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5.8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42.7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5.7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102.4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6.2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7.9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9.4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102.4
|
編輯推薦: |
坚守传统理论,运用科学观念,辨析纯正太极拳武术的特色。
?用形而上理性思辨,形而下实践体验,阐述知行合一的内涵。
?廓清玄学,梳理概念,回归自然,探寻太极拳学的现代基因。
?大松大软、稳静安舒、清虚无为,指明太极拳道的修炼路径。
?动静相兼、体智并育、内外同修,揭秘太极拳平淡无奇本质。
|
內容簡介: |
《反道而行——李雅轩传杨式太极拳奥义详解》既是一部阐释太极拳的武学读本,又是一部荟萃学理的文化读本,还是一部蕴含哲理的思想读本。它从独特的视角分析介绍了李雅轩传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和贡献,并将太极拳从拳脚争斗、养生健体升华为精神修炼和观念觉悟,论证了太极拳是抵达随心、随意、随性、身心自由的**运动方式。作者的见解给人以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感觉,论拳而不止于拳,所论之广之深,即使太极拳门外之人也可从中受到启迪。
在书中,作者对阴阳、动静、刚柔以及意、气等传统概念逐一梳理和辨析,列举常识和前沿科学成果,详细解析了太极拳的玄妙奥义,使太极拳运动回归自然平常。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了太极拳与时代相融合、与科学相印证、与日常行为相趋同的本质。
基于此,本书与坊间的太极拳书籍不同,不言架式比划,不涉招术技巧,不提内功心法,更不语“怪、力、乱、神”。作者以四十余年的习练经验,坚守传统理论和实践原则,遵循大道至简的原则和返道而行的观念,力图提出一套太极拳通用的认知框架,为初学者指明方向,为继修者辨明路径,为深造者标明境界,为太极拳验明正身。
本书古典拳论部分专选徐震先贤的注解,并首次公开喻铭心大师珍贵遗著。作者更邀请太极拳圈内圈外不同身份的文化学者,围绕本书表达对太极拳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各抒己见、新意纷呈、妙语连珠,有如金庸小说中英雄大会的壮观场面。
|
關於作者: |
汤庆章小传
祖籍安徽巢县,世居重庆渝中。生于小康之家,长于穷困之时。年十四辍学,干零活摆地摊挣钱糊口;二十岁上班,进工厂当工人娶妻带娃。学木匠十年,不会修理桌椅;读大学四载,只忆逃课归家。侥幸考进大学,无奈闯入官场。喜新知仍爱旧学;好读书不求甚解。承传统行走中国,粗具东方精神;慕新潮环游世界,略知西洋思想。书到用时方恨少,结交胜己获益多。身怀薄技,真非武林人士;家无余财,确系正厅官员。授徒传道,幸未自欺欺人;交友忆旧,安于喝茶谈天。只爱拳茶书画,不会麻将棋牌。买买菜扫扫屋,自炊自饮;写写字拉拉琴,且歌且欢。幸老妻尚在,喜小女成家。退休月薪半万,物价涨也可温饱;老来疾病一身,太极拳尚能苟延。夕阳黄昏,无限好乎?明月清风,信可乐也!
|
目錄:
|
目录
前言 1
太极拳老论辑录 1
太极拳论3 拳论6
十三势歌诀8 十三势行功心解10
打手要言12 五字诀17
喻铭心遗著摘编 21
喻铭心论太极23 论拳12则34
读拳杂记(一) 37 读拳杂记(二) 38
李雅轩给喻铭心的信40
附:重庆太极拳名家喻铭心先生墓志铭42
林墨根太极拳精要 43
欲精深功夫须熟练起势45
太极拳动作名称 49
杨式太极拳势名称一览51
太极拳奥义解析 55
初学谏言57 纯正传统72
明师慧徒93 大松大软109
平淡无奇128 工夫功夫145
理法功技164 正静清和179
渐修顿悟195 动静之机209
负阴抱阳230 道法自然245
返道而行260 正大气象277
大美中和291 春华秋实310
太极拳文化散论 331
我心目中的太极拳333
道在太极根于文化343
以德悟拳境中求净351
随便谈谈355
明师指路返道而行366
我心中的太极拳374
耄耋变法太极新379
神秘的自由:返道而行384
技何以进乎道?389
平常近道393
植根于内心的修养395
岂止拳理398
彭学敏老先生读《返道而行》404
不足以为序405
后语 406
|
內容試閱:
|
纯正传统
引要
近代以降,曾经颇为时尚的贵族运动 ——太极拳的传统真味正在消失,日益走向形式化、标准化。这个趋势缘于 20世纪西方现代体育运动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等竞技模式带来的训练意识和比赛观念。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简化太极拳的创编和推广,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团体性比赛的兴盛,使太极拳的内在修炼变成了外在表演,个人体验性的运动变成了团体性的表演活动。由于太极拳的表演、比赛或评级,均以高矮、快慢、角度等外部刚性规定作为评判标准,主导了太极拳的发展路向,以致体操或舞蹈式的太极拳得以惯性发展,已经积重难返。观念的偏差导致内涵的缺失,当前丧失真味的太极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么,纯正的太极拳是怎样的呢?本章从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发展源流,太极拳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以及太极拳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24式简化太极拳(包括表演式和竞赛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是不同的两种运动体系。
近代以降,曾经颇为时尚的贵族运动——中国传统太极拳,其传统真味正在慢慢消失,日益走向形式化、标准化。这个趋向缘于 20世纪西方现代体育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尤其是像奥运会等的竞技体育模式带来的训练意识和比赛观念。
另外,国家广泛推广普及的简化太极拳,以高、难、美、齐等外在形式为标准的各种“表演、竞赛”活动,都需要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这更加重了太极拳的形式化和标准化的趋势,于是太极拳就被改造成像工业技术产品一样批量生产的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集体舞、团体操。它们不仅遍及全国,更是流传海外,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了中国太极拳的基本形象。“一个大西瓜,从中分两半,你一半,我一半……”,这戏谑性语言却也准确地刻画出了目前太极拳的大致状况。
简化太极拳是怎样产生的呢?
