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作经典
》
售價:HK$
140.8
《
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1492?1914)
》
售價:HK$
96.8
《
ChatGPT数据分析实践
》
售價:HK$
108.9
《
人格分裂手记
》
售價:HK$
54.8
《
并购与重组 : 理念、策略、流程、实战一本通
》
售價:HK$
74.8
《
分析论文集(分析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71.5
《
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
》
售價:HK$
107.8
《
向整个世界说一声早
》
售價:HK$
54.8
編輯推薦:
新书总有陈词滥调,旧书却常读出新意,而简·奥斯汀本身就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哲学,一部挖掘不尽的经典……这位21岁便写下《傲慢与偏见》、享誉世界两百多年的女作家,人们给她贴的标签往往都与“幸福哲学”有关,说她是“嫁给文字的女人”。其实,她留给后人的思想遗产远不止于此。《简·奥斯汀与孩子们》便给了我们又一个惊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婚姻爱情之外,家庭孩子之间”绚丽夺目的简·奥斯汀。
在本书中,作家学者能看到,在简·奥斯汀的著作中,孩子如何对主人公之间的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育者能看到,在实际生活中,简·奥斯汀是如何与她的侄子侄女们游戏,教他们读书,跟他们打成一片的;为人父母者能看到,在简·奥斯汀所处的18世纪,很多医学专家、育儿专家们提出过哪些至今依旧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建议;所有女人都能看到,智慧比爱情更令人闪耀发光……
內容簡介:
《简奥斯汀与孩子们》着眼于简·奥斯汀现实生活中及其文学作品中的孩子——那些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孩子;那些被当作典型的好孩子和坏孩子;那些被视为爱的结晶,或者娱乐、遗憾、悔恨、嫉妒的产物的孩子;那些成为法定继承人的孩子;那些被用作借口的孩子……探讨了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到其出生长大,再到结婚生子整个轮回过程中有关健康、疾病、教育、读书、写作、心理、婚姻、家庭、传承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大量呈现了简·奥斯汀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作品内容和她所生活的时代现状,是一本内容丰富、素材翔实的文化和学术研究著作。
關於作者:
大卫·赛尔温,简·奥斯汀研究协会会长,著有《简·奥斯汀与休闲》(Jane Austen and Leisure),编有《简奥斯汀及其家族诗集》(Jane Austen: Collected Poems and Verse of the
Austen Family)、《简奥斯汀诗歌全集》(The Complete Poems of James Austen)等作品。在编辑出版简·奥斯汀研究协会的报告集的同时,他还致力于新版《剑桥简·奥斯汀作品集》(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Jane Austen)和第二版《剑桥简·奥斯汀手册》(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ne Austen)的编写。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怀胎
第二章生产
第三章幼年
第四章童年
第五章父母
第六章家族中的孩子
第七章读写
第八章教育
第九章成年
致谢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
“在女孩子长大之前,没有人会在意她们。”简·奥斯汀说。当然,她不是在说现实生活—我们可以看到种种事实证明,她从侄女们和侄子们很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得非常关心。毫无疑问,这些侄子侄女们给简·奥斯汀带来很多欢乐,即使偶尔她也会批评他们的行为—但一般情况下,她是在批评父母们,而不是孩子们。她认为,有时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有些方面不对。她在谈论文学的时候,提到了这种说法,那是在写给她的侄女安娜·勒弗罗伊的信中说的,她就侄女正在写的一本小说给了一些建议。“你现在所写的是小说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美的部分,等到女主角长大,那种乐趣就不完美了。”
