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售價:HK$ 86.9 ![]() 《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品全5册(全球通史+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 售價:HK$ 378.4 ![]() 《 对财富说是: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92.5 ![]() 《 礼尚往来中国式社交艺术 为人处世社交沟通艺术技巧方法回话的技术职场应酬大全书 》 售價:HK$ 64.9 ![]() 《 【喷绘刷边版】竹久梦二:画与诗 》 售價:HK$ 63.8 ![]() 《 古代中国内陆新版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 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汗青堂丛书083 》 售價:HK$ 107.8 ![]() 《 辽金西夏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 售價:HK$ 151.8 |
| 編輯推薦: |
|
这本《世界哲学简史》与作者的《哲学导论》相互配合,史论结合,完整地呈现出美国大学哲学入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书不同于通常以西方为中心的哲学史写法,从哲学的全球性视角出发,尤其注重对不同文明进行比较,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哲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作者常常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而非单纯罗列观点,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史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主题、思想张力进行深入思考。 无论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
| 內容簡介: |
| 《世界哲学简史》结合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向我们展现了整个哲学史的全貌,开创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探讨哲学问题的全新广度和深度。除了那些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和重要思潮,某些不那么为人所知但同样有趣的人物也在本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书通过生动的叙述、晓畅的行文,向读者充分展示了哲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使读者受到激发、有所受益,同时获得乐趣。 |
| 關於作者: |
|
罗伯特C所罗门(Robert C. Solomon),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博士,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执教三十余年,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风趣的行文风格,写作了系列哲学入门读物。主要研究方向是19世纪德国哲学和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
凯瑟琳M希金斯(Kathleen M. Higgins),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奥克兰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音乐哲学以及19、20世纪欧陆哲学。 译者简介 梅岚,南开大学哲学博士、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哲学。 陈高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供职于大连理工大学,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以及教育哲学,译著有《哲学导论》《哲学的快乐》《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反思财产》等。 |
| 目錄: |
|
序 言 1
第一部分 世界秩序的追寻:古代哲学 2轴心时代与哲学的起源 8希腊的奇迹 13哲学、神话、宗教与科学 20意义与创造:宇宙生成论与哲学的起源 26吠陀和吠檀多:印度的早期哲学 29第一位(希腊)哲学家 34前苏格拉底哲学家(1):世界的基质 38前苏格拉底哲学家(2):基本秩序 43前苏格拉底哲学家(3):多元论者 47走进智术师 52苏格拉底 59柏拉图:形而上学家抑或高明的幽默大师? 68哲学家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8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注脚 83艰难时期:斯多葛主义、怀疑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 90古印度的神秘主义与逻辑:龙树和正理派 第二部分 神与哲学家:宗教哲学与中世纪哲学 99宗教与灵性:三个哲学主题 103东方的智慧(1):印度教、耆那教、佛教 111东方的智慧(2):孔子和儒家 115东方的智慧(3):老子、庄子和道家 119波斯的内心深处:琐罗亚斯德教 120从雅典到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126希伯来民族与犹太教的起源 134希腊的犹太人:亚历山大的斐洛 136基督教的诞生 142基督教的开场:圣保罗 144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 146圣奥古斯丁和内在精神生活 151基督教内部的首次大分裂 154伊斯兰教的兴起 158神秘主义 160波斯和逍遥派传统 165犹太人的流散、辩证法和犹太教中的神秘主义 169思考上帝:安瑟尔谟、阿伯拉尔、阿奎那和经院哲学 175晚期经院哲学:邓斯 司各脱和奥卡姆的威廉 177追寻本质:炼丹术士 180西方之外的哲学综合 183宗教改革:路德及其追随者 189反宗教改革运动、伊拉斯谟和莫尔 193亚里士多德之后:培根、霍布斯、马基雅维利和文艺复兴 198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非洲和美洲 第三部分 在科学与宗教之间:现代哲学与启蒙运动 208科学、宗教与现代性的意义 211蒙田:第一位现代哲学家? 