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HK$
88.5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HK$
69.4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HK$
55.8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HK$
111.8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HK$
91.8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HK$
72.8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HK$
88.5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这是无道的乱世,也是英雄的时代
这是污浊的泥沼,也是清流的源泉
这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黯淡的岁月
这是孝廉的坟墓,也是豪强的盛宴
是治世能臣,还是乱世奸雄
是青云直上,还是黄泉永坠
秋风萧瑟今又是,东临碣石有遗篇
时之圣者,时之凶者
——黑白曹操
|
內容簡介: |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历史形象,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面孔。从一个制造灭门惨案、屠杀无辜百姓的刽子手,到一个改革法制弊端、实行名法之治的立法者。法学家、立法者、刽子手、犯罪分子,哪一个是更为真实的曹操?他为何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选贤用能的标准又是什么?是何种重要因素帮他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威震天下?赤壁大败后又引发了他怎样的人生体悟?《黑白曹操》带您一一解密。
|
關於作者: |
秦涛,江苏常州人氏。少好文史,小学二年级通读《三国演义》及《新华字典》,至今引以为傲;长而偏科,遂负笈西南攻读博士,常以杂而不博为恨事。嗜书成癖,闲来练笔卖字,刚够买书之用,不亦快哉!2012年起担任央视《法律讲堂》(文史版)主讲人,每自以为“说的比唱的好听”,时人未之许也。
已出版作品有:《老谋子司马懿》(畅销20万册)《别笑!这才是中国法律史》、《历史上的不倒翁》等。
|
目錄:
|
第·一·讲·乱世顽童
因缘际会,成了宦官之家的宠儿
读书,不走寻常路
游侠,勇敢者的游戏
第·二·讲·党锢之祸
在名人面前,你不过是个人名
象牙塔外,是流血的仕途
直捣黄龙,给天子写信
第·三·讲·站队入仕
失败,也可以是一种成功
通缉犯和绑架终结者
乱世之奸雄,鉴定完毕
孝廉的背后,是金钱和权力
第·四·讲·棒杀权贵
司马防软硬不吃
给我打,打死他
当官,讲究的是自我包装
三起三落,这才刚开始
第·五·讲·三起三落
反贪,流的是清官的血
避无可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曹操又回来了
第·六·讲·真假捉放曹
史上第一馊主意
灭门惨案的三个版本
迟到一千八百年的真相
一刀两断,开始新的生命
第·七·讲·徐州复仇记
同床异梦不如分道扬镳
屠刀下的结仇与复仇
失误成就了对手,逼反了队友
第·八·讲·挟天子
啃骨头的落魄皇帝
挟天子,抢的其实并不是天子
避免低级错误,不给对手以机会
第·九·讲·衣带诏
傀儡皇帝的绝地反击
排除定时炸弹再动手
斩尽杀绝,决不给对手留后路
第·十·讲·官渡斗法
为了天下,好友反目成仇
关羽叛逃事件
官渡之战的“鬼手”
斗智斗勇,胜败绝非偶然
玩转法律的玄机
第十一讲·孔融之死
孔融其人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是个文人
杀知识分子,是个技术活儿
以理杀人,杀人的最高境界
第十二讲·名法之治
“法律一本通”创造奇迹
“割发代首”背后的秘密
扫除历史垃圾,轻装上阵
第十三讲·求才三令
恐怖的二十四孝
不仁不孝?我看就是人才
招聘也可以是行为艺术
第十四讲·诸子夺嫡
曹操离婚的那点事儿
天才薄命,普通人才有机会
曹丕PK曹植
第十五讲·尘埃落定
聪明人面前,无谋胜有谋
曹植的秘密
杨修之死
第十六讲·身后谜团
宁患绝症,绝不受人摆布
曹操墓位置揭秘
曹操的七十二张面孔
后记
附录:本书大事记
|
內容試閱:
|
第三讲站队入仕
东汉末年的一个深夜,一座深宅大院里闪动着一个黑影,这个黑影就是未满二十岁的曹操,他正企图实施一起刺杀行动。那么,他要刺杀的人是谁?这次刺杀行动将给出身宦官之家的曹操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而这次刺杀行动之后,青年曹操又是凭借什么顺利步入仕途的呢?
失败,也可以是一种成功
上一讲我们讲到,经过两次党锢之祸,士人和宦官之间早已经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他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上书当今天子汉灵帝,指责宦官制造冤案,为党锢之祸平反。但是呢,汉灵帝作为一代昏君,没有采纳。
这次上书失败,给曹操留下了一个深刻教训。要想反对宦官,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曹操决定采取实际行动。那么怎么样行动,才能够铲除这么多的宦官呢?俗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宦官中的罪魁祸首消灭了,树倒猢狲散,剩下的小宦官就很容易各个击破。所以曹操决定凭借一身好武艺,策划一次暗杀活动,暗杀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宦官头子。
那么,暗杀哪一个宦官,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庞大的宦官集团轰然倒塌呢?
毫无疑问,东汉末年第一大宦官——张让。
前面咱们讲过了,张让是《后汉书?宦者列传》排名的“十常侍”之首,汉灵帝也经常说:“张常侍是我公。”张让是我爸爸。咱们都知道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权势滔天,那也只不过是一个九千岁,比起万岁来名义上还是要低一等,差了那么一千岁。张让呢,万岁爷都说了张让是他爸爸,那俨然就是个太上皇。
张让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东汉末年第一大宦官,安全保卫工作那肯定是做得相当好。要想刺杀他,谈何容易?但是曹操不怕。曹操一来是年少轻狂、初生牛犊不怕虎,二来是仗着一身好武艺,艺高人胆大。《三国志》注引晋朝人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这次暗杀活动,使用的武器是手戟。手戟,是一种近身格斗的武器,前面有个刺尖,旁边有个突出来的刃,既可以用刺尖刺人,也可以用刃斫人,杀伤力很强。而且手戟还有一个好处,手戟是一种短兵器,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是居家旅游、杀人灭口,必备神器。曹操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偷偷地携带着手戟,神不知鬼不觉,随风潜入夜,来到了张让的家里面,潜到张让的卧室门前,寻找机会下手。
没想到这个张让平时估计是被刺杀惯了,老遇到刺客,被刺杀的经验很丰富,都练得跟刺客有心灵感应了,一下子就发现了曹操的存在,大喊有刺客。张让这么一喊,他家里的什么家丁啊保镖啊护院啊,全都出来了。曹操一看情况不妙,这一次暗杀活动要泡汤,没关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先跑了再说。所以曹操就挥舞他那个手戟,杀开一条血路,来到院子里,施展轻功,一纵身,翻越围墙,飘然而去,安全逃离。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叫《侠客行》,里面有这么两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曹操这一次刺杀张让,虽然没有能够做到“十步杀一人”,让张让血溅当场,但是做到了千里不留行,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正是他武艺高强的一个体现。
到此为止,我们似乎可以说,上书皇帝和刺杀张让,这两次行动全都失败了。上书皇帝,灵帝不能用,失败。刺杀张让呢,张府一日游,曹操虽然活着回来了,但是张让不也没死吗,失败。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其实这两次行动都达到了曹操既定的目标,都成功了。在曹操看来,这两件事情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无论是为党锢之祸平反还是刺杀张让,这两件事情本身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曹操真正的目的在于:
第一,自我炒作,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二,表明立场,我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绝对不会和宦官同流合污。恰恰相反,我还要杀死宦官。这就表明了一个立场。
事实表明,曹操的目的都达到了,他成功了。
正如曹操预料的一样,他的两次行动,犹如给自己打的两个广告,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一些以往避他唯恐不及的士大夫们这时也纷纷主动提出要为他代言。那么,这些士大夫到底是如何评价曹操的?他们的评价又给予一心想步入主流社会的曹操以怎样积极的影响呢?
