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 ![]() ![]() ![]() ![]() ![]() ![]() ![]() ![]() ![]() ![]() |
臺灣用戶 |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
在 大書城
以“
精确
模式”搜“
晋陈寿 撰南朝宋裴松之 注 晉
”共有
3494
结果:![]() |
同時支援繁體 / 正體 / 简体字輸入搜索 |
![]() ![]() |
论语精注精解
『简体书』 作者:张中宇著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4-08-01 《论语精注精解》分“仁论”“知论”“教育论”“修身论”“为政”“人生及社会”“祭祀与礼仪”七大专题,为《论语》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优化方案,有利于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该书精选各家之注、精取各家之解,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该书“修身论”集中了148章,占整部《论语》章节的29%,详论修身方向和实践要 ... |
詳情>> | |
![]() ![]() |
唐代诗歌自注研究
『简体书』 作者:魏娜著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4-09-01 将唐诗中作者的自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基本面貌、各发展阶段特征的勾勒及价值与局限的阐发,对诗歌自注与史书自注、诗歌文本、诗人三者关系的探讨,本书重点研究史书自注对唐诗自注生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自注与诗歌情旨内涵亲疏变化的轨迹,以及“以注入诗”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诗人的作品传播意识等问题,力求将 ... |
詳情>> | |
![]() ![]() |
丁若镛《论语古今注》训诂研究
『简体书』 作者:刘周霏 著 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2024-05-01 丁若镛的《论语古今注》是超越以朱子学为主导的学风、朝鲜王朝《论语》注释的集大成者。全书首先梳理了丁若镛和《论语古今注》的研究概述,其次论述了《论语古今注》的训诂内容、训诂方法和训诂特点,最后总结了丁若镛的经学思想。 ... |
詳情>> | |
![]() ![]() |
说文解字注(精装,繁体竖排)
『简体书』 作者:[清]段玉裁 撰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13-07-01 徐鉉校訂的「大徐本」所引《唐韻》反切,又逐字注明古音在第幾部,以音明義,即表中所謂「俾形聲相表襄,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气他非常注重對《說文》字系形音義統一關係的闡發,在《叙》注中說:「許君以為音生於義,聖人之造字,有義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必審形以知音,審音以知義上可以說,段玉裁《說文 ... |
詳情>> | |
![]() ![]()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精读选
『简体书』 作者:冯胜利 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日期:2024-11-01 本书从《说文解字注》精选出100条代表段玉裁理必思想和技术的注释,以阐发和弘扬传统学术之精华。每条着力揭示其理必注论之精要所在,重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收集、爬梳段注中有关汉字构形中“从…之意”说解以及“声义同源”“于音寻义”“以音像义”等音义训释中暗含因果逻辑的材料;另一方面分析段注训诂中“必”“定” ... |
詳情>> | |
![]() ![]() |
中国的西北角(精)(勘注增补本)
『简体书』 作者:范长江 出版:北京出版社 日期:2025-04-01 《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我国新闻界公认的经典作品。为帮助读者正确地理解这两部书的内容,以及客观地认识范长江的新闻生涯,范东升教授经过勘校注释和补充文章,重新出版《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的勘注增补本,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在此勘注增补本中,除了人们所熟悉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部书之 ... |
詳情>> | |
![]() ![]() |
庄子今注今译(上下册)(珍藏版)
『简体书』 作者:本书编者 出版:商务印书馆 日期:2023-02-01 ... |
詳情>> | |
![]() ![]() |
纳兰词全编新注
『简体书』 作者:纳兰性德 出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日期:2020-01-01 《纳兰词全编新注》以康熙三十年刊刻的纳兰性德的文集《通志堂集》为基准,另有补遗。本书收录了纳兰性德富有代表性的词作,并由纳兰文化编委会,专家对其做了精心注释,版式精美,是纳兰迷值得珍藏的精品。 ... |
詳情>> | |
![]() ![]() |
《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研究(修订本)