据说, 1955年,国家体委武术处毛伯浩、李天骥、唐豪、吴高明等人,决定把流传面和适应性*广泛的杨式太极拳重新编排,既要保留太极拳的风貌,更要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团体性,于是产生了新中国**部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简化太极拳》。由于其全套共有 24个动作,又称“ 24式简化太极拳”。这套拳在套路创编时,据说还参考了苏联体操专家的意见。所以我们现在普遍看到的是以展示和表演为目的,给别人观赏的舞蹈式、体操式的慢速运动,是体现集体主义原则的团体性运动,而不再是强调个人体悟和涵养心性的太极拳了。
在重新编纂简化太极拳时,毛伯浩曾征求过李雅轩的意见。李雅轩很认真地写了几点意见。他说“为了此事,我还是费了些脑筋”,并提醒“盖今日之事是为了将吾祖国几千年来先辈长期经验创造发明遗留下来的太极拳武术体育整理出来,使其永久保存不变质味,并且更好地往其优良处发展,所以值得吾们详加审慎”。那时,李雅轩已经充分估计到国家推动的力量,再三强调要慎重考虑:“因为中央的太极拳
趟子一出来,必定风行全国,所以吾们不得不慎重其事。”但是,李雅轩的意见没有被采纳。“重编的简化太极拳已经付印了,事已成为过去,当然我的意见作为罢论。”
李雅轩早就预感到太极拳的危机,他在 1956年 3月四川省政治协商会议**届第二次会议上提出议案的**条就是:“鉴于当时之太极拳教师大都练硬拳出身,以致用意用劲混杂不纯,长此以往,必致以误传误,不到数十年,就有将几千年来先辈长期经验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真味失传的可能。”李雅轩在该议案第六条中还说:“恐不到数十年,吾们的先辈苦心发明创造出来的太极拳体育就要经吾辈们的手将他失掉了,岂不可惜。”试看今日之太极拳,李雅轩的担忧和悲哀,已经不幸而言中了。
简化式太极拳是在现代体育观念指导下编创的,无论是 24式简化太极拳,或者各式太极拳的竞赛和表演套路,以及创新发明的新式太极拳,都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采用了许许多多的外在标准,大致可以归纳为: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时间均匀高矮一律,严格的角度规定,苛刻的时间限制,再配之以音乐,司之以口令,辅之以扇、球等器具,更有甚者,再添加些高难动作和舞蹈形式,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和表演性。于是腿踢得越来越高,手法越来越丰富复杂。所以人们戏称为“太极操”或“太极舞”。自此以后,太极拳的内在修炼被篡改成外在表演,个人体验性的运动修正为集体性的表演活动。
这个简单易学的 24式太极拳,*适应大规模的群众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轰轰烈烈的团体表演和比赛的要求。于是,太极拳的表演、比赛或评级,均以高矮、快慢、角度等外部规定作为了刚性评判标准,由此而主导了太极拳的发展路向。把富有深厚韵味和个人艺术风格的传统太极拳改革成了团体太极操、集体太极舞。近几十年来朝着体操、舞蹈化方向的惯性发展已经积重难返,如何回归传统,保持真
味,这是当今太极拳界需要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20世纪中期盛行的集体主义大一统文化,造成了太极拳的标准化,这个后果也许不是创编者的初衷,却是那个时代的必然。在 20世纪中期那个人心亢奋激情燃烧的年代,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崇尚集体主义原则,强调大众化的方向,迷信苏联专家的意见,都是引起太极拳退化或异化的时代因素。
当然,也不排除苦练简化式太极拳有相当的功力积累,甚至进入功夫领域。即使如此,如果不改变思维观念,不遵从太极拳独特的运动原理,境界还是难以提高。若用书法来比喻简化太极拳的状况,它至多只是中国书法范畴中的“馆阁体”。沈括《梦溪笔谈》对馆阁体的评价是:“三馆楷书不可不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是矣。窃以为此种楷法在书手则可,士大夫亦从而效之,何耶?”馆阁体书法精丽、规范、美观、整洁,由于缺乏书写者的性情,笔画中没有生命的灵动,因此无一笔符合艺术的要求,在传统中国从来都上不了艺术的层次。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当今提笔忘字的键盘时代,中国书法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观念正在消退,而只有功夫,缺乏性灵,曾经被长期诟病的“馆阁体”书法,在今人眼中,反而成了“书法美术”中写得**的典型作品了。喜也?悲夫?