通缉犯和绑架终结者
曹操自己给自己打的这两个广告果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很多以前对曹操很不屑的明星,现在主动跑过来给曹操做代言了。
第一个明星,名士何颙。
何颙是党锢之祸中的一个党人,是宦官黑名单上的通缉要犯,也是太学生心中的偶像。何颙对曹操的评价是:“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何颙传》)大汉王朝要灭亡了,我们这些党人曾经做过努力,试图去挽救它的灭亡,结果没拯救得了,失败了,大汉王朝还是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那么将来谁能够安定天下呢?你曹操就是不二人选。从后面事态的发展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预言。
第二个明星来头就更大了,太尉桥玄。
桥玄是东汉时期的绑架犯罪终结者。什么意思呢?桥玄的小儿子,在十岁的时候,被三个绑匪绑架了,要桥玄拿钱赎人。这事情闹得很大,当时把什么警察呀军队呀全惊动了,一窝蜂全出动了,把罪犯团团包围,结果一看人家手里有人质,桥老爷子的公子,都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拿着喇叭在这边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桥玄说:“怎么能因为我儿子,放纵了犯罪分子呢?”他催促大家立刻进攻绑匪:不要管我儿子的生死安危,先打死绑匪再说。结果一场混战下来可想而知,三个绑匪都被绳之以法,而桥玄的儿子也当然被撕票了。桥玄趁机上书天子,请求修改法律:
第一,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拿钱赎人;
第二,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考虑人质的安全,以惩治犯罪、消灭罪犯为第一要务。
据说这条法律通过以后,再也没有谁敢冒着生命危险,来做这种没有任何好处可图的犯罪了。绑架,这样一种犯罪形式,也就在东汉王朝彻底地销声匿迹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桥玄这个人,具有非常浓厚的法家色彩。所以虽然当时桥玄已经六十多岁了,曹操才十几岁,但是他对同样具有法家色彩的曹操非常欣赏,两个人结成了忘年之交。桥玄预见到天下即将大乱,而曹操肯定是平定天下的那个人,所以把妻儿老小都托付给了曹操:将来我年老死了以后,你就帮我照顾我的小孩。
黑白曹操WORD版(节选)
提起曹操,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那个煮酒论英雄、豪气冲天的曹操,或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阴险毒辣的曹操。然而却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儿时的曹操。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年少的他从事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不法活动?而他迥异的童年生活又对他的一生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第一讲 乱世顽童
提起曹操,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那个煮酒论英雄、豪气冲天的曹操,或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阴险毒辣的曹操。然而却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儿时的曹操。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年少的他从事着怎样鲜为人知的不法活动?而他迥异的童年生活又对他的一生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因缘际会,成了宦官之家的宠儿
曹操,对于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说曹操最熟悉呢?三国以来,一千八百多年,经过正史野史、小说戏曲、电影电视剧甚至于游戏漫画,曹操的形象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熟得不能再熟了。
那为什么又说曹操是陌生人呢?这里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曹操是谁?大家所熟悉的曹操,是作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曹操。但是还有另一个曹操,您也许不知道,这就是作为法学家的曹操,作为立法者的曹操,作为法官的曹操,作为刽子手的曹操,作为犯罪分子的曹操,作为一个传统法文化符号的曹操。从这一点上来讲,曹操的身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二个问题:曹操做了什么?曹操一辈子打了很多仗,进行了很多政治斗争,害死了很多人,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这个是大家熟悉的。但是,从法律文化的角度来讲,汉末三国的时候有一次重大的变革。思想上,当时儒家定于一尊,一统天下的局面被瓦解,思想界重新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新思潮、新流派风起云涌;从制度上来看,汉朝法律体系杂乱无章的这一根本性弊端得到了改变,中国从此以后有了系统的、简明的、统一的基本法典。这样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变革的开启者,正是曹操。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的功劳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曹操?二十年前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年少无知,曾经提出过这么一个问题:“曹操到底是一个好人呢,还是一个坏人?”我想,读过三国、和我曾经有过同样疑问的人,可能不在少数。曹操这个人太复杂了,他游走于正义和邪恶的临界点上,挑战着人们一般的道德伦理观念。在曹操的身上,“好人”和“坏人”这样简单的道德标签通通失效。所以,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再来给曹操发一张好人卡,“你是好人”,或者把曹操的大白脸抹黑,“我黑你”,这都没有意义。曹操死了一千多年了,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曹操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要反思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千多年来,同样是这样一个曹操,却一会儿被我们捧上了天,一会儿又被我们踩下了地?为什么这一千多年来,中国人始终执着于对曹操进行道德上的评价和苛求?曹操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曹操的评价者——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要想解开以上的这种种问题、种种疑团,我们的故事开始于公元155年,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在当时沛国的谯县——也就是今天安徽亳州境内,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个小男孩,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东汉末年历史舞台的男一号,各种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这个人名叫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曹操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曹操的家族,可以概括为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官宦之家。
《三国志》
西晋人陈寿撰写的著作,上起汉末,下迄晋初,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后被列入“二十四史”,是了解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书,也是关于这一时期的唯一一部正史。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的远祖是汉朝的开国元勋——相国曹参,不可谓不显赫。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朝的中常侍、大长秋、五朝元老。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军事统帅。至于他们家做过什么太守的、校尉的,数都数不过来。所以说,曹家是不折不扣的官宦之家。
那么曹家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把官宦之家倒过来——宦官之家。
中常侍
汉代皇帝身边的近臣,从东汉开始指定由宦官担任,秩比二千石,是汉代宦官可以担任的最高官职。东汉末年,中常侍员数增加到十二人。居此位者往往权倾朝野,这个官职对东汉末年政权走向衰亡起到过较大的影响。
曹操家族,谁是宦官?曹操的爷爷,准确来讲是曹操的干爷爷——曹腾。曹腾早在曹操出生之前四十年,就已经净身入宫做了一名小太监。这曹腾小小年纪他干什么不好,干什么没出息,他非得去选择太监这样一份职业呢?一来可能是因为家里比较穷,实在揭不开锅了,没活路,你干脆去做太监吧,还能养活自己。二来在东汉王朝来讲,太监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东汉的皇帝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寿命短。平均寿命二十多岁,忒短了。皇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太小,根本没有能力处理朝政,就只好把朝政委托给他的监护人来掌管。谁呢?外戚。所谓外戚,就是皇帝的娘家亲戚,像什么外公、舅舅,这些都是外戚。后来皇帝长大了,找外戚,说:您把政权还给我吧,我现在成年了,我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了。这吃进嘴里的肉谁肯吐出来啊?外戚不给。不给怎么办?抢吧。皇帝平时跟黄花大闺女似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个时候要想推翻外戚夺回政权,唯一的选择就是求助于身边最亲近的人——宦官。
但是谁曾料到,宦官帮助皇帝夺回政权以后,比外戚还要专横跋扈,还不如外戚呢,好歹外戚还是正常人,而宦官基本上都心理变态。皇上没办法,再来找外戚:我知道错了,您帮我推翻宦官吧,毕竟咱们自己人,是自己亲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就这样,整个东汉王朝不是外戚压倒宦官,就是宦官推翻外戚,外戚和宦官互相夺权、轮流执政。皇帝呢,只好穿着龙袍跑龙套,晾在一边看热闹。所以我们说,东汉的宦官,势力非常大。
更何况,这曹腾还不是一名普通的宦官,他是一名资深宦官。曹腾早在汉安帝时期入宫,经历了安、顺、冲、质、桓五朝,官做到中常侍、大长秋——这是当时宦官能够做到的最大的官,封费亭侯——还封了侯了。联想到西汉的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出生入死打了一辈子仗都没能封上侯,而曹腾区区一个宦官,什么事儿都没干就封了侯,令人不胜感慨。
李广
西汉时期对匈奴作战的一代名将,主要活跃于汉武帝时期,骑射技术高超,匈奴人畏称为“汉之飞将军”。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战斗七十余次,却命途多舛,未能封侯,引为终身遗憾。
曹腾身为一名资深宦官、带头大哥,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唯一的缺憾,也就是宦官们共同的遗憾,没有儿子。怎么办?汉顺帝时期的一条法令为曹腾打开了方便之门:“听中官得以养子为后,世袭封爵。”(《后汉书?顺帝纪》)收养一个干儿子做你的政治遗产的继承人,将来你死了以后,你的政治遗产,比如侯爷的爵位,由你的干儿子来继承。根据这条法律,曹腾依法收养了一个干儿子,这个人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所以总的来讲,曹操家族很富裕、很有权势,同时我们又可以说曹操出身卑微,门第不高。东汉末年,人们的门第观念很重,评价一个人身份如何,不光是看你官做得大不大、钱多不多,还得看你出身如何,你父母、祖宗是干什么的。所以门第这个东西,金不换,不是金钱和权力可以换来的,曹操出身宦官之家,被当时人所看不起,名声很臭,所以说他出身卑微。
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对曹操的性格影响很大:因为曹家有钱有权却名声不好,所以曹操崇尚实用主义,在他看来名声神马的都是浮云,金钱和权力才是硬道理;因为曹腾、曹嵩做官走的都不是正路,而是歪门邪道,所以曹操从小耳濡目染,反应就特别快,足智多谋;因为出身卑微,所以曹操从小缺乏安全感,反映到性格上就是疑心很重,心机很深,甚至于很残暴。总之,曹操后来的性格往往可以从他的家庭环境中找到形成的因素。
一代枭雄曹操竟然是宦官之后,我们很难猜想这样的身份会给儿时的曹操带来怎样的心理阴影。但是优越的家境无疑给曹操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那么曹操小时候受到了些什么教育?他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吗?又是怎样独特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同寻常的性格特征?