『简体书』 作者:马君花,王博雅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期:2024-12-01 本书以宋末元初天台人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音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宋末元初汉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特点,构建了语音系统,构拟了音值,揭示了语音演变规律。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音系属于读书音体系,该音系承袭自五代、北宋、南宋、金代以来递相传承的读书人的雅音系统。本书对于宋末元初汉语音韵、中古后期和 ... |
詳情>> | |
![]() ![]() |
兰州历代楹联辑注
『简体书』 作者: 出版:甘肃人民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六臣注文选(精) 新版
『简体书』 作者:萧统编 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注 出版:中华书局 日期:2025-03-01 《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一部诗文总集。“六臣注”是指唐高宗时的李善注和唐玄宗时吕延济等五人的《文选注》。凡六十卷,分三十七类,引书广泛,是众多《文选》版本中最有代表性且流传最久的注本。 ... |
詳情>> | |
![]() ![]() |
高亨周易经传今注
『简体书』 作者:高亨 出版:齐鲁书社 日期:2025-04-01 高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20世纪20年代,先后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学术,成就斐然。其治《周易》,一改前人“以经解传,以传解经,经传互解”的旧习,首次经传分解,开创了现代《周易》“义理派”的研究新方法,为学界所推崇。 《高亨周易经传今注》将高亨先生《 ... |
詳情>> | |
![]() ![]() |
觉仲格言本注(藏文)
『简体书』 作者:旦增益西 著 出版:民族出版社 日期:2024-06-01 ... |
詳情>> | |
![]() ![]() |
说文段注小笺
『简体书』 作者:钱玄同 著 出版:中西书局 日期:2025-06-01 钱玄同师从章太炎研习经学,其有关于说文的著作有《说文段注小笺》和《说文部首今读》两种。《说文段注小笺》为钱玄同在继承章太炎说文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在当时未正式出版,仅有油印本传世。黄侃亦有同名著作《说文段注小笺》,二者条目基本相同,有234条存在差异,且钱著比黄著多出119条。张舜徽的《说文解字约 ... |
詳情>> | |
![]() ![]() |
苏州全书:十一家注孙子
『简体书』 作者: 出版:苏州大学出版社 日期: ... |
詳情>> | |
![]() ![]() |
王思任散文注评
『简体书』 作者:[明]王思任 著,孙虹,谭学纯 注评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8-01-01 稿件选入王思任散文25篇,选文以游记为主,加上两篇序文,通过注释、评品,补充资料,分析文章技巧、主旨,融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与我社近年出版的《袁宏道散文注评》《欧阳修散文注评》《陶庵梦忆注评》《西湖梦寻注评》等书组成系列化的古典文学普及读物。 ... |
詳情>> | |
![]() ![]() |
世说新语今注今译
『简体书』 作者:[南朝 宋]刘义庆 编撰,陈引驰 等注 译 出版:文汇出版社 日期:2019-01-01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因为有《世说新语》,我们知道了魏晋士人如何聚会宴饮、如何清谈论玄、如何读书诵经、如何互相谑笑、如何服药求仙,知道他们的服饰装扮、他们的高矮胖瘦、他们的风神气度,我们有时甚至知道他们内心的激情、他们小小的算计、他们的忧愁恐惧。 这组群像给予后人*强烈的吸引大概在许多千奇百 ... |
詳情>> | |
![]() ![]()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三国志(套装全14册)
『简体书』 作者:[晋]陈寿 著,[南朝宋]裴松之 注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18-05-01 《三国志》六十五卷,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的前四史之一。本书选用的底本,为南宋中期的建阳刻本。此本半叶十行,楮墨精良,即便是抄配的叶面,字体亦极为工致。书中讳字至惇,刻印时间约在光宗朝,因此又被称作绍熙本。张元济主持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时所使用的日本 ... |
詳情>> | |
![]() ![]() |
宋本扬子法言(典藏版)
『简体书』 作者:[汉]扬雄撰 [晋]李轨等注 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日期:2019-03-01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本扬子法言》,为宋淳熙八年唐仲友台州公使库刻本,全书《扬子法言》十三卷《音义》一卷,是晋李轨、唐柳宗元、宋宋咸、吴祕、司马光五臣注本,皮纸印造,墨色莹洁,初刻精印,为海内所仅存。扬雄所作《扬子法言》自汉代以来,注家蜂起,代有其人。自汉至北宋中期,《扬子法言》注有汉侯芭注、吴宋衷注、 ... |
詳情>> | |
![]() ![]() |
尔雅注疏(古本十三经注疏)
『简体书』 作者:[晋]郭璞 注,[宋]邢昺 疏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日期:2017-12-01 《尔雅》是我国*部训诂书,然其解释极为简略,不加注解,无法理解。故自东汉至晋,为《尔雅》作注者有十余家,现只余郭璞《尔雅注》。北宋邢昺又作《尔雅疏》,对郭注进行解释,与《尔雅注》合为《尔雅注疏》。此二人引证群书注释《尔雅》,以当时的方言口语解释先秦古语,保留下大批当时词语,是研究汉语史和汉语方言的可 ... |
詳情>>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megBook.com.hk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