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钛经济
》
售價:HK$
77.3
《
甲骨文丛书·无垠之海:世界大洋人类史(全2册)
》
售價:HK$
322.6
《
中国救荒史
》
售價:HK$
109.8
《
三十六计绘本(共8册)走为上计+欲擒故纵+以逸待劳+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浑水摸鱼+打草惊蛇+顺手牵羊 简装
》
售價:HK$
177.4
《
茶之书(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经典 诗意盎然地展现东方的智慧和美学 收录《卖茶翁茶器图》《茶具十二先生图》《煎茶图式》《历代名瓷图谱》等86幅精美茶室器物图)
》
售價:HK$
65.0
《
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
》
售價:HK$
72.8
《
淡水鱼类营养生理与饲料
》
售價:HK$
333.8
《
人体结构绘画重点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关隘长期处于社会的聚焦点上。战乱时期,关隘是主要战场,战事频发,英雄辈出,关隘生活充满血雨腥风。在和平年代,关口交易活跃,关市繁荣,促进了区域经济……
《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作者常生荣是“古代军事工程纪实丛书”之一,对中国古代名关的基本情况、社会功能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解说,强调了关隘在中国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
內容簡介: |
《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作者常生荣对中国古代名关的基本情况、社会功能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解说,强调了关隘在中国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按照朝代的更迭顺序,《兵家要地中国名关新考》详细解说了关隘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作用,讲述了关隘与题家军事战略、武器装备,经济文化的关系,全书脉络清晰,论点论据充分,图文并茂,是一部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军事参考价值的图书。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关隘概述
第一节 关隘的本质与结构
第二节 关隘的功能
第三节 关隘的历史
第四节 关隘与战争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兵器与装备
第二节 先秦防御与关隘建设
第三节 战争发展与关隘分布
第三章 秦朝关隘
第一节 秦朝的政治与军事形势
第二节 秦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秦朝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四节 道路工程与关隘兴废
第四章 西汉关隘
第一节 西汉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西汉军队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西汉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五章 东汉关隘
第一节 东汉初期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东汉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东汉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关隘
第二节 两晋时期的关隘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关隘
第七章 隋唐时期的关隘
第一节 隋唐政权建立后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隋唐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隋唐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四节 隋唐名关及关塞文化
第八章 宋朝关隘
第一节 宋朝的形势与军事任务
第二节 宋朝的军事力量及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宋朝的军事战略与关隘建设
第九章 明朝关隘
第一节 明朝的形势与关隘建设
第二节 明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明朝长城关隘的功能
第十章 清朝关隘
第一节 清朝的关隘建设
第二节 清朝的兵器与装备
第三节 清朝关隘的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东汉政权灭亡后,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分裂与战争时期。从公元190年到公元589年的400年中,在中原及周边地区先后产生过数十个政权。不同政权为争夺领土,不断进行战争。为了充分利用地形,掌握战争主动,各政权在确立政治中心后,就根据地势和地形特点,建城筑塞,防御敌人,建立根基。在这种条件下,旧有关塞获得重新利用,新的关塞也随之建立。