读书,不走寻常路
那么曹操在少年时代又有哪些独特的经历呢?咱们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有这么三件事情值得一说:第一,少年曹操在大量阅读法家的书籍,学习法家的理论;第二,少年曹操在从事一项当时非常流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第三,少年曹操成为了一起谋杀案的被害人。
先看第一点。东汉时期的儿童,都学些什么呢?东汉末年的一部文献《四民月令》记载,贵族子弟,九岁上小学,十四岁小学毕业,和咱们今天差不多。小学课程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学习《急就章》《三仓》,这是语文;《九九》,这是数学;《六甲》《五方》,这是天文地理的基本常识。高级班学习《孝经》《论语》这些浅显易懂的儒家经典。小学毕业,没有什么初中高中,十五岁直接进太学学习。太学里面学什么呢?《诗》《书》《礼》《易》《春秋》,还是儒家经典。
《急就章》
相传是由西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游创作的一本启蒙识字课本。今本全书2144字,字字无重复,涵盖了当时常用的单字,是世界历史上现存最早的识字课本。
这就是当时贵族的情况,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儒家人才。曹家的情况就比较特殊,爷爷是宦官,爹是暴发户,都没什么文化,哪懂什么叫儒家什么是法家,反正小孩嘛,就应该让他多看书呗。所以曹操从小读书没有局限于课本,读书无禁区,什么书都看,什么诸子百家、兵书战策、史书杂传,什么都读。在这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里面,与他的性格和天性相适应、曹操最喜欢的是法家和兵家。
《三国志?武帝纪》说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申,申不害,商,商鞅——这两个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韩信,白,白起,这两个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这正是曹操喜好法家和兵家的佐证。《三国志?武帝纪》说曹操“少机警,有权数”,
从小就很机灵,懂得权变之术。这就充分说明了曹操从小喜欢法家和兵家的法术权谋,和当时作为主流的儒家士大夫不一样。
那么曹操是怎么个“少机警,有权数”法呢?咱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说少年曹操不务正业,而他每次一干坏事,他的叔叔就找他爸曹嵩打小报告。曹操对此怀恨在心,觉得我要想个办法怎么治你一下。有一天,他看到叔叔远远地走过来了,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一个办法,“啊”的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搐。他叔叔一看这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过来一问:“阿瞒你这是怎么了?”曹操说:“我很有可能是中风了。”他叔叔赶紧说:“你在这儿别动,我去找你爸来救你。”一路跑到他爸曹嵩那儿说:“大哥!大事不好了!阿瞒中风了,你快去看看吧。”曹嵩听到这个消息心急火燎地跑到现场一看,曹操脸色红润,表情淡定,什么事情都没有。曹嵩觉得很奇怪问:“你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吗,你这唱的哪出啊?”曹操一脸无辜:“没有啊。”然后故作恍然大悟状:“哦!我知道了!很有可能是这样,叔叔平时老看不惯我,这个我是知道的,所以他经常说我坏话,这个我都习惯了,您别往心里去。”
曹嵩一听也恍然大悟:难怪在你嘴里听不到我儿子半句好话,原来是这个原因!从此以后,曹操再做什么坏事,他叔叔再打小报告,曹嵩一概不相信。曹操也就更加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么一个老故事里面提取出两个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曹操小小年纪就对法家和兵家的权谋法术掌握得这么炉火纯青?他叔叔作为一个成年人连个小孩儿都斗不过,什么道理?答案其实前面已经讲过了,正是因为曹操从小喜欢阅读这方面的书,这和他的阅读范围是分不开的。第二个问题,曹操小时候究竟干了什么坏事儿,为什么他叔叔成天跟他过不去呢?答:曹操在从事一项当时非常流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游侠。
宦官的家庭出身,并没有影响到曹操的成长。史书上记载,曹操小时候好武艺,有着通常少年都有的游侠梦想。在武侠的世界里,所谓“侠”似乎就是行侠仗义之人,然而,曹操所扮演的游侠在当时却是一种犯罪行为,那么在古代从事游侠为什么会是犯罪?曹操在从事游侠期间又做了哪些荒唐事呢?
游侠,勇敢者的游戏
咱们今天很多小孩儿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心理很叛逆,喜欢看武侠小说。曹操那时候没有武侠小说看,他是亲自去做一名侠客。所谓武侠,自古以来武和侠是分不开的。你做侠客,得有武艺啊,曹操的武艺就很高强,《三国志》注引《魏书》说曹操能够“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不怕曹操的,看到曹操来全跑了。
做一名游侠,不光得有武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还得有游侠精神。什么是游侠精神呢?用咱们今天的一个法律术语来讲,所谓游侠精神就是:你对于他人遇到的困难,要勇于进行私力救济,即使触犯国家法律,那也在所不惜。但是这样一来,法律的权威就受到了挑战。正因为如此,所以《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游侠严重地挑战了国家法律的权威,在历朝历代都会成为法律严厉打击的对象。比如西汉最著名的游侠郭解,就以大逆不道之罪被处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法律已经不管用了,所以很多我们很熟悉的三国著名人物,像刘备、关羽、吕布、孙坚等,早年间都做过游侠。曹操也不例外。但是东汉末年的游侠,已经很少有古典意义上的游侠精神了,很多人都只不过是打着游侠的幌子,进行暴力犯罪。曹操就是一个典型。曹操当时正处于青春期,非常叛逆,而且他当时不是一个人作案,而是经常和另外一个人一块儿搞团伙作案。这个人,就是曹操少年时代的好朋友,青年时代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年时代最强大的对手。他的名字,叫袁绍。
郭解
活跃于汉武帝时期的“关东大侠”,依仗强大的武力为人评判是非曲直,在当时很有公信力。武帝时,有个儒生说郭解坏话,郭解的一个手下把儒生断舌、杀死。尽管郭解对此并不知情,但还是被朝廷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
三公
汉代职衔最高的三位高官的统称,在西汉指丞相、御史大夫(大司空)、太尉(大司马),在东汉指司徒、司空、太尉。
袁绍的出身和曹操不一样。老袁家连续四代人,出了五个三公级别的大官,这叫“四世三公”,家世非常显赫。所以说袁家是东汉时期源远流长的名门望族,袁绍是根正苗红的士族子弟,身份非常高贵。曹操这种小暴发户,根本没法比。虽然袁绍和曹操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但是为了同一种不良爱好走到一起来了。
根据《世说新语?假谲篇》的记载,曹操年轻的时候,和袁绍一起“好为游侠”。有一天傍晚,他们经过一个大户人家,看到这户人家正在办喜事,新娘已经入了洞房,新郎正在外面招待客人。两个人一合计,一个邪恶的犯罪计划就诞生了。袁绍首先跑到院子里扯着嗓子大喊一声:“捉贼啊!”这一大院子的人全都傻乎乎地冲着袁绍指点的方向跑出去抓那个所谓的贼去了,只剩下新娘独守空房。说时迟那时快,曹操抓住这个空当,一个箭步冲进洞房,一手拿刀一手劫持了新娘就往外跑。袁绍一看曹操得手,那我也别愣着了,连忙兵合一处,一起逃跑。
一个是未来的曹丞相,曹魏帝国的奠基人;一个是未来的袁大将军,东汉末年最强大的军阀,这可以说是史上阵容最豪华的犯罪团伙了吧。我要是这个新娘,就乖乖让他们两个劫了得了,下半辈子跟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但是这个新娘哪里知道这两个人是谁啊,反正看我年轻貌美就来劫持我,那估计都不是什么好人吧,所以就大喊救命,安插上现代的台词应该是这么喊的:“救命啊!非礼啊!”