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女主角都是成年人,根据主要情节的设置,她们的性格已经定型。在《理智与情感》和《傲慢与偏见》中,关于达什伍德姐妹和本内特姐妹的童年,几乎没有任何描述。她们的性格是通过彼此对比显现出来的,读者没必要了解她们是如何一点点从孩童时代变成现在的样子的:我们感兴趣的是,看着她们经历了什么,看看她们对这些事情作何反应。但是爱玛不是这样的,由于她年幼丧母,同时父亲在抚养过程中对她十分溺爱,更重要的是由于家庭教师泰勒小姐,多种原因造成她性格方面的缺点,而这些性格缺点是要在小说发展所经历的事件中逐一纠正的。当谈到简·费尔法克斯成为一位女家庭教师的前途时,爱玛应该坦率地谈到她自己孩童时代的经历。安妮·埃利奥特是所有女主人公中最成熟的一个,从安妮的童年时代到她长大成人,这当中隔了七年的时间,而读者对此一无所知,当她再次见到温特沃思上校时又过了七年。但是安妮第一次遇到汉密尔顿小姐,也就是后来的史密斯太太时的画面让读者生动地感受到了安妮的脆弱温柔:正如我们看到的,她“郁郁不乐地来到了学校,一方面为失去自己亲爱的母亲而悲哀,另一方面又为离开家庭而伤感,这对于一个多愁善感、情绪低落的14岁小姑娘来说,此时此刻岂能不感到悲痛”。在简·奥斯汀所有的小说中,只有两个女主人公出场时处于童年时期,对于她们成长的过程,处理方式大多很简单—对凯瑟琳·莫兰的描写笔端暗含讥讽,而对于范妮则语气严肃。
一位年轻姑娘从她接受完教育即将离开学校到广阔的社会上去占有一席之地的这段时间,往往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在社会的最高阶层,这一阶段的标志是通过精心安排的仪式,将她介绍到宫廷会客厅。在这些至关重要的场合,对于如何着装有许多严格的规矩,而且这些规矩必须严格执行。在乔治三世统治期间,年轻小姐在觐见夏洛特女王时,必须身着华美的、带裙箍的宫廷连衣裙。但当时,在简·奥斯汀的时代,高腰连衣裙是日常主要的穿衣风格。头饰上有一个面纱,并装饰有一根长长的鸵鸟毛,有时候更多。(到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末期,头饰上常装饰有三根鸵鸟毛。)行完深深的屈膝礼之后,这位紧张的小姐要后退几步,从女王陛下面前退下,尽量将她的裙子打理得漂亮整齐。每一位初入社交界的小姐都会由一位赞助人陪伴,通常这个人是她的母亲。一位乔治三世宫廷的使者写道:
女王站在皇家讲坛上,夫人们带着自己的女儿们前来觐见……我知道在这些小姐们17岁之前,她们是不能被举荐入宫面见女王陛下的,而且在她们获此殊荣之前,是不可以进入社交界或者出入宴会或招待会的。凡是声誉不佳的家庭,女儿们都不可能受到宫廷邀请入宫觐见。
一位初入社会的小姐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在1800年2月13日的经历。她原本是由班克斯夫人陪同入宫觐见的,但是班克斯夫人在这个盛会到来之前去世了,所以她由自己的母亲陪伴,入宫觐见夏洛特女王:
我由妈妈陪伴……穿着带有玫瑰花饰的白色裙子,头发上妆饰着三根黄色的羽毛和一根金色的链子,戴着一对黄水晶耳环(原文将earrings误写为earings)、项链和项坠,女王非常亲切和蔼……妈妈穿着紫色的天鹅绒裙子。
玛丽·斯特朗维斯夫人在1793年被举荐入宫觐见时非常紧张,虽然报道说她“看起来非常好,穿着打扮非常好,情绪控制也非常好”。4年后,她妹妹哈利奥特夫人于1797年4月被举荐入宫觐见。她的女家庭教师艾格尼丝·波特在自己的日记中描写了这件大事—她没有记录这位年轻小姐的感受如何,而是全面描写了在场的人都是如何穿衣打扮的:
哈利奥特·斯特朗维斯夫人,我的第三个亲爱的学生,被举荐入宫觐见女王陛下。伊尔彻斯特夫人、伊丽莎白·塔伯特夫人和中校的女儿莉莉·狄格拜小姐陪着她。她们个个都衣着精致,看上去美极了。哈利奥特夫人穿着一件绉纱的白色衬裙,上面缀着银色的花朵,头发上带着珍珠桂冠,大大的珍珠耳环,和淡紫色的长衫。伊丽莎白夫人衣着简洁:身穿优雅的白色和银色。伊尔彻斯特夫人身着浅黄色长裙搭配白色衬裙,大翡翠耳环上镶着钻石,头上插着钻石羽毛,闪烁着夺目的光泽。她们都用羽毛妆饰。狄格拜小姐穿着浅紫色和白色的裙子,上面缀满了管形珠—她看上去非常精致利落,但在光鲜亮丽的哈利奥特、优雅的伊丽莎白和高挑优雅身着礼服的伊尔彻斯特夫人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伊尔彻斯特勋爵身着紫色和银色……哈利奥特·阿克兰夫人和玛丽·塔伯特夫人来帮她们穿衣打扮。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哈利奥特夫人送给波特小姐“一对非常漂亮的手镯”做礼物,“红色玛瑙镶嵌在金子上,还有金色的搭扣—真是太漂亮了”。
这样的场合显然与简·奥斯汀的世界以及小说中众多角色的世界相离甚远,虽然她的表姐(后来的嫂子)伊丽莎·德·费伊利德在1787年曾参加过一次这样的觐见,她在那里站了两个小时,“裙箍重得超乎想象”;可是她那时候已经结婚,并为人母,而不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姐。
在中产阶级的圈子里,当女孩们长到十七八岁,有时可能更早一些,母亲会决定什么时候允许女儿将头发盘起来,带她参加晨间拜访、出席舞会和集会。在此之前,女孩们或多或少会受限制不能参加某些家庭活动。如果有客人来访,女孩子一般是坐在后面,不能抛头露面,除非有人问话,不能随便开口。我们很难确切地说清楚简·奥斯汀是什么时候度过了这个阶段,但我们推测大概在1792年或者稍晚一些。但是当米特福德太太—她是简童年时代奥斯汀家的邻居—看到简时(“那个最漂亮,也是最傻气、最做作、每天都在费心寻觅如意郎君的女孩”,她在多年后如此这般向自己的作家女儿玛丽·罗素·米特福德形容),她正在公共集会上跳舞。
在某些方面,关于这件事情的礼节非常严格。凯瑟琳·德·包尔夫人很惊讶地发现伊丽莎白的妹妹们出来了:
“全都出来交际了!什么,五个姐妹同时出来交际了?咄咄怪事!你不过是老二。姐姐还没出嫁,妹妹就出来交际了!你妹妹一定很小吧?”
