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HK$
96.8
《
外卷: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全球征途
》
售價:HK$
140.8
《
家庭心理健康指南: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棘手问题
》
售價:HK$
65.8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丛书:国际关系实用手册》根据教科书的内容编写成许多条目,学习这些条目有利于记忆,而且每个条目的编写都参照了有关的读本和参考书,内容上简明扼要而又完整,解决了学生在复习时找不到重点或掌握不了要领的困难。说得确切一点,这本手册是专供考生使用的名副其实的复习资料。当然,如果要想了解国际关系历史发展的全貌,还需要读国际关系史的教科书,只知道词条的内容是不能系统化的。两者结合起来会使复习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会更加牢固。
|
內容簡介: |
《国际关系实用手册》不是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实用手册,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希望能给在茫茫复习之路中的大家点亮一盏灯,对考国际关系相关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对从事相关职业的同仁有所帮助,提供最基础的信息。
|
關於作者: |
黄日涵,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主编,国际关系博士。代表性作品为《国际关系实用手册》,合著2007-2(112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时事出版社)。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发表文章数十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政治、国家安全等。
姚玉斐,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国际关系博士,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合伙人。先后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国家安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已在相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
目錄:
|
第一章 素质要求
一、扎实广博的文化修养
二、全面丰富的专业知识
三、扎实稳定的外语水平
第二章 战前国际关系史
一、导读
二、名词解释
1.三十年战争
2.掷出窗外事件
3.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4.《比利牛斯和约》
5.天然疆界
6.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乌得勒支和约》
7.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8.七年战争
9.北方大战
10.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11.武装中立同盟
12.《亚眠和约》
13.莱茵同盟
14.《提尔西特和约》
15.大陆封锁政策
16.《肖蒙条约》
17.两次《巴黎和约》
18.维也纳会议及《最后议定书》
19.神圣同盟
20.四国同盟
21.门罗主义
22.东方问题
23.《亚得里亚堡条约》
24.《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
25.《伦敦海峡公约》
26.黑海海峡问题
27. 1848年欧洲革命
28.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29.普法战争
30.三皇同盟
31.《柏林备忘录》
32.《圣斯特法诺和约》
33.柏林会议
34.德奥同盟
35.三国同盟
36.保加利亚危机
37.两次地中海协定
38.《再保险条约》
32.法俄同盟
40.“光辉孤立”
41.法绍达事件
42.美西战争
43.英布战争
44.英日同盟
45.三国干涉还辽
46.日俄战争
47.“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48.“门户开放”政策
49.两次摩洛哥危机
50.三国协约
51.海牙和平会议
52.两次巴尔干战争
53.巴尔干同盟
54.萨拉热窝事件
55.《和平法令》
56.《布列斯特和约》
57.威尔逊十四点
58.巴黎和会
59.国际联盟
60.华盛顿会议
61.《四国条约》
62.《五国海军协定》
63.《九国公约》
64.热那亚会议
65.《拉巴洛条约》
66.洛桑会议
67.鲁尔危机
68.《道威斯计划》
69.《杨格计划》
70.洛迦诺会议
71.《非战公约》
72.《胡佛延债宣言》
73.“睦邻政策”
74.《田中奏折》
75.不承认主义
7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77.“集体安全政策”
78.《东方洛迦诺公约》
79.斯特莱沙阵线
80.《英德海军协定》
81.《中立法》
82.《蒙特勒公约》
83.不干涉主义
84.广田三原则
85.《有田一克莱琪协定》
86.《反共产国际协定》
87.《慕尼黑协定》
88.《德意同盟条约》
89.英法苏谈判
90.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1.东方战线
92.《苏日中立条约》
93.美国《租借法》
94.巴巴罗萨计划
95.《大西洋宪章》
96.苏美英莫斯科会谈
97.《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98.珍珠港事变
99.《联合国家宣言》
……
第三章 战后国际关系史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外交
第五章 政治学原理
第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七章 国际关系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麦大陆结盟体系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体系_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每个国际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矛盾、本质特征以及转换动力都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代国际关系史发轫于欧洲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是一场过渡性的战争,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结束了中世纪神权高于俗权的历史,奠定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法律主体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战后通过召开和会,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实力最强国家。这是当时法国首相的红衣主教黎塞留超越了狭隘的宗教束缚,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出发,为实现法国称霸欧洲的富有远见卓识的国家战略的集中体现。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基础上形成的,调整欧洲国家关系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实际上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一个均势体系。体系的主角是英、法两国。法国通过三十年战争奠定了霸权基础,不断地追求实现所谓的“天然边界”,无论是路易十四还是拿破仑都在为法国称霸欧洲而不懈努力。在英国国内革命期间,法国面对欧洲大陆国家对它的制衡;光荣革命完成后,整个体系转变为英、法之间的对抗。英国一直以来在欧洲大陆都扮演着“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英国最为著名的政治家皮特为其后继者开创了外交先例,即英国要防止欧洲大陆出现霸权,全力维系大陆的均势。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英法七年战争,实际上都凸显了英法之间的矛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同七次反法同盟之间的战争以及在帝国最辉煌时期颁布的大陆政策,依然展现了英法之间全面的霸权争夺。
拿破仑战败后,英、俄、普、奥等主要大国于1815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确立了以“欧洲五强共管”为主要特征的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从性质上讲是旧式的封建反动体系,但它的构建与运转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是欧洲集体安全机制的最初构想:《神圣同盟条约》、《四国同盟条约》成为体系维系、运转的实体,期间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使大国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协调机制。维也纳体系最合理的政治安排在于使战败的法国以平等、和平的方式融人到体系之中,维系了整个欧洲内部的稳定。当然,维也纳体系内部存在重大矛盾,英国与俄、普、奥三国在对待欧洲革命问题上的矛盾逐渐累积。最终,东方问题和欧洲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垮了维也纳体系运转的基础——正统与秩序。随着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整个体系瓦解,欧洲各主要力量实现重新组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