新娘这么一喊,刚才傻乎乎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的这些新娘的家人,这个时候就有目标地追了过来,尾随而至。眼看追兵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就是考验犯罪者心理素质的时候了,袁绍的心理素质明显不够过硬,慌不择路,心里面一慌,脚底下一滑,“咵喳”一下就摔进了路边的荆棘丛里面,动弹不得,只好连喊:“孟德救我!”
曹操这个时候一手拉着新娘,一手拿着刀,正在跑路,哪里腾得出手来救你,而且他也不想浪费这时间。所以曹操灵机一动,指着袁绍,冲着那些追兵大喊一声:“贼在这里!”把袁绍给吓的呀,在受到巨大惊吓刺激之下,人体的潜能被激活,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之下,做出了平时所不可能做出的动作。简单来讲,就是袁绍从这个荆棘丛里面一跃而出脱离了危险,然后两个人就一块儿跑了。
可能大家很关心,这个新娘被曹操和袁绍这么两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劫回去以后,她的命运如何呀?很遗憾,这个《世说新语》上面没有交代,此处删节很多字。《世说新语》有记载的是,袁绍回去以后越想越生气,诚然你是利用心理学上的原理救了我,但是我还是觉得你有捉弄人的嫌疑,你完全可以拉我一把嘛,你何必搞得我这么狼狈呢?所以袁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雇了一个刺客来刺杀曹操。
这天晚上,曹操正躺在床上睡觉呢。突然听到窗外“嗖”的一声响,曹操非常警觉,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道银光直飞进来,“当”的一声响,一把飞刀稳稳地扎在了身下的床腿之上,嗡嗡直颤。曹操吓出了一身冷汗:这谁啊!搞这种恶作剧?这要再高上那么几公分,我不死也得重伤啊!但是曹操不愧是曹操,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分析:刚才这个刺客偷袭失手,那么肯定还要来第二次。第一次既然打低了,第二次肯定会往高了打。想到这儿,曹操把整个人贴在床上,一动不动。果然,窗外那个“小李飞刀”又出手了,“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嗖”的一声,一把飞刀擦着曹操的鼻尖飞过,“当”的一声,稳稳地扎在柱子上。曹操逃过一劫。
以上两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那么《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这两个故事可靠吗?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一部故事集,距离东汉末年大概两百多年,不算太远。所以说这个《世说新语》里面的故事不是完全胡编乱造的,而是口耳相传,渊源有自,源于历史,高于历史,不排除有一定艺术加工的成分,经过后人加工,但也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就在于:第一,符合《三国志》对少年曹操的评价:“少机警,有权数”,说明曹操的确从小就非常喜欢法家和兵家的权谋法术,并且掌握得非常好;第二,符合《三国志》对于少年曹操的描写:“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说明曹操从小就在从事一些非常轻微的、当时非常流行的违法犯罪活动。而这样一些细节,我们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里面是找不着的,只能去《世说新语》这样的书里面寻求一点蛛丝马迹。
那么了解了曹操小时候的情况,再结合他后来辉煌而复杂的人生,我觉得可以提炼这样两点认识:
第一,我觉得关注一个历史人物造就的原因,既要关注“大历史”,也要关注“小历史”。
什么叫大历史呢?我们常常说: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势,才能造就曹操这样一个英雄。换一个时代,也许可以出秦始皇,可以出汉武帝,可以出唐宗宋祖,但肯定不是曹操。那么什么叫小历史呢?比如说家庭环境。对一个小孩儿来讲,他是不懂什么天下大势、历史趋势的,对他来讲,家庭就是整个世界。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就至关重要了。在同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下,为什么各人的际遇如此不同?因为有的人出生在落魄的皇族,有的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有的人四世三公,有的人五代贫农。而曹操出生在官宦之家、宦官之家,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小历史。
第二,我觉得历史的发展,无论是大到一个文明还是小到一个个人,都有一个“后发优势”的规律在里面起作用。
什么叫“后发优势”呢?简单来讲,一个人也好,国家也好,文明也好,在前一个历史阶段是成功的、富足的、领先的,到了历史的转型期,下一个历史阶段,往往就会落后、挨打;而在下一个历史阶段领先的呢,往往是在上一个历史阶段贫困的、落后的、混不下去没有活路的。用《周易?系辞》里面的一句话来讲,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其实这句话还可以继续说下去,补充完整:“久则穷,穷则变……”这就是历史的一个“后发优势”。掌握了这个规律,那么暂时领先的,你要居安思危;暂时被生活给欺骗了的,你要积蓄力量,随时把握时机,超到前面去。
《周易》
《周易》是中国现存的时代最早的古书之一,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周易》六十四卦,其实体现了中国古人试图建立一个可以无限模糊、也可以无限精确的模型,来掌握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从而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想法。
具体到曹操来看。少年曹操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完美无缺的大英雄、大人物,而只不过是一个偷鸡摸狗、调皮捣蛋、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这么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谁能想到他会成功呢?但是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旦乱世来临,平时那些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权势人物、大人物往往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巨变,率先被时代所淘汰。而恰恰是曹操这种小人物,可以抓住时代所赐予的机遇,迅速适应时代的剧变,从而成就自我。
当然,这个是后话。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就这么过去了,曹操长到了十五岁,迎来了新的生活。《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时期“命成童以上入太学”。所谓成童,就是十五岁以上的少年,可以进入太学学习了。那么曹操有没有进太学呢?《世说新语》注引《续汉书》记载,曹操曾经“为诸生”。诸生,就是太学生。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曹操应该是上过太学的。
曹操十五岁这一年小学毕业,离开家乡,来到首都洛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太学生。所谓太学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生,但是比今天的大学生要值钱多了,毕竟当时全国只有一所太学。但是在当时的洛阳等待曹操的,并不是单纯的象牙塔生活。就在首都洛阳,刚刚发生了一起流血政变,酿成了东汉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政治冤案,并且还在不断地牵连无辜。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党锢之祸”。
那么党锢之祸的真相究竟如何?初来乍到的太学生曹操第一次直面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到底应该挺身而出,为天下苍生振臂一呼,还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请看下一讲:《党锢之祸》。
十五岁的曹操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来到这里,曾经的街头小霸王曹操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几乎变成了过街老鼠。他不但受到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嘲笑、蔑视和孤立,还遭到了社会名流的公开羞辱。这种情况让刚刚走出家门的曹操始料未及。那么,曹操为什么在求学时会有这样的遭遇?这仅仅是因为他生性顽劣、不求上进才遭人厌弃,还是另有原因?