“是的,我小妹妹不满16岁。也许她还太小,不宜多参加交际。不过,夫人,如果因为姐姐无法早嫁,或是不愿早嫁,做妹妹的就不能交际,不能娱乐,我想这可就太委屈她们了。小妹和大姐同样有权利享受青春的乐趣。怎么能出于那样的动机,而把她们关在家里!我想,那样做就不可能促进姐妹之间的情谊,也不可能养成温柔的心。”
对于这种违反传统的做法,伊丽莎白的辩解既泼辣又公平。凯瑟琳夫人喜欢刨根问底打听别人的私事,伊丽莎白受到她的刺激,说话非常直率。若在平时,她大概也不会如此的不客气。但同时,本内特夫妇在另一方面并没能有效地监管好自己的女儿们,伊丽莎白在谈话中谈及关于莉迪亚的事情,语气有所保留,最终事实证明,她说的很正确。
在简·奥斯汀的《少作第二卷:书信集》中,有一篇作品描述了女孩子初入社交界的整个过程。这卷作品特别重要,可能是因为“第二封信:一个失恋的年轻小姐写给她朋友的一封信”,这封信可以看作后来的《理智与情感》的雏形—或者《理智与情感》因袭了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年轻小姐的,她被一个名叫威洛比的男子抛弃,听了“简小姐”的生平故事,她得到了安慰,简小姐是后来亨利·达什伍德的遗孀。但是“第一封信”是一位母亲写给自己的朋友的,告诉她自己的两个女儿要进入社交界了,这表明,简·奥斯汀很熟悉这套仪式。因为这是被当作一个笑话写下来的,其中有些细节不是很确切。但是,这封信仍然值得全文引用:
现在我的孩子们开始需要我操心了,不过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可能跟以前不同,因为他们现在到了这个年龄,需要对社会有所了解了。我的奥古斯塔17岁了,她的妹妹比她小1岁。我自认为她们的教育情况不会辱没她们的美貌,而且也有理由相信,她们的言行举止也绝不会让她们所受的教育蒙受耻辱。她们确实是很甜美的女孩—通情达理但毫不做作—多才多艺又平易近人—活泼可爱又温和文雅。由于她们两个人的教育基本同步进行,我愿意忽略她们的年龄差异,将她们一起介绍给大家。今天这个晚会是她们迈向人生的第一步,我们会与柯普太太和她的女儿一起喝茶。我很高兴我们不需要因为女儿的缘故而要特意见什么人,因为如果在她们进入社交界的第一天就面临那么广阔的圈子,对她们而言实在太糟了。但是我们会逐步推进。明天斯坦利先生一家会和我们一起喝茶,可能菲利普家的小姐们会跟他们见面。星期二,我们会有晨间拜访。星期三,我们会到威斯特布鲁克吃饭。星期四,我们家里会有客人来访。星期五,我们会到约翰·韦恩爵士家参加一个私人音乐会。星期六早上道森小姐会来拜访我们。这样一步步的,我的女儿们跨向社会的一步就完成了。我很难想象她们怎么忍受这么多的玩乐消遣,我倒不担心她们的心灵堕落,只是担心她们太累,健康受到影响。
现在这个重大事件已经皆大欢喜地落下帷幕。当我们出发的时刻到来时,你简直无法想象这两个甜美的小东西有多激动,她们既害怕又期待。在四轮马车到来之前,我把她们叫到我的化妆室,她们一坐下来,我就对她们说,“我亲爱的女儿们,这一刻已经到来,我曾经为了你们的教育经历了种种担忧、劳累,这一刻是我得到报答的时候。今天晚上你们将迈向一个广阔的世界,在那里你们将遇到许多美妙的事物。但是,我也要警告你们,不要为了别人的蠢行和罪恶而内心动摇、受到伤害,因为,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要相信,如果你们这样,妈妈会非常伤心。”她们都向我保证,她们会心怀感激地记住我的忠告,小心翼翼地遵照执行。她们已经做好准备要去探索一个充满乐趣和惊喜的世界,但她们坚信,自己的行为绝不会让我后悔自己曾经精心看护她们走过幼年时光、塑造她们的心智。“带着这样的期许和目的,我对你们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可以高高兴兴地把你们交到柯普太太手上,不必担心你们学了她的坏习惯,也不必害怕她的愚蠢会玷污了你们的声誉。来吧,我亲爱的孩子们(我说),四轮马车就要来到门口了,你们这么迫不及待地要去享受愉快的时光,所以我就不耽误时间了。”当我们到达沃雷,可怜的奥古斯塔几乎喘不过气来了,玛格丽特则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盼望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她说),我们就要踏入社交界了。”