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经典入门(第3版)
》
售價:HK$
142.9
《
无冕之王:齐桓公与齐国崛起
》
售價:HK$
63.8
《
中国涉外法治蓝皮书(2024)
》
售價:HK$
98.0
《
黄庭经详解(全2册)
》
售價:HK$
141.6
《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大系·绘画卷(全十册)
》
售價:HK$
9784.0
《
姑苏繁华图
》
售價:HK$
684.4
《
人的消逝:从原子弹、互联网到人工智能
》
售價:HK$
103.8
《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巴比伦城的历史悠远神秘又扑朔迷离。两千多年来,从伊斯塔尔门的雄奇到《汉谟拉比法典》的庄严,这里孕育了辉煌、发达的古代文明,但☆终湮没于美索不达米亚厚厚的泥沙之下。在本书中,达利教授综合了☆新的古代文献释读和考古遗址发掘成果,以置身城中般的现场感,还原了这座古城的真实样貌。
|
內容簡介: |
巴比伦两千年的故事见证了它从一个城邦发展为古代世界性帝国。它是亚述、尼布甲尼撒、大流士、亚历山大大帝、塞琉古和帕提亚等帝国的统治中心。它的城墙被宣布为世界奇迹,它的金字塔赢得了巴别塔的美誉。今天的游客可以欣赏被运至柏林的伊什塔尔门,学者们不断探讨难以捉摸的空中花园的假定位置。对其守护神马尔杜克的崇拜广泛传播,其训练有素的学者在整个古代世界传播法律、行政和文学作品。通过千年的连续天文观测,它的科学成就也为希腊和阿拉伯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本书还原了这座美索不达米亚名城的真实样貌,进而勾勒出一个辉煌古代文明的生动图景。
|
關於作者: |
斯蒂芬妮·达利,牛津大学东方学院成员,索莫维尔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沃尔夫森学院成员,伦敦古代协会会员,拥有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的亚述学学位,致力于楔形文字文献研究,曾在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和约旦等地从事考古发掘,著有《空中花园》《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等多部作品。
|
目錄:
|
1 绪论:大地与生民
2 发现与发掘
3 从最初的国王至大叛乱结束
4 法律、教育、文学和通往霸权之路
5 从大叛乱到第一王朝覆灭
6 加喜特、海兰、伊辛和埃兰诸王
7 在亚述的阴影下
8 帝国:纳波波拉萨与尼布甲尼撒二世
9 从尼布甲尼撒二世驾崩至冈比西斯殒命
10 从大流士一世至亚历山大,从塞琉古王朝至帕提亚统治
11 从帕提亚首次征服至图拉真到访
附 录
注 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
內容試閱:
|
1 绪论:大地与生民
巴比伦是美索不达米亚中部最负盛名的城市,周边地区因其得名巴比伦尼亚,而古代的王国、文化和语言如今皆以巴比伦命名。它是聚集在这片沃土上的众多伟大城市之一,巴比伦在此崛起,主宰其余城市,并维持主导地位将近两千年。早在巴比伦上升为强国之前,其他名城已拥有雄才大略的国王、华美宏伟的建筑、渊博深邃的读写文化以及无所不能的神祇。因此巴比伦能够实现并延续其杰出地位如此之久实是出人意表。
整体而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令人赞叹之处在于其不断裂的城市和读写传统,而它们均非始于巴比伦。在超过一千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美尔城市,诸如乌尔、乌鲁克和拉加什,它们的统治者是建筑、艺术、文学的先驱,拥有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史。由泥砖精心堆砌而成的纪念建筑傲立于每座城市的中心。该地区密布着拥有稠密人口和丰富物资的古老大城,它们被纵横交错的运河网络联通起来,享有灌溉和水运之利。灌溉保障了粮食供应,令干旱时期各地不至人去城空。巴比伦尼亚地区继承了诸多早期的文学和建筑,因为在公元前18世纪崛起之前,巴比伦城在古代苏美尔之地只是一座小型聚落。巴比伦兴盛起来后,南方一众苏美尔古城,以及它们以苏美尔语为中心的读写文化,继续保持繁荣之态。
在巴比伦以北,相距不远的是几座重量级的古城,特别是基什和西帕尔,巴比伦语—也被称为阿卡德语—在那里超越苏美尔语成为书写楔形文字的主流语言,直到引入字母书写。苏美尔语(非闪米特语言)的主要中心大多位于南方城市。在北方城市以及巴比伦本身,苏美尔语因其年代悠久而得到研习和尊崇。在它们的文学作品中,苏美尔和巴比伦尼亚各城的国王都满足了人们对来自传奇往昔的那些本土英雄和伟大创举的需求,通过史诗故事、颂诗和王家功业录发展书面文学。他们的语言同样用于法律契约、信件和行政档案。有些类型的铭文是苏美尔语和巴比伦语双语对照的。线性字母书写在公元前2千纪兴起,但它们由于几乎总是书写在难以保存的有机材料上,因此痕迹罕见。