第二讲党锢之祸
十五岁的曹操进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来到这里,曾经的街头小霸王曹操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几乎变成了过街老鼠。他不但受到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嘲笑、蔑视和孤立,还遭到了社会名流的公开羞辱。这种情况让刚刚走出家门的曹操始料未及。那么,曹操为什么在求学时会有这样的遭遇?这仅仅是因为他生性顽劣、不求上进才遭人厌弃,还是另有原因?
在名人面前,你不过是个人名
上一讲我们讲到,曹操十五岁这一年从家乡谯县来到首都洛阳,开始了他的太学生涯。
咱们今天喜欢搞大学排行榜,并且其中名列前茅的往往是欧美的大学。如果在曹操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在当时的世界范围之内,也来搞一个大学排行榜,那么名列第一的高等学府,毫无悬念当然是东汉洛阳的太学。
公元29年,东汉王朝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开国君主刘秀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勒紧裤腰带大力压缩行政预算,裁减官僚机构,斥巨资在首都洛阳皇宫外八里处兴建规模可观的太学。最初,太学生只有几千人。到了曹操生活的时代,太学已经集中了当时东汉王朝第一流的师资力量,经过几轮急剧的扩招,鼎盛时期在校太学生达三万多人,光建筑物——像教学楼、宿舍,就有两百四十栋,接近两千个房间。(《后汉书?儒林传》)
这就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师资力量最雄厚、办学条件最优越的高等学府,世界学子心目中的圣地——伟大的东汉洛阳太学!在这样一所世界最高学府里面读书的太学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在这里根本没有人瞧得上你曹操是谁。
而且更加残酷的是,太学毕业并不包分配。毕业以后任你自生自灭。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举个例子,东汉有个太学生叫孔嵩,太学期间埋头读书,不参加社交活动。这个人还是个贫困生,毕业以后家里没钱给他拉关系走后门,所以到新野县做了一名“街卒”,负责扫大街,维持市容市貌。(见《后汉书?独行列传》)
这样的前途显然不是曹操想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够在三万多个太学生里面脱颖而出、出人头地呢?很简单: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为什么我们强调在东汉时期知名度这么重要呢?
因为东汉还没有标准化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像后世的科举考试这种,没有。当时的选官用人,主要是推荐制度、保送制度,地方政府看中你,觉得你可以,把你往上推荐,从县到郡,层层推荐到中央,最后中央给你派任职务,这个就是当时的推荐制度,历史上称之为“察举制”。察,就是发现人才;举,就是推荐人才。所以在这样一种制度的大环境之下,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并不是太重要,关键是你知名度要高。酒香也怕巷子深,是金子必须自己闪闪发光。要不然谁来推荐你,谁来保送你呢?而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把名头给打响了,那么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去找一个明星来做你的广告代言人。只要这个明星能够说你一句好话,你的知名度“噌噌”地就上去了。
东汉王朝,话语权掌握在儒家手里,所以当时的明星当然不是娱乐圈的明星,而是指儒家的名士。曹操在太学期间就曾经去结交过一个名士。
根据《世说新语》注引《楚国先贤传》记载:当时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名流,名叫宗承,这个人在社会上名气非常之大,很有号召力。所以曹操就决定,我来找这个宗承,跟他套套近乎,将来能让他说我几句好话,那我的名声就跟着一块儿沾光,我就上去了。想得挺美,来到宗承家里面一看,曹操才发现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抱着和曹操同样想法来到宗承家里面的人不计其数,宗承家里面每天是人来人往,宾客盈门,客流量非常之大。你不要说去跟宗承套近乎了,你就算跟他搭一句话,跟他要个签名合个影,这都难。所以曹操只好找了一个角落待下,在这里静候时机,我就不信逮不到一个空当,能够跟你套上一句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等了好半天,终于看到宗承站起来往外走,可能是要去上洗手间。曹操一看机会来了,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屁颠屁颠地就跟了上去,来到了宗承的面前。终于有机会和自己的偶像零距离、面对面直接接触了,曹操心里面那个激动啊,赶紧自报家门:“我是曹操,字孟德,我是沛国谯县人,我爷爷是曹腾,我爹是曹嵩,我非常仰慕您,想和您交个朋友。”边说边伸出手去想要和宗承握手,结果没想到,宗承看都没看他一眼,走了。剩下曹操把手伸在那儿,感到非常的尴尬(魏武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猥积,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
投机不成反遭受了一次羞辱,少年时就号称足智多谋的曹操这次无疑是大大地失算了一把。那么,宗承为何会如此看不起曹操呢?原来,这并不是因为曹操生性顽劣、名声太差,也不是宗承自命清高、目中无人,曹操之所以遭到冷遇,真正的根源却在曹操的爷爷曹腾身上,并且还和之前东汉发生的一起著名政治事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象牙塔外,是流血的仕途
宗承为什么不肯和曹操握手?是不是因为他这个人腕儿太大了,跟曹操这儿摆谱呢?不是。宗承之所以不愿意和曹操握手,乃是因为他是儒家的名士,而曹操是宦官的孙子。而名士和宦官,分属于当时互相敌对的两个政治派别,相互之间形同水火,势不两立。那么名士和宦官之间为什么会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呢?要想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把历史的时针先调回到曹操十一岁的时候,来了解一下当时一起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
咱们前面讲过,在东汉王朝,宦官的势力是非常之大的,他们把持朝政、卖官鬻爵,搞得整个朝廷从上到下乌烟瘴气、一团漆黑。在这天下兴亡的关键时期,作为东汉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就开始发挥作用了。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的这些士大夫们就自发地走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反抗宦官的联盟,他们的领袖人物名叫李膺。
公元165年,李膺被任命为司隶校尉。东汉的行政区划里面,有一个区叫“司隶校尉部”,包括首都及其附近地区,司隶校尉就是这个区的最高长官。司隶校尉的权力非常大,负责首都地区的治安,并且对朝廷百官都有监督之责。
李膺刚刚上任,就接到有人来举报,说野王县令张朔贪赃枉法、鱼肉乡里,并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残杀了一位孕妇,令人发指。野王县是司隶校尉辖区的一个县,离洛阳很近,可以说是天子脚下。这个张朔区区一个野王县令,为什么胆敢在天子脚下如此嚣张跋扈呢?因为他的背后有人撑腰。
张朔的哥哥乃是东汉末年第一大宦官——张让。《后汉书?宦者列传》精心挑选了东汉末年最有权势的十二个大宦官,形成一个组合,给他们起个统称叫作“十常侍”,张让就是这个“十常侍”之首。正是因为有张让在背后给他撑腰,所以张朔才会如此嚣张跋扈。
《后汉书》
南朝刘宋时期史学家范晔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汉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共195年的历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李膺得知此事,拍案震怒,下令给我严查这个张朔。张朔这边也得到风声了,知道李膺这个人不好惹,是一块硬骨头,所以他就索性弃官逃跑,这县令他也不做了,保住性命要紧。他没有往境外跑,反而往首都跑,跑到了他哥哥张让的家里面,躲了起来。躲在什么地方呢?张让家里面有一根大柱子是空心的,张朔就躲进了这根柱子里头。张朔躲得再隐蔽,也逃不过李膺的一对法眼,李膺率领着公差上门,劈开这根大柱子,把这个张朔从里面活生生揪了出来,一路拖回衙门,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弄死了。
张让一看弟弟死了,那还了得,赶紧跑到汉桓帝那儿来告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痛哭流涕,说皇上您可得给奴才做主啊。汉桓帝,按说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但是也实在不好意思昧着良心来包庇张让。这件事情说实话,就是你弟弟太不像话,光天化日杀孕妇,一尸两命,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杀了就杀了,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你们这帮狗奴才,以后做坏事要有点儿技术含量,别搞得这么明目张胆,朕想包庇你们都做不到!就这么给痛骂了一顿,让张让滚了。