简化式太极拳亦应作如是观。
太极拳“内学”的丧失必然导致实战特色的退化。经典拳论早就指出:“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现在组织的各项太极拳推手比赛,可以说是太极拳“旁门”功夫的大杂烩。如若不信,请查看那些优势运动员,他们大多是从其他体育项目中选拔转行来的。集中几个月时间,学点规则,习点方法,就上场比赛。不外乎强欺弱,快打慢,摔跤顶牛,力大手快者胜。根本反映不出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独特功夫,再也难见“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的精彩了。
正如 20世纪中期的集体主义原则成就了背离传统的简化太极拳一样,在当今提倡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太极拳的拳架姿势以及套路,也出现脱离传统规范任意为之的倾向。有的外功拳师不明传统,追求新奇,体现表演效果。有的拳师为了自成一家开宗立派,于是在拳式上标新立异任意为体,拳技上忸怩作态自炫新奇。也有已经具备一定功力的太极拳家,偏重个人心性的内在感悟,忽视外形的规范要求,正如前贤徐震先生指出的那样:“太极拳以得其法则为重,然形式不讲,便无外观,终不为尽善尽美耳”,岂不可惜。
历史和现实也出现姿势风格迥然不同的太极拳,太极拳也并非需要一个固定的姿势或套路,但这并不能成为随意创编新姿势、新套路的理由。吴图南先生认为:“太极拳源于中国,应当精益求精。无论在原理方面、套路方面、技击方面都应该走在前头。推陈出新是好事,但不要硬把别的东西拉到武术中来,弄成非驴非马,失去它的真面目”。因为各家成熟的太极拳姿势风格,是前贤先辈多年甚至是多少代人探索的结果,在发展中形成的固定的程式。这个程式就像书法不能脱离中国的汉字形态“任笔为体”一样的重要。杨澄甫宗师早就指出:“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承法,倘有可移之处,自元明迄今,已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已先我行矣,乌待我辈哉。愿后学者,弗外之是务,而惟内之是求,欲求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细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传真,以致湮没先贤之本意。”
重庆太极拳大家喻铭心先生对太极拳的传统套路赞赏有加:“古人对太极拳套路,无论杨、陈、武、郝各式,都是三大段,重复的姿势很多,这有一定道理。**段较短,无起腿高的动作,(落足之踩足用法——外人视为腿足之用法除外。)乃起拳之初,不易静稳,易影响意气,故短而简。(整个 30余式中,予于经验中认为是*不易练好者,为左右搂膝打掌,但初学者以为容易,实未细察内审之故耳。)并以“十字手”结束**段,以调整有关形、意、气,使之平和。第二段进退横起足俱全,在接近二段之末,连续七式分踢蹬腿,当起始之际,单肢不易站稳,在二段末尾,设置这七个单肢负荷全身*为相宜。接下以十字手收势,颇为恰当。三段占整个拳套之一半,除末尾之摆莲腿难度动作之外,均与一二两段之姿势相同。盖使习者反复多练之故。近人有认为重复而简化之,乃不知重复多练,易得其窍耳。又以为有些动作,有右而无左,或有左而无右,来一套左右相同的完全一致的姿势,以为是发明而责古人之非。盖未于实践中细察,在不同姿势中左右悉备而不自知也。”
当然,太极拳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是不断发展的。一是时代的需要在变,练拳的目的和趣味也相应需要改变。二是现代人的体质和观念、知识背景都与古人不同,其个性差异引发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太极拳的传统功架,是前贤精醇内求的固定范式,也形成了固定的审美观念,切不可对传统的拳架姿势及套路作随心所欲的改动,没有规范的拳架拳姿,将导致学习者无所适从。那些“得意而忘形”、不重视外形规范化的杨式太极拳教师,要以杨澄甫、李雅轩的套路、姿势、名称为标准,做出表率,形成规范。如果千奇百怪既不美观也不利于传承的太极拳被创造出来,后世人们到哪里去寻找纯正的传统太极拳呢?上个世纪的“标准化”给传统太极拳带来了灾难,当今“规范化”的缺失,将会再次给杨式太极拳带来灾难性后果,吾辈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近发现有一则资料,著名武术教育家王培锟教授提出:“为了使民族的运动项目跻身于‘奥运’舞台,太极拳这一项也须迎合奥运项目所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要求,创编出‘竞技太极拳’。为了使太极拳运动能符合奥运项目的要求,必须作较大的革新,尤其是技术难度的‘指定动作’创新,并融入太极拳套路中,加以应用,争取获得奥运项目的认可。在专家与运动员的数年努力创编后,‘竞技太极拳’逐步成形,也获得‘国际武术联合会’的认可。这种类型的太极拳,设有相当难度的‘指定动作’,诸如‘侧朝天蹬直立’、‘后插腿低式平衡’、‘腾空飞脚转体 180度’、‘腾空摆莲 360度接雀地龙’等。允许自选套路的动作可选自各式太极拳,乃至其他门类的动作,还允许音乐伴奏等。因此,其创编成的‘竞赛太极拳套路’,既有‘指定动作’难度,又保留着传统太极拳主要动作,并有创新动作,给人全新的视野。而演练上又保持太极拳运动的风格、特点。当然,应承认这一变革的跨度甚大,武术人称之为‘竞技太极拳’。初时,运动员的演练水平不达火候,不为人们所认可,是可以理解的。但毕竟是从太极拳演变而来,还保留着太极拳的动作与演练的原形,仍是武术,是太极拳。”(中国武术九段王培锟教授答赵丛君问, 2014年 12月 8日,上海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
金定章先生用了长达 12年的时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李德印教授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近他发文认为:“竞赛套路编导者放弃了太极拳武术和养生的核心内容,只选择传统太极拳、武术、舞蹈的一些拳架动作,注放竞争观念,编出来的这种太极拳,其性质完全变了,它只是穿了‘中国太极拳’外衣的花拳绣腿,实质是具有很高观赏性的体操式体育运动。”听闻某位竞赛套路出身的太极拳手,虽曾获得无数殊荣,但膝关节严重损伤, 30多岁就再也没有参加比赛,甚至病情发展至需要做膝关节手术的地步。另听闻,有好几位当代太极拳大师,都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损伤,甚至坐上了轮椅。这些恶果,让人们思考练太极拳,为了什么?是养体或是戕体?