苏美尔人与巴比伦人混居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社区。二者语言上的关系有些类似古希腊语与拉丁语,包括对古老主题和形式的精巧改编与改造。苏美尔人的冒险家国王毕尔伽美斯变成了巴比伦人的英雄国王吉尔伽美什,两座不同的城市—乌尔和乌鲁克—对他声索所有权,而巴比伦诸王公开模仿他。为赓续古老传统的生命,巴比伦人开始擅长撰写双语铭文和翻译古苏美尔文献。他们将其技艺推广到巴比伦尼亚之外,教授不识字的邻邦发展他们自己的读写文化,后者总是以楔形文字书写。
巴比伦城位于幼发拉底河支泓畔的一块冲积平原上,地理坐标为北纬33°,东经44°,位于现代伊拉克中部,在今天巴格达以南85公里。如今波斯湾北端远在巴比伦城以南差不多450公里;但两河三角洲边缘的海岸线在古代可能随时间推移发生变迁,但变迁的程度一直以来是研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课题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从东安纳托利亚的凡湖至波斯湾这片区域发生了一场气候变化,造成该区域降水量减少了20%—30%,干旱状态可能持续了约两百年,导致边缘地带的聚落废弃。该时期行将结束时,巴比伦第一王朝兴起。巴比伦城横跨幼发拉底河支泓的区位无疑令其免于饥荒,只要挖掘和维护灌溉运河,做好防洪防汛,但附近其他大城同样如此。水利管理是巴比伦诸王的一项重要职责。
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源头距离很近,随后分道扬镳,流经迥异的地形区,直到伊拉克南部沼泽才再度汇合:无论因自然原因还是人为改道,它们的河床均多次变迁,因此景观随之持续变化。归咎于下美索不达米亚近乎三角洲的地形,我们无法确知自然河流和人工运河在任何特定历史时期的流向。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沦为沼泽地,良田变为大片积水的芦苇荡。整片区域非常低洼,河流带来的泥沙淤塞运河,需要频繁疏浚;因此运河及其堤岸甚至高出平原的水平面。废弃的运河在景观上留下了许多道绵延的长长堤岸。两条大河的泛滥时间略有先后,但对作物播种和早期生长而言都太迟了;两河的水流难以控制,变幻莫测的洪水摧毁作物和城市。地下水位高,田间多余的水难以排出,再加上夏季巨大的蒸发量,导致间歇性的局部盐碱化,可能造成歉收。当巴比伦开始建立集权政府时,南方土地难于治理;与乌鲁克和拉尔萨等竞争对手城市相比,巴比伦城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根据《阿特拉哈西斯史诗》记载,众神发现维护运河的工作过于辛苦,于是他们创造人类代替自己劳作:
众神的负担如此沉重,工作如此艰苦,劳动如此繁多。众神不得不挖掘运河,疏浚沟渠—那些大地的命脉。三千六百年来他们肩负重任,夜以继日,辛勤劳作。他们长吁短叹、彼此埋怨,在挖出的泥堆前牢骚满腹。
附近城市基什、博尔西帕和西帕尔均密切介入巴比伦这个伟大王都的事务。每座城市都拥有一段可追溯到太古的光辉历史,以及一位极具声望的守护神:在基什,是以神谕闻名的战神扎巴巴;在博尔西帕,是创世神图图,后来被纳布取代;在西帕尔,是法律和正义的主宰、太阳神沙马什。这些城市以巴比伦为枢纽,通过水路、巡游大道以及诸神互相拜访的节庆和祭典联系在一起。不远处还坐落着其他许多城市,它们的声望和延续性各不相同。
在巴比伦之外,新月沃地东起伊朗西部山麓,穿越现代土耳其东南,向西延伸至阿玛努斯山脉和黎巴嫩群山间的河谷。这片广袤的弧形土地上生长的野生植物在新石器时代得到驯化,它们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繁荣的主要源泉:小麦和大麦,兵豆和鹰嘴豆,苦野豌豆,芝麻和亚麻。绵羊、山羊和牛的驯养,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肉食、毛织物和皮革供应,还令巴比伦因纺织业而闻名。今天该地区最为知名的是石油,这种储量丰富的资源甚至依然可以从地表油苗获取。古代对它的使用是通过沥青的形式,后者是珍贵的防水材料:用于涂抹船舶、调配灰浆和密封容器。
溯幼发拉底河而上,通过乘船或骑驴可达叙利亚西北部,那里有通往黎巴嫩和半沙漠化的叙利亚中部的道路,途经巴尔米拉抵达大马士革。与之相反,底格里斯河得到众多发源自扎格罗斯山脉的湍急支流的补水,它们连接或横穿通往东部和北部山区的陆地道路。因此这对源头和下游如此贴近的双子河,沿着它们的中游河道,提供了前往不同地区从事资源开发、贸易和移民的迥异通路。这些差异也意味着巴比伦人将遇到五花八门的民族、语言和物产。有时他们无力抵抗入侵,不得不将外族移民吸纳进多元而交融的人口中。这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差异巨大:那是一条孤零零流过两岸干旱沙漠的大河,那样的环境不会带来一个相对多样化的移民群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