213笛卡尔和新科学 221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帕斯卡尔和牛顿 228启蒙运动、殖民主义与东方的衰落 231洛克、休谟和经验主义 237亚当 斯密、道德情感和新教伦理 241伏尔泰、卢梭和革命 244伊曼努尔 康德:拯救科学 250康德的道德哲学和第三批判 254黑格尔:历史的发现 262哲学和诗歌: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 265叔本华:浪漫主义的西方邂逅东方 268黑格尔之后:克尔凯郭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 272密尔、达尔文与尼采:消费主义、进化和权力 278美国早期哲学 第四部分 20 世纪: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288拒斥观念论:百年战栗 289弗雷格、罗素和胡塞尔:算术、原子主义和现象学 298战壕中的查拉图斯特拉:理性的局限 305哲学的美国经验:实用主义 311变化的实在:过程哲学 314乌纳穆诺、克罗齐和海德格尔:生命的悲剧感 323希特勒、大屠杀、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 329毫无出路:加缪、萨特、波伏娃的存在主义 333从理想语言到日常语言:从剑桥学派到牛津学派 337女性和性别:哲学的女性化 344受压迫者归来:非洲、亚洲、美洲 352从后现代主义到新时代 世界哲学:希望还是幻影? 参考书目 人物年表 出版后记 |
| 內容試閱: |
|
早在有历史记载之前的数千年,哲学的核心概念就已经存在。某种形式的不朽概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数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他们似乎已经发展出了一种来世观念,这体现在他们的墓葬遗址和图腾符号中。在史前时期,巫术也显示了明确的哲学基础:它诉诸不可见且尚未得到理解的原因。抽象和观念化形式则可追溯到生活于一万多年前的克鲁马努人。那些可怖的人类献祭活动,历史同样久远,也已表明
某种关于世界的复杂信念。 人们在什么时候第一次构想出了需要安抚的诸神?又在什么时候第一次相信生命场景和奥秘背后的力量?人们在什么时候开始思索世界的创造,又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这种思索?人们在什么时候超越自然的事实而走向思索、灵性和惊异?这些信念和思索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统一为古希腊人称之为哲学的这门争论不休的学科?古代世界早期为数众多的诸神是如何变成一神的?在公元前 1370 年,摩西诞生数世纪之前,埃及法老阿赫那吞(Akhenaton,即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就已宣称信奉一神。但据说,在此前五百年,亚伯拉罕就已经有一神的信仰。哲学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处理统一性要求、关注超越我们之物的努力?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试图撰写一部哲学简史:它简单明了,却抓住了这个主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读者诸君可能会心存疑虑,我们怎么能把一本几近 300 页的书称作简史。毫无疑问,这本书可以更加简短:我们可以泛泛而谈、略过某些人物,并把整个非西方传统排除在外。但是,一旦我们试着这样删减,受到损害的就不是我们作者自己,而是我们的历史。什么东西完全不必要,以致可以忽略?当然,我们一直在做这样的决定,删减了很多内容,尽管如此,这个主题的丰富性仍蔚为可观。为了包罗更为广泛的内容,我们只能冒着大量内容被过度简化的危险。不过,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德国哲学同行施杜里希(Hans Joachim Storig)的简史厚达 750 页,我们又振作了起来。 我们会尽可能在本书中摒弃自己的偏见当然并不总能成功地做到。我们也力图收录某种意义上哲学的全球性视角,但当我们这样做时,并未犯下错误,有意避开独特的西方视角。我们对此也无需致歉。我们也尽可能不去冒犯什么,这在今天着实不易。尤其是关于神学和宗教的几个章节,我们尽可能谨慎地保持无宗派立场。至于其余章节,我们相信读者能够容许我们说两句俏皮话,提出一两个批评。总而言之,哲学妙不可言,我们不应该过于刻板地对待它。 特别感谢史蒂芬菲利普斯(Stephen Phillips)、罗杰埃姆斯(Roger Ames)、保罗伍德拉夫(Paul Woodruff)、哈拉尔德阿特曼斯帕克(Harald Atman spacher)、贝尔德卡里克特(Baird Callicott)、大卫霍尔(David Hall)、哈罗德利波维茨(Harold Liebowitz)、珍妮特麦克拉肯(Janet McCracken)、埃里克奥姆斯比(Eric Ormsby)、罗伯特麦克德莫特(Robert McDermott)、格雷厄姆帕克斯(Graham Parkes)、托马斯沈(Thomas Seung)、杰奎琳 特里默(Jacqueline Trimier)、乔格瓦拉德斯(Jorge Valadez)、卢修斯奥特洛(Lucius Outlaw)、彼得克劳斯(Peter Kraus)和罗伯特古丁 - 威廉斯(Robert Gooding-Williams)。我们感谢在贝拉的塞尔贝罗尼别墅得到的热情款待,感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好朋友提供的极佳服务。我们也要感谢给予我们鼓励和启发的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许多朋友。尤为感谢最初批准这一计划的安吉拉布莱克本(Angela Blackburn),以及我们长期的朋友、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优秀编辑辛西娅里德(Cynthia Read)。最后要感谢约翰科维诺(John Corvino),他为我们制作了本书的索引。 罗伯特C所罗门 凯瑟琳M希金斯 1995 年 2 月于德克萨斯州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