—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柯普太太的会客厅—她和她的女儿已经在那里等待迎接我们了。我欣喜地观察着我的两个女儿给众人留下的印象。她们真是两个讨人喜欢、外表高雅的姑娘,虽然她们对于身处的特殊环境有些羞赧,但依然举止安逸、谈吐宜人。亲爱的夫人,您可以想象当我看到眼前那一切时,我是多么开心,而这两个孩子在观察周围的一切时又是多么认真谨慎,有让她们反感的,也有让她们着迷的,但所有的一切都让她们惊讶不已!直到回家她们还都很兴奋,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大家的举止仪态,都让她们欣喜若狂。
虽然少年时代的作品风格夸张又有些荒唐,但是这些仍然无法掩盖那么多17岁的姑娘的真实经历。“激动、害怕和期待”这几个词准确地描绘出了她们的复杂心态,她们满怀期待地要度过这个转折时期,从那个将她们好好保护起来的个人的小天地中走出来,走向社会,适应公众和开放的生活方式,她们的心情必然既恐惧又激动。这段文字中描写的母亲的忧虑也非常令人信服,她们既担心自己的女儿们行为举止是否优雅大方,又担心她们有可能遇到什么危险。但若说女孩们在见过母亲的一个熟人之后就对“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大家的举止仪态欣喜若狂”,似乎不太可能;而仅仅喝杯茶的工夫,就“学了她的坏习惯,或者她的愚蠢会玷污了你们的声誉”,这种风险更是微乎其微。母亲观察女儿们举止时的忧虑和看到她们“举止优雅、谈吐宜人”时的快乐则描写得非常到位。大多数的母亲在女儿第一次出入社交场合时,都会伴其左右,她们一定经历过以上种种情绪和感受。
这一阶段在一位年轻小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经过这个过程,可以为她接下来几年的主要事业奠定基础,那就是觅得佳婿婚姻幸福。除了外表,她的风姿当然也很重要,因为根据那个时代的礼仪指南要求,“优雅适宜的气度对美丽的风姿是不可缺少的帮助”。这本书的作者,“一位贵妇人”,把在英国本土长大的女孩的举止风度和那些在国外长大的女孩进行了对比,她本人“已经研究了波旁王朝好几代宫廷的社交礼仪”。她并不希望否定英国女孩的自然吸引力—她只是为她们缺乏风度而感到遗憾:
如果注意到风度礼仪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效果,人们就会承认,假如一个相貌娇美衣着华丽的女子仅有外在魅力,却缺乏优雅的举止,因而少了那种不可言说的女性吸引力,那么她会很快变得不再讨人喜欢。漂亮的脸蛋每天都能看到,但是优雅风度却不是天天可以见到,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养才会有优美的风姿,因此我们能一眼辨认出谁有风度。我们为英国乡村漂亮女性的出众相貌而扬扬得意,我们会谈论她们种的百合和玫瑰,以及她们柔软的皮肤,但当我们将她们的风度举止跟其他国家的女子做比较时,也许这些外国女子的外在容貌不及我们英国女人一半漂亮,可我们却会退缩,不敢跟别人比较。
那么在实践中,这些仪态风度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好吧,这要看这位小姐的身材如何,因为,“不管是公主还是村妇,如果缺少女性魅力,都无法形成良好的体态举止,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我们希望看到不同的行为方式”。“在体态丰满的人身上能见到最节制庄重的风度”,而“灵巧优雅的气质则专属于那些苗条的美人”。所以,“身材苗条秀气的女子进入房间时,要体态轻盈,如林间仙子一般……她应该弯腰致意,而不是行屈膝礼。当她坐下时,她要展示自己安逸的姿态,那么她就不能听从女家庭教师的意见—她们总是要求学生们坐得直直的,好像在训练新兵,那样只会毁了她的风姿。相反,她应该按照画家的想法来,想象自己是画家的模特,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