是耶非耶?读了本书,读者自有判断。
杨式太极拳各家传承因统计数字不同,出现有 84、85、115式等说,其实除个别动作在衔接上稍有出入外,几乎没有区别。就是具体到每一姿势名称,也未必准确,如左右云手,可归为一个姿势,亦可归为二个姿势。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套路演练不必执拗拘泥,要知变通。习练者可视自己的时间和场地,或者为了领悟拳趣,多数动作还可重复练习或单独练习。若时间紧张,也可减少姿势。按我的观点,太极拳的套路姿势,严格说来只有起、落两式动作,其他动作姿势都是或起或落的变形而已。另外,太极拳的速度快慢可根据练功状态自行调节,以顺畅均匀为准。
因此,无论客观的变化也好,主观的变革也罢,都要注意太极拳的规范化,不可漫无边际任意改之。太极拳的发展必须“有道”,这个道就是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不被篡改、基本元素不被破坏,基本形象不被丑化,基本原理不被违背。太极拳当然也不能墨守古法,固步自封,吾辈应努力寻找出太极拳的现代基因,以适应当代人的需要。
那纯正的传统太极拳是什么呢?
首先要弄清太极拳产生的文化大背景,这是太极拳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起点。
汤金石先生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清晰描述了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明中叶以后,阳明学异化为空谈心性,社会危机愈来愈重。当时的文化思潮渐渐转向经世致用,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包括来源自释、道、儒的内容,都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上,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与佛学的道理,也自然应用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武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如王夫之、方以智、黄宗羲,都与当时的侠士相交,黄宗羲亦曾为武术名宿王征南(黄宗羲之子黄百家的武学老师)作墓志铭。
晚明时势纷乱,加上太极之道的应用,由帝皇、士大夫之手,散落到民间,豪侠中胸怀大道者不少。太极、佛学的运作道理,在这个时期应用到武学上,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太极拳何时出现,史书虽无记载,但从思维演变与历史发展考察,太极拳的产生,应该是在晚明至清初段社会剧烈变动,思维由空谈心性转变为经世致用时期。
如果因为此拳与太极相关,便以为太极拳源于道家,因而定为道家拳,这是想当然的说法。明末清初,不但儒、道、佛融合一体,连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这些传统思维学问,也加入了不少佛学的理解,与其说太极拳是道家拳,不如说太极拳是中华文化拳,其中包含了释、道、儒各家的道理。”(汤金石《太极拳的传承流变》)
太极拳的基础理论可以追溯到古远的年代,它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厚土壤。宋明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为了解决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不足,把佛教和道家的理论糅进儒家的经典,形成了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又称宋明道学,是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太极拳就是在这个文化时代中产生的,它以老庄思想为技理原则,掺糅了儒家经义和佛释观念,吸取了兵家智慧和医家的养生法则。可以说太极拳是受到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影响而产生的,绝不限于《易经》或《道德经》或其他思想的来源。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和思想方法,内可涵养心性,外能安邦治国,太极拳把它们用于武术领域,则形成守弱不争,无为无不为的独特技击方法了。
通过太极拳产生的文化背景分析,不难发现太极拳的独特性。它与其他理论来源于实践技艺不同,太极拳是先有了理论,然后才有太极拳的实践。“知”先“行”后,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运动的特征之一,也注定了太极拳实践是不断发展、不断接近但无法超越其理论的过程。太极拳这一特性,同时也注定了太极拳的习练者,准确理解和把握太极拳理论,对于学好纯正的传统太极拳,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个特点,同为中国传统观念指导下的中医学,也强调“中医经典是根、是本,临床治疗是枝叶、是末。根深蒂固,自然枝中茂盛。古人学中医,首先精研中医四大经典。现在的中医不去究根源之理,异想天开,胡乱进行临床创新。无水之源的临床,‘理不通’,而痴迷着行‘法’‘方’‘药’,这样的中医只能沦落经验医学。”(袁浩道长语)
太极拳的历史发展源流,有各种说法,尚无定论。
