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HK$
107.8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HK$
96.8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HK$
65.8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HK$
68.2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HK$
64.9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HK$
105.6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HK$
152.9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在传统中国晚近时期,官民之间的沟通需要靠绅士阶层,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实践普及也要靠绅士阶层,他们是社会精英,更是官民中介。 本书抽丝剥茧,层层解构1840—1949年中国最起伏的阶层蜕变史。他们是旧秩序的残响,也是新世界的前奏。 通过动态量化分析清代异途绅士暴增20万的政治后果,揭穿捐纳制度如何撕裂传统秩序。 借助团练组织“非土著不入”的田野档案,还原绅士借地缘血亲网络垄断武装,完成从“官民中介”到“乡土僭主”的质变。 绅商集团在收回利权运动中攫取权与利,却痛失道德正当性,咨议局90.9%高比例绅士议员暴露精英政治幻象,最终引爆“无绅不劣”的民众审判。 本书以通史视野与专题深度,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绅士阶层的关键问题。
|
目錄:
|
上编
第一章千年流变——绅士阶层的历史考察
一、身份的起源
二、绅士的构成
三、绅士的属性
四、历史的演变
五、近代的发展
第二章乡土权威——绅士阶层的地位与角色
一、“四民之首”
二、社会角色
三、官民之间
四、乡土权威
第三章从保甲到团练——基层社会控制与绅士阶层
一、保甲的功能
二、宗族与乡社
三、团练与绅士
四、控制的主体
第四章千古变局——旧阶层与新时代
一、“华夷”冲突
二、绅士与传教士
三、变局与抉择
四、社会变迁
第五章社会流动——近代绅士阶层的动态分析
一、传统的社会流动
二、近代的社会流动
三、绅士的多向流动
四、从身份化到职业化
第六章结构错动——近代社会结构演变的历史走向
一、错动趋向
二、商的地位
三、士的作用
四、等级结构的分解
第七章风动潮涌——收回利权运动与绅商力量的崛起
一、绅士与路矿风潮
二、抗争的时代内容
三、“亡清之起点”
四、绅商的时代特征
第八章承旧启新——近代社会结构转型中的绅士
一、转型过程
二、绅士与社团
三、时代中介
四、“异质同体”
第九章迷离的“绅权”——早期民权的历史内涵
一、“绅权”的发端
二、绅权的扩展
三、绅权与民权
第十章趋向分化——日趋消退的权势阶层
一、分化的基本趋向
二、绅士分化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
三、社会原因与历史条件
下编
第十一章何谓“绅董”——晚清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历史演变
一、绅董与官役制
二、“绅董主其事”——基层治理机制的形成
三、绅董治理范围——溢出官役体制所限
四、绅董与治理机制的转型
第十二章士绅与民变——绅民冲突的历史趋向与时代成因
一、绅民冲突
二、从莱阳抗捐到长沙抢米风潮
三、绅权的体制化
四、绅民关系:从身份等差到利益冲突
第十三章权绅与农运——以湘绅为基点的历史考察
一、从士绅到权绅
二、“权绅化”:绅民矛盾的激化
三、绅权扩张与公众利益的丧失
四、农民运动:打倒绅权的革命
五、余论:不同利益取向的历史交汇
第十四章士绅变异——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
一、关于“士绅”话语问题
二、财产与士绅
三、文化身份与士绅
四、士绅权势范围与特征
第十五章“无绅不劣”——20世纪之交的社会重构与历史记忆
一、从“四民之首”到“无绅不劣”
二、绅权扩张中的民众记忆
三、社会重构中的权绅
四、利益诉求中的士绅缺位
第十六章“青衿”远逝——乡绅阶层的消退
一、制度变迁中的乡绅
二、制度变迁与利益冲突
三、“反革命”:革命诉求下的士绅
四、革命时代:乡绅权力的衰退
五、“青衿”远逝:一个时代的结束
新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