一三国互防关隘。东汉灭亡,豪强争立。中原进人大分裂、大战乱时期。到赤壁大战结束后,北方的曹魏政权、江南的孙吴政权、巴蜀的刘汉政权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相互之间谁也没有力量消灭对手,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史称三国。三国之中,魏国控制着黄河南北及四川、湖北部分地区;蜀国控制着四川、湖北部分地区及贵州、云南等地;吴国控制着长江沿岸及东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三个政权为了防止被其他政权消灭,充分利用有利地势,加强关隘建设。
偏安东南的孙吴政权,没有北伐中原、统一中国的雄心,一心自保为安。主要依托长江天险防御曹魏政权的进攻,在自己控制地域加强了关隘、渡口建设。如充分利用如今安徽境内的昭关,控制水上关塞夏口。寓居巴蜀、控制西南的蜀汉政权,在政治上打出的旗帜是“恢复汉室”,企图以此维持政权,所以,时常出兵征讨。但由于力量有限.不得不攻防兼顾。在诸葛亮执政期间,虽然有“六出祁山”对曹魏主动进攻之举,但也同时加强了关塞建设。如沿大江加强瞿塘关建设,以防御来自东吴的进攻;在川陕交接地带,加强剑门关、白马关建设,严密控制人蜀通道。曹魏政权是三国之中力量最强、政治目标最明确的政权,曹氏集团一直怀有消灭割据、统一中原的意志,但限于力量不及,不得不在加强进攻的同时,做必要的防范。为了保护政治中心并在与东吴、蜀汉政权的军事斗争中掌握主动,也对周边关塞进行了建设。如在南部加强了金堤关控制,在西部加强大散关控制。特别是在与蜀汉政权争夺汉中的斗争中,更是积极利用川蜀一带的险要地势,建设了米仓关、阳平关、白水关、大震关等关隘。
二晋朝关隘。晋朝消灭蜀汉和东吴政权后,统一了黄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原来魏、蜀、吴三国相互防御的关隘一度丧失了功能。但晋朝统治集团是一个门阀、贵族势力的组合,统治集团奢侈腐朽,藩王拥兵自重,各类矛盾异常尖锐。政权建立不久,就陷入争权夺利的武装纷争,并演变为大范围的割据战争。战争与地形是紧密相连的,任何有头脑的军事家,都懂得充分利用地形。不管是藩王拥兵擅权,还是各类势力独立,都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充分利用关塞。于是,在晋朝初期一度被废弃的关隘,很快又被恢复起来。
西晋政权为了保卫政治中心,在洛阳北部恢复了旧轵关的建筑.在南方的沈丘加强了项关建设,在正南方向加强了武胜关建设。
东晋时期社会动乱加剧,各割据势力无不重视关隘作用。东晋政权也曾试图收复被割据势力占据的土地,如晋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名将桓温攻破尧关,进军灞上,威胁长安;晋将司马勋出子午谷在今陕西宁强县夹击长安;凉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使秦主苻坚大为紧张,派出太子率军
5万在尧关拒守,双方在尧关展开了拉锯战。可见关隘在东晋时期为各政权所重视。
三南北朝时期的关隘。南北朝时期,各政权武力争夺土地更加频繁.战争更加激烈,关隘的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代更突出。围绕关隘进行的战争更激烈,各政权对关隘也更加重视。如仅信阳一带的“义阳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就曾经发生过多次争夺战。当时争夺三关的是南朝的梁政权和北朝的魏政权。常常是“今年为梁所占,明年又为魏所夺。”
“公元504年9月,梁将蔡灵恩在义阳被魏围困,被迫降魏,‘三关’守将皆弃关南逃,‘三关’归魏。公元508年,魏‘三关’守将降梁,‘三关’
复为梁有。公元509年,魏中山王拓拔英又率军夺回‘三关’,使其再次归魏。”。
四、隋唐时代的关隘
隋唐时期,中原由战乱逐步走向和平与统一。被割裂的土地和人群又逐渐融合到一个政权之下。割据和战乱环境下修筑的关隘,有些成为统一和发展的障碍,有些还具有维护区域稳定、控制人口流动的作用。那些成为障碍的关隘被废弃或拆毁,那些具有军事和政治价值的关隘被保留下来。另外,根据防御游牧民族侵扰的需要,隋唐两朝都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加固或新修筑了一些关隘。
一被废弃的关隘。隋唐政权都是在战胜分裂、消灭割据之后巩固发展起来的。政权建立之初,统治者非常痛恨分裂和战乱。为了防止割据势力滋生和做大,在政权建立之后,两朝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在政治上加强集权并把军队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外,还对有利于割据势力存在的关塞等设施进行了改造。
隋朝统治者为了打过长江,建立统一政权,把长江北岸的关隘、障碍全部清除。如作为江汉屏障的“义阳三关”,江淮之间的重要关口——昭关等尽皆拆毁。
唐政权建立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物资交流,不仅把分裂和割据年代内地建设的关隘大都拆毁,还在一些地区开山劈石,修筑道路。如为了保障南北畅通,对以武胜关为重要关口的“义阳三关”,不仅拆毁,还拓宽通关道路。对于“岭南第一关”——梅关,则是拆关拓路。后来成为大唐丞相的张九龄开大庾岭,垂直开山十丈余,拓宽路面一丈余。
二修复和加强的关隘。隋唐两朝,均以长安和洛阳为政治中心,保留了两汉以来为保卫关中和洛阳而修筑的关隘。如保卫关中平原的萧关、大散关、武关和函谷关,作为长安的外围屏障,不仅修筑加固,且派军驻守。洛阳外围的“八关”均被保留。
隋朝在政权建立初期腹背受敌,北方有突厥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南方有分裂割据的陈朝。为了减轻军事压力,集中力量消灭江南陈朝,隋政权在北方修复了秦汉长城。在修筑长城的同时,也修复了长城沿线的关隘。
据载,重点加强了雁门关、萧关、楼烦关、石岭关、居庸关等关口建设。
P24-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