回过头来再说李膺。
李膺处死了恶贯满盈的张朔,有力地打击了宦官集团的嚣张气焰,大快人心,他本人也一举成名。当时天底下到处都是他的粉丝,还有统一的口号,叫作:“天下模楷李元礼。”(《后汉书?党锢列传》)李膺字元礼,所以叫他李元礼,说他是天下人的楷模,学习李膺好榜样。人人都以能够和李膺说话为荣,能够和李膺说上一句话,麻雀变凤凰身价百倍。所以和李膺说话,当时人称之为“登龙门”,鲤鱼跳龙门了,身价都不一样了(后进之士,有开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但是好景不长,公元166年,又发生了一起案件:张成之子杀人事件。这件事情,给李膺为首的士大夫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有一个方士,在当时来讲算是科学工作者,咱们今天觉得是搞迷信活动的,名叫张成,是宦官的党羽。这一年,张成从宦官那儿得到了一个非常绝密的情报,说朝廷马上就要颁布“大赦令”了。所谓“大赦”一旦发布,那么所有的犯罪嫌疑人,无论是还没抓起来的、已经抓到了还没审判的、已经判决了还没执行的、正在执行的,统统赦免,所有的罪过一笔勾销。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制度,在古代就有很多有识之士予以诟病。新中国的宪法里面,最早也有“大赦”的规定,一次也没用过,后来修改宪法的时候废除掉了。
大赦是犯罪爱好者的福音啊,张成当然不能够错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赶紧把自己的儿子叫到跟前:“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了,咱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平时谁跟咱有仇的,有谁欺负过咱的,你去把他给杀了,我包你无罪。”他儿子还真听话,出门就杀了一个人,不用说当场被逮捕。所谓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碰头,负责办这个案子的正是李膺。
还没等李膺把这个张成的儿子给正法,朝廷果然颁布大赦令,张成的这个情报非常可靠。张成扬扬得意,放出话来:你李膺如果胆敢违背大赦令处死我儿子,你就是违反了正当的司法程序,你就有罪,所以乖乖地把他放出来吧。这个话传到李膺的耳朵里,李膺勃然大怒,毅然违背朝廷大赦令,强硬执法,把张成的儿子给处死了。
儿子死了,张成哪肯善罢甘休?立刻就去联合宦官,指使他的党羽告发李膺等人,说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目无王法,连朝廷“大赦令”都敢违背,连皇上您的话他都不听了,那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下一步就是要谋朝篡位啊!汉桓帝哪有什么主见,反正一代昏君嘛,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他就下令把李膺等两百多个所谓的“党人”逮捕入狱。
李膺入狱以后,各方人士奔走呼号,积极展开营救工作,给皇帝上书请愿。太学生也不念书了,跑出来游行示威,搞太学生运动。中国历代每当朝政不清明的时候,都有太学生运动,彰显着青年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太学生运动的发源,就在汉朝。
李膺在监狱里面也没闲着,也在动脑筋。他故意承认了自己的罪名:我们的确结党营私。还顺便招供了很多“党羽”:某某宦官的侄子,是我们犯罪团伙的骨干分子;某某宦官的外甥,是我们打入朝廷内部的奸细……
宦官们一看大事不妙:你再这么招供下去,我们可就得全体进监狱陪你了。所以就撺掇皇上,说李膺他们其实也没什么大罪,放了算了。汉桓帝哪有什么主见,当初是你要抓他,抓他就抓他,现在你们又要把他们给放了,反正全听你们的吧。但是这些党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饶,都被罢免职务,禁锢终身,上了朝廷的黑名单了,一辈子不允许再出来当官。这次法律事件,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党,在中国古代不是什么好字眼,结党营私,这是宦官给他们安的罪名;锢,就是禁锢终身。第一次党锢之祸,以儒家士大夫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党锢之祸刚刚结束,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一代昏君汉桓帝终于驾崩了!
坏消息是:一代昏君汉灵帝,继位了。
这个汉灵帝和汉桓帝相比,谁更昏呢?汉灵帝本人也有这个疑问,所以曾经有一次他问过一个官员:“你看我比先帝汉桓帝如何啊?”被问的那个官员很为难:说老实话,你们俩一对活宝,都是昏君,我很难比出来你们谁更昏一点儿。但是不能说实话,说实话要掉脑袋,这个官员很巧妙地说:“皇上您和先帝相比,臣好有一比,就好比这个舜和尧相比一样。”他什么意思呢?尧舜,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他们俩是一个层次的;您和汉桓帝,那也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你们俩也是一个层次的。
不过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年纪还小,没有能力出来独立地作孽,所以当时朝政就掌握在汉桓帝的皇后窦太后手里。窦太后一个妇道人家,虽然可以临朝听政,但是毕竟不方便,就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协助她一起处理朝政。这个陈蕃,是当代的一位名士,典型的儒家人物。他十五岁的时候,闭关读书。有个客人来家里做客,一看这屋里面太脏了,就指责他:你怎么搞得这么脏乱差呀?怎么也不打扫一下?你这是待客之道吗?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我陈蕃堂堂大丈夫,从来不搞什么大扫除,我要搞大扫除,就要扫除整个天下,我要把天底下那些肮脏的、污秽的、丑恶的东西统统扫除干净,还人间一片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陈蕃这个人虽然在生活中不拘小节,但是他有道德上的洁癖,不可能容忍宦官就这么胡作非为下去。
果不其然,陈蕃做了太尉以后,立刻联合大将军窦武,密谋用军事手段铲除宦官。但是陈蕃毕竟是一介书生,窦武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外戚,这两个人都没有实际领导军事斗争的经验和能力,不能够当机立断。而当时的宫殿里到处都是宦官的眼线,所以消息很快就走漏了。要玩阴的、玩狠的,宦官可比陈蕃、窦武厉害多了,他们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杀死了陈蕃、窦武。然后照着上一次的黑名单,把李膺等人重新抓捕入狱,严刑拷打。最后李膺就死在洛阳城的监狱里面。宦官们还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扩大打击面,前前后后判处死刑的、发配边疆的、终身禁锢的,有六七百人之多。这次法律事件,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第二次党锢之祸,又以儒家士大夫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两次党锢之祸,暴露出了儒家士大夫的一个根本缺点:只讲道德,不讲策略。这两次党锢之祸也标志着作为汉朝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彻底破产。从董仲舒以来唯我独尊的儒家思想,在政治黑暗、小人当道的东汉末年,已经落伍了,过时了,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如何改造旧的儒家思想,创造出新的思想潮流,成为了当时的一个新课题。
陈蕃、窦武死的时候,曹操十四岁;李膺死的时候,曹操十五岁,刚刚进入太学。党锢之祸发生以后,太学里面那早就已经是风起云涌,太学生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太学里面的舆论也是一边倒,纷纷支持党人,反对宦官。现在来了一个曹操,宦官的孙子,那么可想而知,曹操刚来到太学的时候,同学们都孤立他、鄙视他、唾弃他,没有人愿意和他交往。前面说的这个宗承,作为一个儒家的名士,他不愿意和曹操握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宦官和士大夫的势不两立,给曹操的仕途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出身宦官家庭的他要想在士大夫眼里有个好名声,进而让社会名流举荐自己入朝为官,简直比登天还难。而此时,作为士大夫的死对头,宦官们却正把持朝政,作威作福。假如曹操投身宦官门下,凭借自己爷爷曹腾的名分,似乎更容易出人头地、飞黄腾达。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候,曹操将会如何抉择?在敌意横生的太学之中,青年曹操又通过什么样的特殊手段才能让自己突出重围、一鸣惊人呢?
直捣黄龙,给天子写信
曹操在太学里遭遇了同学们的冷暴力,谁都不愿意和一个宦官的孙子来往。现在不要说提高知名度了,就连改善形象、做一个普通的太学生都难。怎么办?
