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7.3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1.8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503.7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12.7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8.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这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行业从业者与非专业从业者都应阅读的解惑之书。
★揭示互联网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帮助更多人了解互联网基因。
★看清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机会。
★为投资者、创业者提供方向,为广大技术从业者了解技术,为就业择业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中国信通院院长刘多、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做序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云总裁申元庆、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 腾讯CSIG运营部总经理赵建春等鼓掌推荐。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何宝宏博士对互联网技术哲学的原创性思考,系统阐述了包括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背后的发展逻辑,探讨了诸多现象背后的逻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预判,掌握了技术发展规律,面对变化便会淡定了,可以从容面对知识焦虑、未来个人发展。本书语言诙谐,内容生动,读起来引人入胜,适合互联网从业者以及通信行业相关人士阅读。
|
關於作者: |
何宝宏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20余年互联网研究经验,成功预测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关键风口,被业界誉为技术相面师。
对互联网的潜心研究使何宝宏博士具备了跳出技术看技术的独特能力,他能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技术背后的发展规律,带领团队成功布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术研究,同时也准确看衰了一些新兴技术,绕过了多个深坑。
2010年,他判断云计算发展的黄金期即将到来,专注于云计算前沿技术研究,发起成立了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随后又推动了可信云评估的落地,如今可信云已成功写入国际标准;2014年,他呼吁关注开源,先后推动成立了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和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推出的天蝎服务器等标准对产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他认为区块链是靠谱的技术,于是加大了区块链的研究力度,并于2018年4月推动成立了可信区块链计划,目前已拥有200余家会员单位。何宝宏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20余年互联网研究经验,成功预测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关键风口,被业界誉为技术相面师。
对互联网的潜心研究使何宝宏博士具备了跳出技术看技术的独特能力,他能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技术背后的发展规律,带领团队成功布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术研究,同时也准确看衰了一些新兴技术,绕过了多个深坑。
2010年,他判断云计算发展的黄金期即将到来,专注于云计算前沿技术研究,发起成立了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随后又推动了可信云评估的落地,如今可信云已成功写入国际标准;2014年,他呼吁关注开源,先后推动成立了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和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推出的天蝎服务器等标准对产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他认为区块链是靠谱的技术,于是加大了区块链的研究力度,并于2018年4月推动成立了可信区块链计划,目前已拥有200余家会员单位。
何宝宏博士曾经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中美互联网论坛、Openstack国际峰会、ITU等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演讲,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技术理论。2016年,他在《互联网的基因》中系统阐述了其互联网技术的哲学理论,凭借深刻洞察和风趣、犀利的语言收获粉丝无数,个人网络视频公开课访问量突破1000万。
1999年以来,何宝宏博士工作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长期从事互联网技术研究,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研究的领军人物,主导完成了10余项国际标准,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微信公众号:何所思
|
目錄:
|
第 一部分AI崛起:读懂AI的技术本质
下一代伊甸园
人类的智慧
诡异的三条曲线
棋王诞生记
崛起的三板斧
外围势力力量
隔壁的老王
Google的套路
网络可以如此不同
算法的偏见
AI必将失败
第二部分 区块链的理想国:当草根创新遇上现实世界
残缺的数据库
分布式账本
革命幼稚病
去中心化魔咒
化名不等于匿名
修改不一定是篡改
无共识的共识机制
区块链这块补丁
懂编程的律师才是好会计
不能轻信区块链
过去和现在
编址的门道
区块链与大数据
第三部分用数据说话:战略性资源的价值和危机
磨玻璃片的巨匠
村里的数据
如何讲故事
数据的温度