魏坤梁先生认为:至今为止发现的文献反映古代没有“太极拳”的称谓。唐豪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史考证者根据调查考证在《太极拳研究》等书中指出:近代*早公开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各篇,无论篇首、篇名、篇文中原来都是没有“太极拳”一词的,所谓的“太极拳论”篇名是近代的后人加上去的。甚至在 1930年,当时杨家及其弟子们所传的称为“太极拳”的拳术在全国的传播,正值陈微明先生在《太极答问?序》中所说的“风发云涌”,当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也已经将杨家所传的拳术按社会普遍习惯称为了“太极拳”,该书所载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也没有称“王宗岳太极拳论”,而是称为“王宗岳太极论”。而杨露禅向其弟子传授的整本充满“太极”的《杨氏老谱》 40篇谱文中也没有“太极拳”的称谓,谱中将所论述的杨氏所学练和传授的拳称为“十三势”、“长拳”和“十三势长拳”;而《太极拳使用法》也同时称太极拳为“十三势”。由此可见,陈长兴、杨露禅所承传的“太极拳”的原来称谓就是“十三势长拳”,又可简称为“十三势”或“长拳”,近代的“太极拳”就是《杨氏老谱》中所说的“十三势”的易名称谓。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认为“太极拳”与古“十三势”是两种拳术,这种说法纯属对这些事实视而不见的臆测。河南博爱县唐村发现的清康熙五十五年( 1716年)李氏第十世李元善编修的《李氏家谱》,记载位于唐村之北的千载寺在明代隆庆二年( 1568年)就有叫“博公”的道人传授“十三势拳”,并且出现了现存的古太极拳谱,不仅有力佐证了《清史稿?卷五五○?列传二九二?艺术四》中的“王来咸”传记中“内家者……至明中叶,王宗岳为*著”的记载是有根据的,也反映了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在明代中叶已经成熟,同时也反映了武术可以“不用力”的理论形成至少已经经过四五百年悠久历史的考验了。(魏坤梁《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
江苏南通武术家、杨式太极拳传人冯骏先生认为杨禄禅之师陈长兴先生可能有着与陈氏太极拳不同的传承,陈长兴传杨禄禅之技,即松软至柔之拳,并非现在广泛流传的刚柔并用的陈式太极拳。起初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猜想,却也不无道理。因为杨禄禅专气至柔的拳术风格是革命性的变化,这种质的改变很难在一个人手中完成。这真不是猜想。 2015年我居然发现一条资料,是吴图南先生关于陈家沟太极拳的来源的考察,这应该是相当权威的了。简编如下:
“在 1917年我去河南省温县,请县教育科协助调查,找到启蒙学塾的私塾老师陈鑫。陈鑫介绍非常详细,他们陈家是世传练炮捶的,属于少林拳。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村里的人管他们叫炮捶陈家。后来陈长兴遇到河南开封蒋发,遂拜师学习。陈鑫还谈到陈长兴是个直腰汉,形似木鸡,人称牌位先生。他跟蒋发学拳的时候,蒋发先教他练些轻松的功夫,慢慢地身上不僵硬了,才教他练太极拳。又据说蒋发在陕西西安开豆腐房时,跟西安一位姓王的老师学的。这位王老师就是王宗(王宗岳)的后代。
陈鑫说陈家沟陈氏族人听说陈长兴拜蒋发为老师学太极拳,认为是炮捶陈家的耻辱,因此,从此不准陈长兴再教炮捶,只许他教外学的太极拳。所以杨露禅和李伯魁在陈长兴功房里练的是太极拳。而陈
家沟其他陈氏子弟仍然练家传的炮捶。”(原载:吴图南《太极拳之研究》,马有清据录音整理,香港商务印书馆 1984年 7月**版第 50~53页)
这则资料不仅证实了冯骏先生的猜测,也符合我的判断:陈氏十三势是刚柔兼备的武术功夫,不是强调“致柔、不争、无为”的太极拳。陈氏十三势不符合方向上致柔,方法上不争,境界上无为的太极拳的定义。
成都四川省太极拳推手研究会会长林文涛先生对太极拳的命名另有一说:杨禄禅具备了与一般武术截然不同的“拳打人不知”功夫后,在京城比试未遇敌手,故号称杨无敌。当时,在肃王府司膳太监后授以七品衔的八卦掌名家董海川之武功,神出鬼没,变化神妙,可谓已臻化境,非常人所能测度。董海川代表皇室测试杨的武功,比试时互为平手,杨禄禅的功夫等于通过了国家考试。帝师翁同龢为向光绪皇帝汇报,认为十三势或绵拳、软手之名不文雅,故改称之为太极拳,取“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者,乃天下之至理也”之意(朱熹语)。可以说,太极拳之名,是国家颁发的,通过国家审定的。有了皇室的肯定,太极拳名声大振。自此以后,杨氏祖孙三代均摒弃刚柔相济的观念,朝着“至柔”的方向发展,“渐渐扬弃了许多艰难的动作,而一归于听劲懂劲,这正是太极拳进步和发展的地方”。(张义尚语)后李雅轩、郑曼青诸弟子,更把太极拳的轻虚无为推向极致,形成杨式太极拳独有的风格。
我以为,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至今不过两三百年历史。河南陈氏对此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在传统外功硬拳中引进松柔的观念,名之十三势,或称绵拳、软手,使之刚柔兼备,别具一格,可以说是外功
拳向内功拳演变的过渡阶段。而太极拳之名,则缘自杨禄禅对河南陈氏十三势的改造,删其繁难,取其平易,坚持致柔,*终形成了杨式太极拳的独特风格。