摆在曹操面前的,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和太学生唱对台戏。我是宦官的孙子我怕谁,我跟你们死硬到底。这样做的好处是,宦官现在的势力非常大,曹操呢本来就是宦官的孙子,现在再全身心地投靠到宦官的阵营里面去,做他们的爪牙,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好处大大的有,升官发财根本不在话下。
第二条路,和太学生同台唱戏。我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是我深明大义,我大义灭亲。你们游行示威,我跟着一块儿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出来现身说法,拿我自己做一个反面教材,我作为宦官的孙子,受了多少委屈,见证了多少宦官的罪恶,现在我决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这样做虽然有热脸贴冷屁股的嫌疑,但是毕竟可以争取到社会舆论的同情,从而改善自身形象。
那么曹操他会选择哪一条路呢?曹操哪条路都不选。
首先,曹操没有选择和宦官同流合污。曹操在太学这么多年,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儒家的一些根本原则,接受了一些儒家的大义,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对不会犯糊涂。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是他非常清楚,一来宦官毕竟名声太臭了,你跟这种人搞在一起,将来洗都洗不干净;二来宦官别看今天闹得欢,小心日后拉清单,早晚要完蛋。
其次,曹操也没有选择扎堆儿凑热闹,和太学生一起去搞什么游行示威。两次党锢之祸中儒家士大夫的全面失败,让曹操彻底认清了儒家思想的根本弊端所在。儒家标榜的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宦官呢,是小人,小人做事情可以不择手段。你君子要和小人斗,肯定要吃亏。两次党锢之祸,几千个君子斗不过几十个小人,血淋淋的教训摆在你眼前,你不吸取,现在太学生居然还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挡宦官们的明枪暗箭,那就注定了只能以悲剧收场。
前面讲过,曹操从小熟读的是法家的著作,崇尚实用主义。哪种手段最有效,我就采用哪种手段。现在既然太学生不愿意带我一起玩儿,那正好,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我偏要来一个一鸣惊人。
太学生采用的斗争手段,主要是游行示威,在宫殿门口贴贴大字报(《后汉书?宦者列传》)。在曹操看来,这样的手段,效果非常差。无论是游行示威还是贴大字报,虽然可以抓住老百姓的眼球、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但是有一个关键的人物看不到。如果这个人看不到,那么一切努力都是白搭。这个关键人物是谁呢?
大汉天子,当今皇帝汉灵帝。
所以,与其在外围兜圈子,不如跳过一切中间环节,直捣黄龙,上书汉灵帝。曹操以一名太学生的身份,给汉灵帝写了一封信。一来为党锢之祸平反,为陈蕃、窦武平反;二来把矛头直指宦官,指出宦官才是两次“党锢之祸”的罪魁祸首。党锢之祸,在当时朝廷已经给定了性了。你要想给这样一个政治冤案平反,需要冒极大的风险。从这里可以看出,青年曹操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强烈的正义感,是一个对时代肯负责、有担当的非常之人。
那么,这份上书效果如何呢?史书上给了五个字:“灵帝不能用”,汉灵帝不愧是一代昏君,果然没有采纳。
曹操一看A计划失败了,那就启动B计划。合法的途径走不通,那我就只好采用非法手段。咱们前面讲过,曹操小时候是游侠,武艺高强。所以这个时候,曹操决定利用自己的一身武艺,来策划一次“斩首行动”,刺杀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宦官头子。
讲到这里,先停一停,我来帮曹操做一个小结。
曹操现在才十七八岁,他做的这些事情,采取的手段,和后来的曹操相比,还显得非常稚嫩。但是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隐隐然表现出了几个优点,几个被他贯彻一生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可以说是他最后成功的一个秘诀。
第一个优点:善于总结历史教训。
《汉书?刑法志》里面记载了这样两句话,可能也不是班固自己的话,是抄的古代的兵书,第一句话叫作“善战者不败”。擅长打仗、擅长斗争的人,不会失败,这个当然是很难达到的一个境界,百战百胜,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作为我们普通人,都是会失败的,那怎么办呢?
这就要看第二句话:“善败者不亡”——虽然你老是失败,没有关系,如果你擅长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那就不会灭亡,总有翻盘的机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光是吸取自己的失败教训。你要老想着“吃一堑,长一智”,那得吃多少堑啊?所以还要积极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一看别人吃了一堑,别光顾着乐,光在旁边幸灾乐祸,得赶紧吸取教训。曹操就非常善于从历史中总结教训。两次“党锢之祸”,给太学生带来的是义愤填膺——宦官太可恶了,兄弟们,跟他们拼了!被愤怒蒙蔽了双眼。而给曹操带来的却是难得的教材,活生生的失败案例。反思历史,提取教训,避免走儒家士大夫的老路,避免低水平重复失败,这才是成功之母。
第二个优点: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加一句:“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不是恶搞,这两句话是相辅相成的。大家都在走的路,曹操不走,因为曹操看到,你们都在走的那条路看似康庄大道,其实是此路不通。所以曹操要另辟蹊径,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你们都游行示威,那我就直接给皇帝写信;写信没用,赶紧换招儿,刺杀宦官。如果还不成,再想办法,总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尤其不能和那么多人一起在一棵树上吊死,死都死得那么没特点。
所以,现在曹操上书失败了,他就打算刺杀宦官,这是别的太学生做梦都不可能想到的事情,曹操却偏偏去做了。那么,曹操想要刺杀的这个宦官头子究竟是谁呢?曹操精心策划的这一次“斩首行动”到底能否成功呢?请看下一讲:《站队入仕》。
东汉末年的一个深夜,一座深宅大院里闪动着一个黑影,这个黑影就是未满二十岁的曹操,他正企图实施一起刺杀行动。那么,他要刺杀的人是谁?这次刺杀行动将给出身宦官之家的曹操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而这次刺杀行动之后,青年曹操又是凭借什么顺利步入仕途的呢?
第三讲 站队入仕
东汉末年的一个深夜,一座深宅大院里闪动着一个黑影,这个黑影就是未满二十岁的曹操,他正企图实施一起刺杀行动。那么,他要刺杀的人是谁?这次刺杀行动将给出身宦官之家的曹操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而这次刺杀行动之后,青年曹操又是凭借什么顺利步入仕途的呢?
失败,也可以是一种成功
上一讲我们讲到,经过两次党锢之祸,士人和宦官之间早已经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他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上书当今天子汉灵帝,指责宦官制造冤案,为党锢之祸平反。但是呢,汉灵帝作为一代昏君,没有采纳。
这次上书失败,给曹操留下了一个深刻教训。要想反对宦官,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曹操决定采取实际行动。那么怎么样行动,才能够铲除这么多的宦官呢?俗话说得好,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宦官中的罪魁祸首消灭了,树倒猢狲散,剩下的小宦官就很容易各个击破。所以曹操决定凭借一身好武艺,策划一次暗杀活动,暗杀当时最有权势的一个宦官头子。
那么,暗杀哪一个宦官,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让庞大的宦官集团轰然倒塌呢?