数据管理的怪蜀黍
男耕女织时代
知识的吃货
数字化身
IT不再轻资产
捍卫忘却权
技术一直都是背锅的
数据即石油
数据的归宿
第四部分技术的基因:技术信仰决定风口的方向
互联网是个穷二代
软件的信仰
协作方式的演化
新福特主义
开源的绿帽子
适者生存
网络中立的背后
连接主义
人类不是中心
互联网的朋友圈
自研还是外包
富不过三代
智能迁徙图
技术创新秘笈
螺旋式上升
技术的食物链
融合是趋势吗
独裁者的设计
第五部分走向未来:数字时代我们如何思想、生活
三种IT
电报改变了世界
电话改变了世界
识别技术年龄
幼儿期的技术
短命的小时代
技术的天花板
回到比特的原初定义
干活多的说了算
教育也是信息业
四驱的汽车革命
重新定义道路
未来的工种
程序员文化
数字时代的管理制度
谁在主导网络经济
不合脚的鞋
石器时代4.0
如何做预测
技术浪潮的尾声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一 二十多年来,全球电信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信技术实现了全面数字化,并且由有线发展到了无线,由铜缆升级到了光缆,由窄带跃迁到了宽带,从大哥大换成了智能手机,从打电话扩展到了上网,由少数精英普惠到了亿万大众。
全球几乎所有领域 如贸易、金融、传媒、交通、教育等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所有这些的背后,核心驱动力是互联网。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就像曾经的蒸汽机时代和电气时代一样。
兴奋和机遇,焦虑和挑战。未来,互联网还会带我们去哪里?人是一种擅长注意变化的动物,在眼花缭乱的变化后面,更是永恒的规律。把握机遇和抚慰焦虑的金钥匙是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顺应技术发展的趋势。
本书是何宝宏博士对互联网技术哲学的原创性思考,系统阐述了包括AI、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背后的发展逻辑,探讨了诸多现象背后的逻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判。
掌握了技术发展规律,面对变化就淡定了。何宝宏博士是多年来始终能够找到和站在技术风口、淡定面对的一个人。
他不仅是行业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实践者。他发起创立的数据中心联盟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可信区块链计划等,以及推出的可信云天蝎服务器等,都对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何宝宏博士在2016年出版了《互联网的基因》,主要目的是检测互联网的基因,预测互联网的性格,两年多来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仅视频公开课的访问量就累计超过了1000万次。他开通了个人微信订阅号何所思,经常录制公开课和公开演讲等。
何宝宏博士自1999年毕业后就一直在我院工作,一直和我是同事,一直从事互联网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曾任我院互联网中心主任和互联网研究领域主席等,现任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是我院互联网研究的杰出代表。
这个世界不变的是变化,我们每个人努力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能够站在风口。虽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你首先要努力学习如何观察风向。
观风向,抢风口,本书是你值得信任的气象站。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 刘多
2018年11月于北京
推荐序二
自工业革命开始,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悲观主义的论战就没有停歇过。
在科技乐观主义者眼里,技术是推动人类衣食住行、伦理法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他们眼中,技术是一种自律的力量,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前进,解决(或者终将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过去200年的视角看,这个观点基本是站得住脚的,至少我用电脑准备这篇序言要比手写快得多。
但近年来,科技悲观主义者的声音开始引发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包括史蒂芬霍金、埃隆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曾就AI警告过世人,埃隆马斯克甚至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因AI而起。
与此同时,科技悲观主义者也关注到,每次技术进步虽然总会宣称解放了生产力,却又把人驯化到另一个地方:从田园到工厂,从工厂到格子间,再到如今的24 小时在线虚拟和现实、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发模糊,这是他们所痛心疾首的。
说了这么多,读者可能会感到好奇:这本书又将揭示什么?到底选择站哪一边?很遗憾的是,这本书并不打算提供一个无可辩驳的答案,就像我们很难说服高度厌恶风险的人去投资股票。乐观也好,悲观也罢,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性格。
那么,到底这本《风向》能带来什么?
我总结出一个词:创见。
作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博士关注互联网已经有二十余年,远至上古时代图灵机的那些事儿,中至20世纪90年代雅虎、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发家史,近至眼下风头正劲的区块链、AI、大数据、云服务,均有创见。而新福特主义技术食物链石器时代3.0这些新颖独特的词,他信手拈来,却又一针见血。
创见并不拘于一物一器的发明,而是对未来生活宏观的思索。当你翻开第一节下一代伊甸园,你又会一度以为自己走进了科幻小说的语境:
在第四个千禧年,太阳系中的人类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碳基的自然人类,由地球上的人类生命演化而来,千年以来,智商几乎没有提高;二是硅基的AI人类,由千年前地球上的自然人类哺育成长而来,智商已经远超自然人类
这样脑洞大开的开篇,看似天马行空,实则与现实紧密相连,不试图论证技术的善恶,而是尽可能地描绘一幅作者想象的未来,去激发你的兴趣。书中并不许诺你百分之百的美好或悲哀,却也足够迷人和神奇,重新勾起我少时读《海底两万里》《银河系漫游指南》时心驰神往的感觉。
没有创见,何必未来?
