimmer),它为来访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奠定了基础。原有的稳态被打破,并被新的稳态取代,这便是转折点。这就是跨越临界点的神奇时刻(Gladwell, 2000)。本书的练习可以让你利用会谈间隔的时间,以支持来访者向腹侧迷走神经临界点迈进的过程。
本书由两个部分和一个附录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组织原则。先阅读这一部分,可以为第二部分中的练习打下理论基础。读过《多层迷走神经指南:理论概述与实践应用》(The Polyvagal Theory in Therapy, 2018)的人会发现,第一部分提供了解释并探索神经层级、神经觉和共同调节的新方法。
如果你刚开始接触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第一到第三章介绍了如何从多层迷走神经角度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组织与运转方式。无论你是刚接触多层迷走神经取向疗法,还是经验丰富的以多层迷走神经理论为导向的治疗师,你都需要花时间完成每章中的练习。
这些练习中的提示语旨在将多层迷走神经理论的组织原则与你的个人体验联系起来,并为基于自主神经系统视角与来访者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人们如何养成习惯的研究表明,一个新动作平均需要66天的练习才能够变成自动化的动作,错过一两天并不会前功尽弃,在这段时间内持续的支持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Lally, Van Jaarsveld, Potts, & Wardle, 2010)。还有研究表明,有间隔的学习过程会产生持久的效果,并且,分散在一段时间内的持续性体验有助于将学习成果推广到新的环境中(Kang, 2016)。此外,愉悦感也会激发你的学习欲望(Lucardie, 2014)。结合以上几点,本书将邀请你和你的来访者进行一些练习,我的同事安柏·格瑞(Amber Gray)将其称为“家庭游戏(home-play)”(Gray, 2018)。
用“家庭游戏”而不是“家庭作业(homework)”,是因为家庭作业往往被视为一种压力源,会激活自主神经的自我保护模式,让人回想起过往无数的失败经历;而“家庭游戏”则通过开放的邀请吸引来访者,让他们进行倾听自主神经和培养技能的温和练习并乐在其中。
根据对人的学习方式的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旨在补充临床工作的练习,使来访者在治疗时间之外积极地投入自主神经的重组过程。第二部分基于《多层迷走神经指南:理论概述与实践应用》中描述的基本过程,补充了追踪和调频的练习。导言概述了BASIC 框架,探讨了如何使用书中提供的练习帮助来访者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联结到他们的自主神经反应,并以新的方式驾驭他们的日常生活。第四章到第八章集中讨论了 BASIC 框架的每一个要素,提供了来访者可以使用的各种练习,从而让他们在会谈的间隙巩固学习。每章的开头都会概述该章节的研究依据,之后是一系列的练习。练习的内容模块依次描述了练习的内容及其预期用途、背景知识、练习步骤,以及给治疗师的小贴士。
第二部分从“友善”开始,依次介绍了 BASIC 框架的各个模块。每一章都有许多不同的练习,来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练习。对于刚接触多层迷走神经取向疗法的来访者,这些练习便是与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联结的一次邀请;对于一直在使用这种疗法的来访者,鉴于他们已经对自己的自主神经模式有了初步了解,这些练习可以让他们的体验更加深入。无论来访者是否熟悉多层迷走神经理论,这些练习都提供了进行自主神经重组的途径。
附录作为本书的补充,针对BASIC模型的每个模块提供了个人进展追踪表,可以复印并分享给来访者。预测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感到自己正在接近目标。研究表明,即使你认为一个目标重要且有意义,你也不会自动地跟踪记录那些改变;即便你在追踪,你也往往会吸纳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Webb, Chang, & Benn, 2013)。找到一种看到并衡量进展的方法,可以促进改变。
第四章到第八章的个人进展追踪表是简单的评估工具,旨在帮助来访者更清晰地注意到自主神经系统正在重组的微妙变化提示。个人进展追踪表最好定期使用,先在练习中使用,然后在观察自主神经的持续变化如何持续影响信念和行为时使用。先在会谈过程中让来访者填写,再在之后的会谈开头定期回顾这些表格、检查来访者状况,并邀请来访者在家里自行使用。
本书提供了帮助来访者在治疗时间之外持续觉察并重组自主神经系统的方法。第一部分概述的组织原则将帮助你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为第二部分的练习指导打下基础。BASIC相关练习将帮助来访者在会谈间隙关注他们自主神经系统的行动、开始重塑他们的自主神经通路,并帮助他们向安全和联结方向发生改变。“快乐能让神经系统更容易感到事件积极且有希望,同时让其更不容易感到事件消极且无望”(Lucardie, 2014, p. 440)。有了本书,你和来访者就拥有了一份指南,可用于构建自主神经系统、为腹侧迷走神经激发的快乐打下基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