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真相都被发现
》
售價:HK$
76.2
《
人体使用手册3:自愈力的逻辑(全面解读身体面对疾病时的反应逻辑,学习更多有效的系列家庭按摩)
》
售價:HK$
61.6
《
素描简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
》
售價:HK$
436.8
《
智慧宫丛书028·神工智能 诸神与古代世界的神奇造物
》
售價:HK$
87.4
《
街头健身训练指南
》
售價:HK$
266.6
《
留学早规划
》
售價:HK$
76.2
《
文化的演化:民众动机正在重塑世界
》
售價:HK$
88.5
《
布鲁克林有棵树(孩子喜欢的阅读经典读本 基于真实生活的全球经典成长小说 走出成长困境 追逐梦想 人生励志 自我塑造小说)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本书借助经济学模型,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分为3个集群,研究了专利强度与GDP、投资、跨集群转移、薪酬、教等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
內容簡介: |
传统上,经济增长归因于技术创新引起的国民生产增长。专利强度和经济增长是对专利与经济增长之间不确定关系的重要实证研究。它考虑了“一刀切”专利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及其基于创新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源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政策以及倡议来自TRIPS和华盛顿共识。本书主张反对各国的专利统一,并为国家集团联合国政策联盟提供分析框架。它将吸引专利法的学者和学生,国家和国际决策者,风险资本家投资者,研发经理,以及知识产权,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研究人员。
|
關於作者: |
Daniel Benoliel 是海法大学法律系和海法法律与技术中心教授.他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知识产权法、专利法与创新、国际法和创业法。Benoliel拥有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是约翰莫林研究员、耶鲁大学信息社会项目(isp)访问学者。Benoliel在这些领域获得了许多奖项、奖励和研究赠款。
译者倪朱亮:重庆邮电大学 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 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知识产权法联合培养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U) 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学士。
|
目錄:
|
第1章 制定框架:专利和经济增长政策
引言
1.1 经济增长、专利倾向和专利抵制国家
1.1.1 专利和基于线性创新的经济增长
1.1.2 联合国层面专利规则制定的挑战
1.2 走向非线性的创新专利政策
结论
第2章 俱乐部收敛、联盟和创新差距
引言
2.1 专利俱乐部收敛:积极框架
2.1.1 创新型增长的收敛
2.1.2 联盟和俱乐部收敛
2.1.3 增长理论与创新驱动增长的收敛
2.2 实证分析
2.2.1 方法
2.2.2 研究结果
2.3 理论意义的影响
结论
附录A 专利和国内研发总支出(GERD)数据
附录B 集群过程:技术描述
附录C 专利关系、活动强度指标和集群
第3章 机构、GERD强度和专利集群
引言
3.1 基于创新的增长和制度分析
3.1.1 跨国公司
3.1.2 商业部门
3.1.3 政府部门
3.2 实证分析
3.2.1 方法
3.2.2 调查结果
3.3 理论意义的影响
结论
附录D 各部分的GERD绩效、融资和专利集群
第4章 基于类型、专利和创新划分的GERD
引言
4.1 科学研究、经济增长和专利政策
4.1.1 专利在保障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1.2 基础研究资助的挑战
4.2 按照研发类型划分的专利强度:基于政策考虑
4.2.1 研发的商业性和专利强度
4.2.2 专利和研发等级
4.3 实证分析
4.3.1 方法
4.3.2 调查结果
4.4 理论意义的影响
结论
附录E 按照研发类型与集群划分的GERD
第5章 基于就业与人力资源的专利强度
引言
5.1 人力资本与专利强度
5.1.1 专利政策下人力资本的价值
5.1.2 研发人员、线性增长和专利行为
5.1.3 非线性人力资本与内生增长
5.2 实证分析
5.2.1 方法
5.2.2 调查结果
5.3 理论意义的影响
结论
附录F 专利集群中的雇佣与人力资本
第6章 创新与专利的空间集聚
引言
6.1 积极框架:经济地理学与创新理论之间的专利行为
6.2 自主专利行为和创新程度
6.2.1 概述
6.2.2 自主专利行为和技术贸易比率
6.2.3 创新程度和专利活动
6.3 实证分析
6.3.1 方法
6.3.2 调查结果
6.4 理论意义的影响
结论
附录G专利集群中的自主创新比率
总结
参考资料
原书索引
译后感
|
內容試閱:
|
传统认为,经济增长归因于由技术创新带来的国民生产的增长。尽管传统认知如此,但是专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依旧不确定。作为本书关注的重点,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是以1996~2013年跨越南北鸿沟的79个国家/地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审视,并以其创新表征(proxy)指标的专利强度(intensity)为模型,将这些国家确定为三个组别。本书中一连串的实证研究或许终会质疑通过平等的国际专利政策能促进有效经济增长率的观点。
在过去,相较于较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被认为处于历史技术追赶线性路径(a linear path of historical technological catchup)的早期阶段。该阶段强调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倾向的在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上的“一刀切”专利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由基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发展而来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倡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创新政策。这种国家平等的主张也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共同推动的《华盛顿共识》中为饱受危机困扰的发展中国家服务的标准宏观经济改革一揽子计划。这种新古典主义的立场终反映了联合国层面机构的宪法正当性。
本书与反对内生增长理论且对霸权主义方法提出挑战的立场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各国之间的专利协调显然是不必要的,并非基于经验的,对南方国家/地区来说也是不充分的。书中大量的分析是在“收敛”理论文本的框架下进行的。该路径提出了额外的且具有开创性的见解,即“俱乐部收敛”,它有助于根据广义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假设来确定国家之间的异同性。当然,专利强度上的“俱乐部收敛”与技术追赶的概念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即使是其他系统分类方法,也无法明确划分两者之间的界限。因此,要认真审查这一区别,就必须把收敛的前提与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力表现有关的问题剥离开来。因此正如本书所呈现的,对于收敛分析而言,重要的是各国在与彼此相关的专利强度模型上如何表现,而不是单个国家相对于其自身在历史技术追赶上的表现如何。
早期绝大多数有关内生增长理论与“俱乐部收敛”之间关系的论述有助于理解薪酬、教育质量、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其他与宏观经济收入有关指标的收敛现象。在正常经济增长波动幅度范围内,收敛分析可能已经延伸至包括专利与创新在内的其他领域。
本书第1章为当下联合国层面的专利与创新有关的规范标准提供了框架。该章强调一个事实,即构建架构的过程依然受到监管不一致性的影响,这意味着需要一个细致的经验性与概念性方法。第2章到第6章则在于解释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以专利强度作为创新型经济增长表征的不同做法以及原因。鉴于此,本书基于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其他国家组别的分类,比如收入水平、地理区域与经济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来阐述三个专利集群之间的差异。紧接着,基于核心增长指标,如执行和资助国内研发支出总额的机构类型、按研发类型产生的国内研发支出总额、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指标以及空间增长相关的指标,对三个国家组展开详细描述。
对选定国家专利强度以及三个特定专利集群作为可供比较的国内创新表征的评估,可能会为国家和国际决策者、风险投资家和研发管理者,以及知识产权、创新、经济增长与其他领域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