毫无疑问,东汉末年第一大宦官——张让。
前面咱们讲过了,张让是《后汉书?宦者列传》排名的“十常侍”之首,汉灵帝也经常说:“张常侍是我公。”张让是我爸爸。咱们都知道明朝的大宦官魏忠贤权势滔天,那也只不过是一个九千岁,比起万岁来名义上还是要低一等,差了那么一千岁。张让呢,万岁爷都说了张让是他爸爸,那俨然就是个太上皇。
张让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东汉末年第一大宦官,安全保卫工作那肯定是做得相当好。要想刺杀他,谈何容易?但是曹操不怕。曹操一来是年少轻狂、初生牛犊不怕虎,二来是仗着一身好武艺,艺高人胆大。《三国志》注引晋朝人孙盛的《异同杂语》记载:曹操这次暗杀活动,使用的武器是手戟。手戟,是一种近身格斗的武器,前面有个刺尖,旁边有个突出来的刃,既可以用刺尖刺人,也可以用刃斫人,杀伤力很强。而且手戟还有一个好处,手戟是一种短兵器,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是居家旅游、杀人灭口,必备神器。曹操挑选了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偷偷地携带着手戟,神不知鬼不觉,随风潜入夜,来到了张让的家里面,潜到张让的卧室门前,寻找机会下手。
没想到这个张让平时估计是被刺杀惯了,老遇到刺客,被刺杀的经验很丰富,都练得跟刺客有心灵感应了,一下子就发现了曹操的存在,大喊有刺客。张让这么一喊,他家里的什么家丁啊保镖啊护院啊,全都出来了。曹操一看情况不妙,这一次暗杀活动要泡汤,没关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先跑了再说。所以曹操就挥舞他那个手戟,杀开一条血路,来到院子里,施展轻功,一纵身,翻越围墙,飘然而去,安全逃离。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叫《侠客行》,里面有这么两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曹操这一次刺杀张让,虽然没有能够做到“十步杀一人”,让张让血溅当场,但是做到了千里不留行,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正是他武艺高强的一个体现。
到此为止,我们似乎可以说,上书皇帝和刺杀张让,这两次行动全都失败了。上书皇帝,灵帝不能用,失败。刺杀张让呢,张府一日游,曹操虽然活着回来了,但是张让不也没死吗,失败。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其实这两次行动都达到了曹操既定的目标,都成功了。在曹操看来,这两件事情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无论是为党锢之祸平反还是刺杀张让,这两件事情本身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曹操真正的目的在于:
第一,自我炒作,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得到社会的认可;
第二,表明立场,我曹操虽然是宦官的孙子,但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绝对不会和宦官同流合污。恰恰相反,我还要杀死宦官。这就表明了一个立场。
事实表明,曹操的目的都达到了,他成功了。
正如曹操预料的一样,他的两次行动,犹如给自己打的两个广告,赢得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一些以往避他唯恐不及的士大夫们这时也纷纷主动提出要为他代言。那么,这些士大夫到底是如何评价曹操的?他们的评价又给予一心想步入主流社会的曹操以怎样积极的影响呢?
通缉犯和绑架终结者
曹操自己给自己打的这两个广告果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很多以前对曹操很不屑的明星,现在主动跑过来给曹操做代言了。
第一个明星,名士何颙。
何颙是党锢之祸中的一个党人,是宦官黑名单上的通缉要犯,也是太学生心中的偶像。何颙对曹操的评价是:“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何颙传》)大汉王朝要灭亡了,我们这些党人曾经做过努力,试图去挽救它的灭亡,结果没拯救得了,失败了,大汉王朝还是不可挽回地走向灭亡。那么将来谁能够安定天下呢?你曹操就是不二人选。从后面事态的发展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预言。
第二个明星来头就更大了,太尉桥玄。
桥玄是东汉时期的绑架犯罪终结者。什么意思呢?桥玄的小儿子,在十岁的时候,被三个绑匪绑架了,要桥玄拿钱赎人。这事情闹得很大,当时把什么警察呀军队呀全惊动了,一窝蜂全出动了,把罪犯团团包围,结果一看人家手里有人质,桥老爷子的公子,都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拿着喇叭在这边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立刻投降!
桥玄说:“怎么能因为我儿子,放纵了犯罪分子呢?”他催促大家立刻进攻绑匪:不要管我儿子的生死安危,先打死绑匪再说。结果一场混战下来可想而知,三个绑匪都被绳之以法,而桥玄的儿子也当然被撕票了。桥玄趁机上书天子,请求修改法律:
第一,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拿钱赎人;
第二,今后再有犯绑架罪的,一律不允许考虑人质的安全,以惩治犯罪、消灭罪犯为第一要务。
据说这条法律通过以后,再也没有谁敢冒着生命危险,来做这种没有任何好处可图的犯罪了。绑架,这样一种犯罪形式,也就在东汉王朝彻底地销声匿迹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桥玄这个人,具有非常浓厚的法家色彩。所以虽然当时桥玄已经六十多岁了,曹操才十几岁,但是他对同样具有法家色彩的曹操非常欣赏,两个人结成了忘年之交。桥玄预见到天下即将大乱,而曹操肯定是平定天下的那个人,所以把妻儿老小都托付给了曹操:将来我年老死了以后,你就帮我照顾我的小孩。
大乔小乔
东汉末年的两位美女,史书中作大桥、小桥,是桥公的女儿,分别嫁与孙策、周瑜为妻。从年龄因素考虑,历史上的桥公应该不是桥玄。
《三国演义》根据这个,就虚构了一段剧情,说桥玄有两个女儿,大乔小乔,这两个人都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后来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就是为了完成桥玄的遗愿。我要亲手帮你照顾你这两个女儿,我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绝对不能让她们两个糟践在孙策和周瑜的手里,所以要发动赤壁之战。这个当然是小说家的一个艺术虚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少年曹操顽劣不羁、不务正业,进入太学后他也因出身问题为周围的士大夫们所不齿,可是仅凭两次冒险行为,他却赢得了社会名流的一致好评。那么通过“上书灵帝”和“刺杀张让”,到底显示出曹操什么样的过人之处呢?
乱世之奸雄,鉴定完毕
为什么何颙和桥玄,都会给曹操这么高的评价呢?我想,是因为他们在曹操的身上看到了两项非常可贵的品质。而这两项可贵品质,在当时一般的儒家士大夫和那些太学生身上是看不到的。
第一,实干精神。太学生们虽然嘴皮子非常厉害,说起来夸夸其谈。但是他们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曹操恰恰相反,曹操不是理论派,他是实干派。他这个人能文能武,拿起刀子就敢去杀人。这一点是当时的太学生所比不上的。就在当时的太学生都在想着怎么给东汉王朝挑毛病,怎么去提出问题的时候,曹操想的是,怎么样去解决问题。
第二,谋略。太学生们虽然道德品质无可挑剔,但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还是显得很傻很天真。而曹操从小就熟读法家和兵家的著作,对于这些权谋法术,掌握得炉火纯青。无论是政治斗争还是军事艺术,那都是高手高手高高手,所以桥玄和何颙才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认定他就是将来平定天下的那个人。
不仅如此,桥玄还给曹操推荐了第三位重量级的明星。
桥玄说:你要想真正出名,把你的名头给打响了,那光找我还不行,我糟老头子了说话不管用。你还必须去见一个人,这个人讲的话,一句顶一万句。你如果能够得到他的一句好评,那你的名声一下就上去了。
这个人是谁呢?许劭。
许劭,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据说看人非常准。每个月的初一,他都会在自己的家乡召开一次谈话沙龙,评论当时的人物。这个谈话沙龙,被称之为“月旦评”。月旦评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桥玄才建议曹操来找许劭。
曹操听了桥玄的话,几次三番“卑辞厚礼”来找许劭。“卑辞”,就是说好听的,拍马屁;“厚礼”,就是准备了非常丰厚的礼物。曹操试图通过言辞贿赂和实物贿赂,双管齐下,把这个许劭给拿下。结果没想到呢,许劭这个人为人非常正派,根本不吃你这一套。不仅如此,他还“鄙其人而不肯对”,看不起曹操的为人。你给我送这些东西,你把我许某人当何许人也了?不肯给他评价。不要说好评了,我一句评价,差评都不会给你,我多跟你说一句话,我都要得嘴癌,所以就不肯给他评价。
曹操被拒绝以后,他骨子里那种叛逆的游侠精神和强硬的法家手段立马就被激活了。好你个许劭,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我就先礼后兵。根据史书的记载,曹操“伺隙胁劭”,逮到个机会,对许劭进行威胁。具体是怎么威胁呢?史书上没有说。根据曹操的性格和他早年间的游侠经历,很有可能是一种暴力威胁:你给不给我好评?你不给我好评我揍你。
许劭被逼无奈,只好送了曹操一句话。这句话,根据《三国志》注引孙盛《异同杂语》的记载,是这样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你这个人啊,是太平盛世的能臣,是乱世的奸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