太极拳的历史源流,众说纷纭,若非专家,一般习拳者也没有必要弄个水落石出,只要认定太极拳与其他事物一样,不是哪位神仙高人发明的,它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发展变化亦受或好或坏的影响。千万不要以为什么东西都是越古老越好,这既难符合历史真实,更困囿自己思想的发展。因此,既要尊重传统,也不要固步自封,既然太极拳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必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只不过发展的方向不再是技击功夫,而是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更有利于人们的养身健体延年益寿。
其次要弄清太极拳的基本性质,它决不仅仅是打打杀杀的拳脚功夫。
金庸先生在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跋语中把太极拳的基本性质说得简单明白,文章不长,全文引录如下:
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我相信这是老庄哲学在拳术中的体现。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用在拳术上,便是以柔制刚的太极拳。道理是一样的,以自然、柔韧、沉着、安舒为主旨,基本要点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但设法破坏对手的平衡,并不是主动的出击,而是利用对手出击时必然产生的不平衡,加上一点小小的推动助力,加强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后发制人”。太极拳不动气,不用力。力气的来源在于对手,我只是转移对手力气的方向。对手所以失败,是他自己失败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气所击倒。
如果对手自始至终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来打我,他就不会失败。练太极拳的人,应该不会去主动攻击别人。
世上万事万物,永远在变动之中。太极拳的动作看来似乎缓慢,但永不停顿,没有一刻有窒滞的时候。在建筑学上,弧形的线条比之直线能负担更大的重量。在太极拳中,速度并不是*重要的事,要旨是永远保持平衡和稳定。练习太极拳,推手的训练十分重要,那是凭敏锐的感觉来捉摸到对手力道中的错误缺失,如果没有错误缺失,那么就设法造成他的错误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不能有错误缺失,只要他想来打倒我、攻击我,迟早会有弱点暴露出来。保盈持态,谦受益,满招损,那正是中国人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的要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比击败对手重要得多。自己只要不败,那就好得很了。对手败不败,并没有太大关系,他如不好自为之,迟早会败的;他如好自为之,那也好得很。
太极拳相传为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是道士,太极拳正充分体现了道家哲学。道家哲学并非纯粹是守势的。老子重视欲取先予,“大国者下流”,强大者不是来势汹汹,而是积蓄力量,让对手气衰力竭,然后乘势而取。
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得浅了,**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制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境界罢。(吴公藻《太极拳讲
义》跋)
这是一篇现代名人介绍太极拳*为透彻也是*为直白的文章,正因为太透彻太直白了,如果不是鼎鼎大名的金庸先生署名,恐怕还不容易引起人们对这篇小文章的重视。金庸先生不是武林高手,但他对太极拳的理解可能还胜过许多武林高手。理由很简单,因为金庸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透彻的理解,所以他才提得出太极拳技击术“根本不求克”这种武术的**水平即由技而进乎的“道”**境界。
我推荐此文为太极拳入门必读之**课。
寿川先生在《太极拳指明》中也说得好:
“太极拳的思维是纯粹的中国式的思维,太极拳的境界是朝着空灵走,朝着神明走,朝着虚无走。西方的思维是‘更快、更高、更强’,是不断地添加东西,以至于极限。体现在技击上就是速度、力量、技术。太极拳是以弱胜强的拳术,是修养身心的拳术。拳击讲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太极拳讲究的是不断地减小自己被攻击的目标,以至于无,所谓看得见摸不着。目的不一,方向各异。要不断地减,万法归一,以至于无。
太极拳的修为是一辈子的事情,是个不断修正自己,不断思悟,不断体悟的过程,是一项删繁就简的功夫,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同一起手,今天练与昨天练必然不同,体悟也必不一样,闻师尝云:‘拳要天天改,每天和每天都不一样。’又曰:‘太极拳就一个动作。’太极拳在内在,不在花样,什么大架、小架、中架、快架,其实并不重要,不过是外在的风格不同罢了,犹如书法的颜欧柳赵,各呈风骚,太极拳是个需要身上懂的东西,身上懂的层次有别,当然理解有别。前辈的话,是需要我们好好体悟的。学好太极,要先做好‘减法’,把自己主观的东西先扔出去才可以。