何宝宏博士天马行空,为我们创见了千年后他眼中的世界,作为云服务行业较早的从业者,我也不妨谈谈自己所希望创见的未来:那将是一个物联网(IoT)的时代,我们和身边万物将通过传感器、芯片、无线通信协议,在云端连接在一起。不管是声音、动作、表情,都将引起身边事物的反应,让一切无机物都活起来。
这样是好还是坏?不好给出定论。乐观主义者可能会欢呼人类真正成了掌控万物的神,悲观主义者仍然会担心人被自己亲手缔造的世界所掌控但这个时代的到来终究是不可逆转的。我也建议大家,与其让时间来回答,不如去冲击浪潮之巅,亲自去编程这个时代,至少不留遗憾。
记得美剧《西部世界》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天赋,并不来自于神,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思想。与君共勉。
腾讯云总裁 邱跃鹏
序 言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宾塞.约翰逊
自然环境的变化更多意味着风险,技术环境的变化更多意味着进步。
2017年秋日的一天,我参加完一场活动在某酒店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可能是看到我是从大型AI 会议的会场里走出来的,开车的中年女司机与我聊起了天:无人驾驶真的会让司机下岗吗?语气中带着焦虑,然后,她又自顾自地颇为自豪地说:现在刷手机就可以坐公交了,我们家旁边的超市收银也换成机器了。
面对竞争失败,某名人曾经说是因为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和来不及。这位出租司机,对技术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感到兴奋,也对技术可能威胁自己的工作有些焦虑,是看
见了,也看上了,只是看不懂。
面对新技术,互联网的圈内人更容易懵圈,在两个相反的方向犯错:一是因为看不懂所以看不起,结果错失了良机;二是因为以为看懂了所以全部拥抱,结果只是一个绚丽的泡沫。
因此,最困难的是如何看懂新技术。只有看懂了,才可能甄别真伪,才可能躲避新风险,才可能把握新机遇,才可能在变化的技术环境下占据更有利的生态位,更好地生存下去。
我之所以能够写成这本书,你之所以能够看到这本书,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成功地适应了环境 变化,他们的基因传承到了今天。面对变化做出反应,无论是焦虑的还是兴奋的,都是生
存的基础,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如果看不见变化,没有随波逐流,只能说明不是你被这个时代抛弃了,而是你放弃了在这个时代奋斗的机会。
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因为自然原因,如地球自转、干旱、洪水和动物迁徙等;二是因为技术的原因,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技术大爆炸。现代人不仅生活在一个自然世界里,也生活在一个技术世界里。随着技术的加速进步,技术世界迅速扩大。试想一下,假如现代人没有了汽车、医院、学校、工厂、电力、互联网等,如何荒野求生?
因此,现代人类生存的核心要义已由如何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转向了如何更好地适应技术环境。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有数百万年时间,适应工业时代新技术可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但适应互联网技术,却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世界正在加速变化,因为技术在加速变化。
这就是我们的焦虑所在:一是适应技术的时间缩短为原来的百万分之一了;二是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多次面对技术环境的巨变;三是上代人适应技术环境变化的能力,来不及写入后代人类的基因中去,或许可能写入后的情况会更糟糕。
我们的先祖之所以能够攀到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应环境变化的办法,不是像其他生物一样简单地碰运气,而是靠大脑中的智慧,创造了天文学、历法、物理学、化学、生命
科学等,去发现、总结和应用自然世界运行变化的规律。
发现、总结和应用规律,同样也可用于适应技术环境的变化。工业革命开始的200多年间,技术已多次改变世界,改变社会,人们也从开始的焦虑不安,到发现、总结和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创新理论等规律和知识,学会了适应工业技术。
在蒸汽织布机刚刚出现时,大量的纺织工人和纺织业主失业了,愤怒的工人们开始砸毁机器,史称卢德主义。在火车刚刚出现时,人们对于这种在铁轨能够快速奔跑的怪物心生畏
惧,预言坐火车会让人解体和怪病缠身。在相机刚刚进入中国时,人们担心拍照片会被摄走魂魄。
2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了数字技术的时代。技术的历史不会重复,但肯定会押韵。工业技术时代发现的规律和知识,适用于数字技术时代吗?还能让我们适者生存吗?
在过去的200多年中,在中国的土地上没有真正发生过技术革命,中国人没有置身其中切身体验技术进步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因此,当数字技术革命到来时,面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带来的剧烈变化,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的基因里缺乏技术的因子,显得更加不适应,更加焦虑。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人是一种特别擅长观察变化的动物,但世界上更多的是不变。只有掌握了互联网技术变化后面的规律,在不变的基石上观察变化,才可能会真正淡定和从容。
技术巨变,得规律者得生存。
预知风口,先察风向,这本书就是互联网技术的风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