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HK$
98.8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HK$
761.2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HK$
61.6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HK$
76.8
《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
》
售價:HK$
52.8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HK$
74.8
《
不被大风吹倒
》
售價:HK$
65.9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经典往往是对特定时代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集中表达,这种思考和表达因其承载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关怀而流传于世,经久不衰。经典阅读可以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视野,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离不开经典。让我们重拾经典法学名著的精髓要义,去探寻无尽丰饶的法律思想宝藏。
|
內容簡介: |
全书遵循先总后分、先普遍后特殊、先理论基础后具体实践的总体思路,共分为“法学基础”“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中国的法与社会”三个板块,分别介绍了《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和国家》《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乡土中国》《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共14本法学经典著作。
“法学基础”作为第一板块,主要包括对《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和国家》《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6本著作的导读。它们共同关注法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同时也密切关注法律、国家与具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关系。《利维坦》的研究内容与法学和政治哲学上的社会契约论这一主题有关。《联邦党人文集》和《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则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验为基础推进法律与权利、民主等基本概念的理论关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关注法律、国家与家庭和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人和国家》在现代自然法复兴的背景下重新提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有助于理解现代人权哲学和自然法中的诸多新见解。《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则主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关注政治义务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本身也是法哲学上有关“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命题争执的体现,也是深度涉及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根本问题。
“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作为第二板块,主要包括对《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6本著作的导读。《论法律》是中世纪经院法学家阿奎那的重要著作。《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都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代表作,其中《法理学的范围》是英国法学家约翰·奥斯丁的代表作,这本书宣告法律实证主义的诞生。《纯粹法理论》和《法律的概念》分别是现代分析实证法学的两大人物汉斯·凯尔森和哈特的代表作,他们共同开启了20世纪下半叶法律实证主义的复兴。《法律帝国》是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代表作,它系统批判了分析法实证主义,并提出了一种与之并驾齐驱的、针对法律的“建构性诠释”理论。《法社会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早期代表作,这本书从功能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探讨了法律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法与社会”作为第三板块,包含对《乡土中国》和《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两本著作的导读。《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形态的分析堪称经典。《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著名法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的法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分析,对于了解传统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
關於作者: |
张志铭,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委员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法律解释学》《中国法治实践的法理展开》等,译著《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合译)、《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独译)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 部人文社科、上海哲社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曾获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
于浩,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法理法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在法学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项目以及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曾获第十三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主题征文一等奖等。
|
目錄:
|
第一讲《利维坦》导读
一、霍布斯生平和成书背景
二、霍布斯论人
(一)视觉策略
(二)照人画国
(三)知识与权力
三、进入国家
(一)放弃作为人的自然权利
(二)自然状态
(三)从国家诞生开始就预测国家的死亡
(四)合众为一
(五)国家权力问题的数学解决
四、国家的维持
(一)对主权者的反抗
(二)霍布斯的经济政策
(三)语言的运用
五、《利维坦》中的法律观
结语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二讲《联邦党人文集》导读
一、《联邦党人文集》的作者及其成书背景
二、《文集》的主旨
三、制度主义立场
四、立宪的人性假定
五、汇集民意的立法机关
六、强有力的行政首脑
七、专业的法院
结语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三讲《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导读
一、恩格斯生平
二、摩尔根生平与《古代社会》
三、《起源》的成书背景
(一)完成马克思的遗愿
(二)深化唯物史观和史前史研究的理论需要
(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与国家学说
四、《起源》的序言
(一)第一版序言
(二)第四版序言
五、家庭
(一)家庭的类型
(二)私有作为形成一夫一妻制的经济因素
六、氏族和国家
(一)易洛魁人的氏族
(二)易洛魁人的胞族
(三)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
(四)易洛魁联盟
(五)私有制作为氏族演变为国家的动力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四讲《人和国家》导读
一、马里旦生平
二、《人和国家》简介
三、马里旦论民族、国家和社会
四、“主权”概念辨析
五、马里旦的自然法思想
六、马里旦的人权哲学思想
七、马里旦人权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五讲《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导读
一、伊利生平
二、全书内容
(一)司法审查与“反多数难题”
(二)法院的适当角色和应有职能
(三)代议制民主与美国宪法
(四)对掌权者的不信任
(五)民主和参与:程序中的价值问题
三、本书的影响力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六讲《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导读
一、西蒙斯生平与作品简介
二、义务的界定
三、政治义务问题
四、同意理论
五、默许同意
六、公平竞争原则
七、正义的自然责任
八、政治义务、不服从与合法性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七讲《论法律》导读
一、阿奎那生平与作品
二、《论法律》的写作方式
(一)权威引注的基本范围
(二)权威引注的具体运用
(三)通过权威引注构建法律理论
三、法律是正确行为的准则
(一)形式因:理性
(二)目的因:共同善
(三)动力因:公共权威
(四)质料因:颁布
四、法律的种类
(一)永恒法
(二)自然法
(三)人法
(四)神法
五、法律的效果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八讲《法理学的范围》导读
一、奥斯丁生平
二、基于主权的法律观
(一)法律与主权
(二)作为命令的法律
(三)法理学的范围