中国的文化有中国的特色,诗、书、画、棋、医、武等等,艺虽不同,其道相通,无不受着儒道释的影响,处处体现出道机和禅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学好、学像,靠的是悟性。像与不像主要看内在的东西。倘若你学过书法,我说的道理就很好理解,王献之师承王羲之,沈尹默学的褚遂良,他们的神是一样的,并非外表的简单克隆,因此才能卓然大家,成后世之典范。太极拳也是一样,董英杰、陈微明、牛春明、杨守中、郑曼青、李雅轩等前辈大家都是杨澄甫宗师的衣钵弟子,看他们的外型似有差别,甚至还比较大,但内在的东西却是一样的。太极拳在里面,不在外面,有没有东西,拳架是逃不过识者的法眼。中国的东西和西方科学有着显著的不同,就是有传承性,而少积累性。比如牛顿也许花了 10年的时间研究出了 3大定律,可是我们在课堂上几个小时就学会了。太极拳的东西就算你的老师告诉你他的心得,你也得从头练,功夫不到,还不是你的。因此,太极拳、书法、京剧等等往往今不如古。”(寿川《太极拳指明》摘自网上)
寿川先生的宏论我均赞同,只是*后“今不如古”的结论可能**了点。我认为太极拳是一个发展过程,历代先贤也许抵达了无与伦比的功夫高峰,但并没有穷尽太极拳的真理,太极拳现在并将永远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只不过可能不是武术功夫的方向。
第三要谈太极拳的功能。
太极拳有“术”的功能和“道”的功能。“术”的功能是战胜,“道”的功能是息争。太极拳是习武之“术”,必然有武术的要求,这是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拳的*基本的、*本质的功能。中国古人强调文武双修,文指读书明理,武指强身健体。但二者并非割裂分进,而是相融相合,以“术”求“道”从来都是古人努力的方向。求“道”首先要从“修身”
开始,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即是体质锻炼,其本质更重视心性修养。中国人的心性修养,是一门向内用功以提高生命质量的特殊学问。所以中国的书、画、琴、棋(古琴围棋),品茶饮酒,静坐参禅等都具备这个向内用功的本质特点。这些向内用功的“术”,都是为涵养心性的“道”服务的,是求“道”的助修品。
因此,同为助修品的太极拳,尽管它具备“术”的武技特点,但通过以静制动克敌制胜之“术”的修炼,却不是用于“战胜”的目的,它只是自己涵养心性以求“道”证“道”的方式之一。而太极拳“道”的追求则是息争止戈,超越了武“术”的功能,类似于中国发明的围棋,不是用于竞争的;类似于中国的古琴,不是用于娱乐表演,像现代音乐那样供人观赏;静坐参禅的悟道,也不是为了表演展示,只是静心修性而已。可见,太极拳、围棋、古琴,都超越了“术”的功能,是古圣先贤涵养心性磨炼心志的“助修品”。当代人学习太极拳,首先要超越武术功能的追求,抱着对人*本质的培育修炼的观念,这才是学习太极拳“由技而进乎道”的意义。
就是仅从“术”的功能看,历代大师们的功夫方向也在调整。杨禄禅从学陈式太极拳并带到北京后,并不是人们以为的那样,他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怕苦怕累而把太极拳进行了简化。恰恰相反,他所进行的改革不是太极拳武术功能的倒退,而是渊源于“道”的精神和理学成熟时代的创新,使太极拳更回归于“道”,从而把太极拳的武术功夫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杨氏祖孙三代及其弟子陈微明先生创立拳社命名为“致柔拳社”,表达了杨式太极拳“专气致柔”的发展路向。后郑曼青以“松净、不用力、不动手”为原则,李雅轩以“大松大软、稳静安舒”的方式,都努力把太极拳推向了“轻虚无为”的境界。这种坚持大松大软的杨式太极拳,与坚守“刚柔兼备”的原初风格的陈式十三势,我认为早就分道扬镳了。
张义尚先生在其著作《武功薪传》中曾经对此有简洁的论述:“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太极拳在陈家沟尚保存很多擒拿法、打法、跌法、腿法等,这是事实。后来各式尤其是杨吴两式,渐渐扬弃了许多艰难的动作,而一归于听劲懂劲,这正是太极拳进步和发展的地方。他们实际上不是不讲各种打斗方法,而是打斗的方法更巧妙、更高明了。但近来有人认为这是赶巧,吹捧提倡走老路,仿佛是不把扬弃的糟粕拾起,就好像是美中不足,这完全是厚古薄今的思想在太极拳里的反映。”
重庆市科协舒云章先生指明了这个特点:“既然是‘打斗的方法更巧妙、更高明了’,那么,太极拳所谓的‘非武术化’,实际上是更加武术化,或者说是更高层次的武术化。这种更高层次的武术化,不只是在理论上近道,也是在实践上近道,不只是在练架子上近道,也是在实战上近道。当然,太极拳的练法不同于外家拳,外家拳讲的是从武术到武术,是从筋骨皮的苦练中由外而内地实践证道的,所以,它讲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而太极拳是从非武术到更高的武术,是从内练气机中由内而外地实践证道的。故内外家拳若能至高境界,必是殊途同归。故此‘非武术化’既可以养生,也可有很强的技击基础,沿此道路,当可证得真正武术之内涵。”
武术并非中国独有,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格斗传统,如印度传统武术“卡拉瑞帕雅图”、巴西的“卡波拉”、锡克人的“盖塔卡”、拉美黑人武术“踢瑞瑞卡”等等。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多数民族的传统武术都转向注重仪式与文化,转向以表演为特征。至于我们非常熟悉的相扑、空手道、跆拳道和泰拳等,都在借鉴西方拳击的技法、规则和训练方式,进行专业化培养。而中国武术功夫,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因此,李连杰先生对当代中国武术进行了新的划分:
