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HK$
57.2
《
斯大林格勒:为了正义的事业(格罗斯曼“战争二部曲”的第一部,《生活与命运》前传)
》
售價:HK$
184.8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HK$
85.8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HK$
140.8
《
经纬度丛书·州县之民:治乱之间的小民命运
》
售價:HK$
96.8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HK$
123.2
《
你当我好骗吗?
》
售價:HK$
120.9
《
跨代伴侣治疗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小说讲述了彼得格勒著名女歌手卡扎罗莎在彼尔姆的巡回演出中被意外杀害,她的崇拜者斯维奇尼科夫和报社通讯员瓦金为追寻真凶而历险探案的故事。小说以1920年与1975年两个时间节点为背景,其间穿插了国内战争、苏俄及国际世界语运动等诸多历史事件。通过对卡扎罗莎、斯维奇尼科夫等人生活经历的描写,表达了作家对历史、哲学、语言等问题的思考。小说借用了蒙太奇等表现手法,画面感强。作品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俄罗斯文学新经典。《卡扎罗莎》于2003年入围俄罗斯布克奖,并于2006年被改编成电影。小说被译成英语等多种语言出版。
|
內容簡介: |
1920年,内战席卷俄罗斯,彼得格勒著名歌唱家卡扎罗莎来到了乌拉尔地区的一座小城。当地世界语俱乐部邀请她来进行表演。在晚会中,卡扎罗莎被射杀了,这场谋杀谜团重重。身为卡扎罗莎爱慕者的记者和革命家斯维奇尼科夫与报社通讯员瓦金一起,开始调查这个谋杀事件,重重迷雾,而真相却远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關於作者: |
列奥尼德尤泽福维奇,1947年出生于莫斯科,在乌拉尔地区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他拥有历史学副博士学位,他的历史悬疑小说《伊凡普纪林》为他赢得了大量读者群。他善于运用自己深厚的历史学识,融合高超的文学技巧,创作悬疑小说。
穆重怀,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育部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辽宁省翻译学会会员。文学博士。主持教育部立项两项。出版专著1部,文学作品1部,发表学术论文与文章60余篇。
李艳,女,山东日照人,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硕士。出版学术专著1部,论文多篇,译著多部,累计60多万字。
|
目錄:
|
第 一 章 塔希提女人 001
第 二 章 姐妹 016
第 三 章 巡回女演员 039
第 四 章 石膏手主人 054
第 五 章 妻子 074
第 六 章 惧怕老鼠的爱丽丝 093
第 七 章 女情敌 115
第 八 章 阴影 132
第 九 章 受害者 157
第 十 章 女祭司 176
第十一章 情人 202
第十二章 温柔的标志 224
第十三章 黏土鸟 242
第十四章 虚点 255
第十五章 玫瑰色的光 271
第十六章 奔跑的火焰 285
|
內容試閱: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现实主义著称的俄罗斯文学进入了话语多元、众声喧哗的新时期。各种各样的体裁形式、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标新立异的思想表达纷纷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世界文学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现象。其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具有创新形式的文学作品,《卡扎罗莎》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21世纪的俄罗斯,既是文学沉沦的年代,也是文学创新的时代,俄罗斯文学已经从人们生活的指导者转换为众多的娱乐方式之一。为了吸引读者,作家们就要改变创作的理念和方法。有些作家迎合大众,彻底由严肃文学走向大众文学;有些作家坚守传统,成为经典俄罗斯文学的传薪者;更有些作者把两者奇妙地结合起来,把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哲理思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商业化与思想性兼顾。无疑,列奥尼德尤泽福维奇就是这样一个作者。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新现代主义得到孕育并走向成熟。新现代主义在形式上继承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外观,在内容上则是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传统的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卡扎罗莎》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新现代主义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尝试,体现了当代俄罗斯文学的新指征。
在体裁上,《卡扎罗莎》采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悬疑小说的形式。众所周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俄罗斯人阅读量最大的还是各类侦探小说,这是与民族性格和市民阶层的阅读口味密切相关的。《卡扎罗莎》采用这种形式可以达到吸引广大读者的目的,同时作者又将故事置放于真实的历史语境中,在凶杀案背后作家以全域视角回顾了国内战争前后苏俄境内的世界语运动,采用了大量的史实,对国际世界语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特别是对苏俄世界语运动的得失进行了考查,表达了作家对俄罗斯民族以及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了一种全人类性。这样就使作品从大众文学的娱乐范式进入了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哲理范畴。因此,与其说《卡扎罗莎》是一部悬疑小说,还不如说它是一部历史哲理小说。
此外,从形式上看,《卡扎罗莎》的俄文版中没有用传统意义的小说(роман),而是用小说集(сборник)这个词来明确文本的身份。从词源学角度讲,сбор-在俄语中有聚集的意思。从《卡扎罗莎》的内容上看,它是由一个分散的故事组成的一个有机体。故事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的经历都独立成篇,但又都与卡扎罗莎有关,而且通过卡扎罗莎被害一案联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作家对创作形式的创新。
在叙事手法上,《卡扎罗莎》打破了惯常的线性叙事,采用了时间与空间交替的叙事手法。在时间上以1920年与1975年为两个时间节点,把彼得格勒与彼尔姆作为故事发生的地点,通过梦境、回忆等手段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故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叙事链条。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作家借助于多角度叙事的技巧,通过不同人物的真实或虚构的经历还原并展示了卡扎罗莎的一生,并使之与苏联及国际世界语运动相勾连,实现了不同故事的异质同存,最终以凶杀案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卡扎罗莎》还是语言的迷宫。作品用俄语写成,但其间穿插了大量的世界语,特别是用俄语字母撰写的世界语、西班牙语,以及伊多语和涅波语单词,这就是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文字的想象空间。读者可以读出每一个词,却无法直接获得它的意义,这样语言符号就失去了它的所指,要通过充分发挥读者的各种能力才能够实现解码的过程,因此使作品的内在意义变得多元化。现代主义小说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建构的,从语言角度讲,《卡扎罗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需要读者的参与,把它最终完成。
作品中卡扎罗莎被误杀的结局,在戏谑中带有一丝苦涩。
它不仅使斯维奇尼科夫等人的侦破过程变得毫无意义,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作为美的象征的卡扎罗莎毫无意义地失去自己的生命不仅意味着美的毁灭,也意味着世界语者追求的人类和谐的不可得。但是作家不是残忍地弃绝人类的美好理想,而是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局。斯维奇尼科夫与瓦金的重逢、奥西波夫的幸福生活都意味着,人世虽然充满苦难,但只要有求真求善的理想,人类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同样,作品把诗歌、散文、歌词集于一身使文体杂糅,文本中作者与读者的交互性等都是《卡扎罗莎》的创作特色,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再加以赘谈。
在这里,我们再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列奥尼德尤泽福维奇是历史学副博士,曾经当过中学历史教师,后来成为作家和编剧。他于20世纪70年代末走上文坛,迄今为止创作了为数众多的作品,曾获得国家畅销书奖(2001年、2016年)和大书奖(2009年、2016年)。《卡扎罗莎》曾入围俄罗斯布克奖(2003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被某些文学评论家视为可以与佩列文等人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新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后,我们要对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及编辑王萱老师表示感谢。正是在出版社的努力下,《卡扎罗莎》的中译本才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由于翻译本书的时间比较仓促,而且译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之处,还请读者诸君多多指正,在这里先行表示谢意!
译者
2019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