三、走向“去主权”的后法律实证主义的法律观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九讲《纯粹法理论》导读
一、凯尔森生平
二、纯粹法理论与法律实证主义
三、规范与基础规范
(一)实然与应然
(二)事实与规范
(三)基础规范与先验哲学
四、纯粹法理论与方法二元论
五、国家与国际法
(一)法与国家的一元论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一元论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十讲《法律的概念》导读
一、哈特生平
二、问题意识
三、奥斯丁“命令理论”的概述与哈特的反驳
四、义务的由来
五、法律作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
六、承认规则
七、开放结构
八、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一)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说明
(二)道德的法与正义的法的关系
(三)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的特征
(四)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
(五)自然法的最低限度内容
(六)法律效力与道德价值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十一讲《法律帝国》导读
一、德沃金生平
二、问题处境
三、诠释性概念
(一)结构:实践与本旨
(二)建构性诠释与唯一正解
四、整全性
(一)对法理学问题的重述
(二)社群理想、模式与整全性
(三)法律中的整全性
五、余论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十二讲《法社会学》导读
一、卢曼生平
二、问题意识
三、经典法社会学的知识谱系和理论检讨
四、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法律生成逻辑
(一)认知期望与规范期望
(二)行为期望制度化
五、法律的实证化
六、实证法的运行机制
七、法律的悖论
(一)法律解释学的限度
(二)法律何以合法: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理论之争
(三)法律的未来:实证化与合法性风险
八、可能的反思进路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十三讲《乡土中国》导读
一、费孝通生平
二、《乡土中国》的研究方法
三、无讼社会与法律下乡
四、熟人社会中的“亲密”与“摩擦”
五、差序格局及其拓展
思考题
拓展阅读
第十四讲《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导读
一、瞿同祖生平
二、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
三、阶级与法律
四、家族与法律
五、法律儒家化
思考题
拓展阅读
|
內容試閱:
|
前言
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离不开经典,经典一般是对特定时代的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和集中表达,这种思考和表达因其承载着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适性关怀而流传于世,经久不衰。阅读经典可以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法理学学科积极响应学校强化通识教育、思维训练的教学要求,积极加强“法学导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导读”“法理学”等课程建设,并积极探索融贯通识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建设的新路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必要编写一本关于法学名著的导读教材,以帮助本科生和研究生较快地掌握法学学科中的一些经典文献。一方面,这样的导读教材能够帮助学生较为快速地掌握法学名著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它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那些频繁出现于法学课程中的概念。为此,我们以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法理学学科团队为基础,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共同编写出《法学名著导读》。
全书遵循先总后分、先普遍后特殊、先理论基础后具体实践的总体思路,共分为“法学基础”“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中国的法与社会”三个板块,分别介绍了《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和国家》《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乡土中国》《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共14本法学经典著作。
“法学基础”作为第一板块,主要包括对《利维坦》《联邦党人文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和国家》《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6本著作的导读。它们共同关注法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同时也密切关注法律、国家与具体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的关系。《利维坦》的研究内容与法学和政治哲学上的社会契约论这一主题有关。《联邦党人文集》和《民主与不信任:司法审查的一个理论》则以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实验为基础推进法律与权利、民主等基本概念的理论关切。《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关注法律、国家与家庭和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解。《人和国家》在现代自然法复兴的背景下重新提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有助于理解现代人权哲学和自然法中的诸多新见解。《道德原则与政治义务》则主要从政治哲学角度关注政治义务与道德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本身也是法哲学上有关“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命题争执的体现,也是深度涉及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根本问题。
“法的概念与法的方法”作为第二板块,主要包括对《论法律》《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法社会学》6本著作的导读。《论法律》是中世纪经院法学家阿奎那的重要著作。《法理学的范围》《纯粹法理论》《法律的概念》都是法律实证主义的代表作,其中《法理学的范围》是英国法学家约翰·奥斯丁的代表作,这本书宣告法律实证主义的诞生。《纯粹法理论》和《法律的概念》分别是现代分析实证法学的两大人物汉斯·凯尔森和哈特的代表作,他们共同开启了20世纪下半叶法律实证主义的复兴。《法律帝国》是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代表作,它系统批判了分析法实证主义,并提出了一种与之并驾齐驱的、针对法律的“建构性诠释”理论。《法社会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早期代表作,这本书从功能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了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探讨了法律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法与社会”作为第三板块,包含对《乡土中国》和《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这两本著作的导读。《乡土中国》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社会形态的分析堪称经典。《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著名法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的法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分析,对于了解传统中国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志铭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副主任于浩教授联合主编。
本书具体分工如下(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
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第一讲
姜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二讲
陈肇新(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三讲
张志铭(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四讲
张卓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第五讲
丁轶(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第六讲
杨天江(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第七讲
孙海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第八讲
张书友(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第九讲
于浩(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十讲
沈宏彬(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第十一讲
陈洪杰(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第十二讲
刘磊(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第十三讲
李德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第十四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