“现代武术分为四类,以实际格斗为目的的实战型;以成绩为目的的体育竞技型;和影视剧、舞台表演结合起来的表演型;*后就是以健身为目的的武术锻炼。”这种区分解释了中国武术水平在现当代的事实窘境,坦诚了与世界其他竞技运动的差距,是比较恰当的。但对于太极拳的发展,却不能提出这种武术水平的低要求。中华国术总会会长、暨南大学历史系马明达教授认为,国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武”的部分的遗存,如果用竞技体育理论来加以研探和框解,必然会使中国武术走向浅薄,走向衰落。因此,建议有关部门重新确定武术的概念:把实战型和体育竞技型称为“武术”,把表演型和健身型称为“舞术”。
太极拳作为“拳武之学”,其“武”的属性是不能丢的,若把武术攻防这一基本“武”的本质都消解了,把太极拳降低到广场表演或体育健身的要求,那还传承中国武术什么呢?传统太极拳的武术功能是毋庸置疑的,纯正的太极拳是养练并行,体用兼修,文可健身,武可技击,以术证道,道术合一的,*后结果与其他武术一样,殊途同归,只是实现功夫目标的路径不同。
我提倡太极拳的“非武术化”,决不是摒弃它的武术功能,否定其武术意义,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武术攻防效果。上海著名律师、中华古学民间修学者沐阳先生主张:“太极拳肯定是作为拳术之一种,原初属于武术范畴,否则如不需拳术动作,索性直接以打坐静止姿势体认太极阴阳之理,修炼丹道即可。然而太极拳虽忝列武术之类,不过由于其具有道术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乾元上出(形而上)的特色,故属于内家功夫,因此虽为拳术又非通常的只以搏击制胜为目的的一般拳术所可比拟,其充满养生、修身养性、以柔克刚的道术旨趣,甚至可说是以武术语言表达的修道艺术,已远超出一般武术的狭隘范畴,故用超武术化一词。”沐阳先生将我提倡的“非武术化”匡正为“超武术化”,其表述显然更上层楼,而且对当代太极拳的功能定位非常准确。
“武”的基本解释是与“文”相对,是军事或技击的名词,如武装、武器、武警等,另外,则是表示勇猛、暴烈的形容词,如英武、威武、神武等。而太极拳之“武”,不是表面上的剑拔弩张,凶相毕露,它只是一种意象,即李雅轩所说的“虚无的气势”。当然,武还有“止戈”之意,那恰恰与太极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追求境界更为贴切。杨氏第三代杨澄甫所定型的杨式大架,也是依循这一思路,更有助于练就纯粹的太极拳武术功夫。杨澄甫高足李雅轩先生追随杨澄甫十多年,抗战时寓居道教的发源地四川,晚年把“大松大软、稳静安舒、清虚无为”的要求推崇到极致,他自己的功夫也发展到炉火纯青
的境界,这是李雅轩大师对太极拳的重大发现和巨大贡献。
杨李师徒之间的区别在推手较技中反映得很充分,既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也标明了境界的不同。据说杨澄甫手重如棉裹铁,无坚不摧,叫人无可阻挡;李雅轩则轻虚飘渺,无懈可击,令人捕风捉影。杨澄甫有家传,勤苦而成,其拳架大气磅礴气势沉雄;李雅轩极聪明,善领悟,推手清虚飘逸却令人不寒而栗。杨澄甫的另一高足,被当时的国府主席林森曾题“郑氏五绝”四字赠之,世称文学、医学、棋艺、书画和太极拳的“五绝老人”郑曼青,署名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的实际执笔者,在台湾和美国教授太极拳,其拳架内敛圆润,完全没有了武术的烟火气,轻松自如,胜似闲庭信步。但其功夫,却令牛高马大的西洋人拜服。
杨门师徒风格和境界的变化,清晰地表明了太极拳在近现代的发展路径和去向。特别是李雅轩先生晚年的拳学领悟,它不是越修炼越复杂越高深,而是越修炼越简单越平和,*后归结为“大松大软、稳静安舒、轻虚无为”。尽管太极拳的武术功夫成就,历代大师们都已经登峰造极,但时代的变化,文明的进步,现代的社会条件,已经无此需要,健身和娱乐将代替武术搏击的目的。我想,这应该是吾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从历史到未来,太极拳都不会固步自封,仍然需要发展,比较典型的变化是练拳速度愈来愈慢。据说杨澄甫教 85式,每趟拳约需 8~9分钟,*初我难以理解和想象。后来看到杨澄甫儿子杨守中先生演拳录像,确实只有 8~9分钟就完成了。本人七十年代初刚刚接触太极拳的时候,重庆练拳时间普遍为 25分钟到半小时,但成都李雅轩先生已经把拳练到 45分钟左右。目前重庆成都练拳时间,大致在 50分钟,甚至于有人练的时间超过一小时了。至于其他发展变化,就不一一细说。
我不认为太极拳已经走到了尽头,它的当代发展应该是学习方法的改进,现代人不需要也无必要在武术功夫方面超越古人,没有必要像前人那样把太极拳的功夫修炼到登峰造极。但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使学习者尽快体悟太极拳这朵奇花异卉,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太极拳的超武术化问题,对先贤大师来说,神乎其技是他们的功夫境界,而对现代人来讲,应该作为方法来努力实现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太极拳“长江后浪推前浪”地不断提升,永续发展,才不辜负历代先贤对太极拳的不断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